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東野一縱(38軍)後代參加紀念四平解放七十周年活動(組圖)

東野一縱(38軍)後代參加紀念四平解放七十周年活動(組圖)

原標題:東野一縱(38軍)後代參加紀念四平解放七十周年活動(組圖)





中紅網吉林四平2018年6月15日電(趙朋洋)2018年6月11日至14日,來自全國各地的122名東野一縱(38軍)後代齊聚吉林省四平市,紀念英雄城四平解放七十周年,祭奠烈士,重走父輩當年戰場,深切緬懷革命先烈。

參加紀念活動的有:東野參謀長劉亞樓之子劉煜濱、劉曉春夫婦,一縱司令員李天佑之子李亞濱、饒立群夫婦,李亞明、王莉夫婦,一縱司令員、政委萬毅之子萬明明,一縱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李作鵬之子李冰天,一縱參謀長楊尚儒之子楊陽,一縱一師政委吳岱之子吳志民、鍾洪江夫婦,一縱一師師長江擁輝女婿寇強勝,一縱三師師長劉賢權之子劉朝春,一縱一師政委黃玉昆子女黃友森、黃友萍、黃友莉,一縱三師副師長曹燦章之女曹岩,一縱政治部秘書長張翼之女張星華、張丹,一縱一師一團朱家禮子女朱曉斌、朱曉媛、朱曉青、朱曉紅、朱曉梅等。以及東野一縱(38軍)眾多指戰員們的後代和親屬。


本次活動得到了四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活動前召開專門協調會議予以安排。


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國共雙方先後調動了大量兵力,在四平展開四次大戰役: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戰;第二次是四平保衛戰;第三次是四平攻堅戰;第四次是四平戰役。在這幾次戰役中,雙方共投入兵力40萬人,累計戰鬥52天,殲滅國民黨軍隊5萬多人,我軍也犧牲了3萬多人,這就是震驚中外的「四戰四平」。 東北民主聯軍指戰員發揮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浴血奮戰,前仆後繼,奮勇殺敵,數萬名戰士的熱血灑在四平這塊土地上,四平也因此被稱為「東方的馬德里」。四戰四平拉開了遼瀋戰役的序幕,為東北民主聯軍控制東北戰場有利局勢、打擊國民黨軍有生力量、鍛煉提高部隊素質、最終贏得東北戰場的徹底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四戰四平不僅解放了四平,對東北解放也具有重大意義。


東野一縱(38軍)參加了四戰四平的全過程,為這座城市的解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整個東北解放戰爭中,一縱以「三下江南」,「四戰四平」名揚天下。在平津戰役中擔任天津主攻。許多官兵永遠長眠與此。重溫父輩戰鬥的歷史,追尋父輩的足跡是後代們共同的心愿。當東野一縱後代聯誼會發出紀念活動的通知後,立刻引起了巨大共鳴,就連89歲的老戰士也在兒女的護送下從廣西趕來參加活動。


在為期三天的時間裡,後代們先後參觀了四平戰役紀念館,向紀念館捐贈了父輩曾經用過的物品和後代們簽名的軍旗及傳記書籍、書畫作品。四平保衛戰總指揮部舊址、四平保衛戰三道林子戰場舊址、瞻仰四平烈士陵園,舉行了隆重的祭奠儀式,參加了由四平戰役紀念館舉辦的座談會。還與四平市委市政府共同舉辦了一場精彩的紀念演出。整個活動組織周密,內容豐富,使後代們深受教育,紛紛表示,一定傳承好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散文詩】


四戰四平英雄城


一縱後代:曹岩,朗誦:饒立群


當戰火和硝煙漸行漸遠,


消失在歷史深處,

當和平像一朵茂盛的繁花,經年不落,


那些曾經影響國家命運的歷史高地,


是否也在時間的長河中歷久彌新,不曾被忘記?


就像我們面前的這座城——四平。


1946年3月,


剛剛組建的東北民主聯軍在中國革命的重要關口,


遭遇了一場決定國家命運的重要戰役。


為了扼守北滿門戶,阻止敵人長驅北進,


配合我黨在東北全局性戰略的實施,


我倉促集結的六千英勇將士,

在衣衫單薄、糧草不足、裝備短缺的情況下,


在歷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四平,


和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展開激烈的爭奪戰,


拉開了震驚中外的血戰四平的序幕。


炮火連天日,殺聲動平城。


一邊是美式山炮、榴彈炮、迫擊炮,


平均五六米一個彈坑,爆炸聲震耳欲聾;


一邊是駁殼槍、三八大蓋、刺刀、手榴彈,


短兵相接,近身肉搏。


力量懸殊的戰爭,

無法對等的戰場,


生命被撕裂被屠戮,


城市被支離被破碎。


毛澤東說:「化四平街為馬德里,不惜一切代價死守四平!」


蔣介石說:「不拿下四平,不停止戰爭!」


一戰四平,二戰四平,三戰四平,四戰四平,


那是理想和信念的針鋒相對,


那是血肉之軀的忘我博殺,


近35萬參戰將士


吶喊著「生做四平團,死做四平鬼」的鏗鏘誓言,

為了勝利,


為了將那條從井岡山


從血染的湘江滔滔的赤水河,


從皚皚的雪山無盡的草地,


從婁山關、平型關,


一路走來的漫漫長路,


開拓出通向英特那雄耐爾的最後一公里,


前赴後繼,死生無悔!


整整兩年的硝煙炮火啊,


為這座曾經富饒的東北小城留下了隨處可見的戰爭遺迹,

和近兩萬名將士的烈骨英魂……


面對四平,


面對那座中國最大的烈士合葬墓,


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一段歷史,


一頁往事,


那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一個新中國的華誕,


是我三十五萬錚錚將士


用鮮血和生命完成的共和國最重要的奠基禮!


當新中國的黎明從四戰四平的硝煙中冉冉升起,

這座曾經穿越了三千年蒼茫歲月的古老的城池,


猶如一隻浴火重生的翩翩鳳凰,


開始別緻地生長,生長,


在七十年的光陰歲月里,


生長為一個輝煌的坐標,


一枚小小的、卻是不可或缺的里程碑……


今天我們來到這裡,


為了懷念英雄,為了追悼先烈,


為了傳承歷史,弘揚浴血榮光,


也為了祭奠那在圍城和激戰中死去的四平百姓。

今天我們來到這裡,


還為了一個遲到的軍禮,


請接受這個軍禮吧——四平,


在我們舉起的這支手臂里,


流淌著英雄父親的血液,


寄寓著英雄父親的赤膽忠誠


也承載著革命先烈的殷殷期望:


願我們的祖國從此國泰民安,


願我們的民族代代枝繁葉茂,


願人民軍隊永遠所向披靡,

願英雄的四平城華歌高起,向陽茁壯,繁榮富強!


四平——


一座飽受戰爭創傷,曾經滿目瘡痍的城,


一座高昂著主義和理想,向死而生的城,


四平——


一座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城,


一座終結舊時代,開啟新紀元的城,


四平——


你是我們心中四戰而平、永遠不能被遺忘的英雄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紅網 的精彩文章:

王耀南天井關炸日寇坦克的故事(組圖)

TAG:中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