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備案或將不再設期限 牌照制猜想引熱議

備案或將不再設期限 牌照制猜想引熱議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朱丹丹 冉學東 北京報道

原本計劃的網貸備案大限(6月底)已逼近,而至今尚未有一家網貸平台完成備案,備案再度延期的趨勢似乎已定。

日前,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與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濤在「互金通訊社新金融沙龍」上指出,備案延期主要是因為備案細則給出的操作時間太短、操作難度較大;銀行存管白名單、互聯網資管政策新發,市場存量難以消化等等。

備案到底延期到什麼日子?他則進一步坦言,「個人預計可能沒有日期。」

與此同時,在P2P合規靜候期,市場上「未來可能啟動牌照制」、「可能會對註冊資本提出要求」等聲音不時傳出,而同時,頻現網貸平台增加實繳資本,比如5月,玖富普惠實繳註冊資本增至10億元。

「在正式文件中,並未出現牌照制的說法。只是預計經過洗牌後,行業最終剩下並完成備案的平台不會很多,准入門檻的提高,讓備案有準牌照的效果。」開鑫貸總經理鮑建富表示。

網貸備案或將不再設期限

從 「2017年8月」 到「2017年底」再到「2018年6月底」,網貸備案期限一延再延。

不過,至今6月已經過去一半,而仍沒有一家網貸平台完成備案,延期似乎又成為大勢所趨。

「隨著互聯網金融整治的深入,未來不排除備案工作仍將延期的可能性。」鮑建富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備案延期,也是繼續深化市場出清、洗牌的過程。」

談及備案延期的原因,尹振濤在上述沙龍指出, 「一是備案細則給出的操作時間太短、操作難度較大。二是銀行存管白名單、互聯網資管政策新發,市場存量難以消化。三是仍存在大量的大平台,違規業務多,短時間清理較為困難。四是網貸機構是全國開展業務,但是備案是各地備案,存在不公平情形。五是備案截止後續退出、清退政策不明朗,擔心引發市場恐慌助長風險。」

紫馬財行CEO唐學慶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合規整改兩年來,監管政策、市場走向及平台的業務發展事實表明,網貸行業合規整改情況複雜,全國範圍內整改標準不同、進度不一是延期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眼見網貸備案延期已成定局的情況下,多位行業人士常會向本報記者拋出自己的疑惑……「備案到底延期到什麼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

對此,尹振濤則表示,個人預計可能沒有日期了。

唐學慶也認為,自2016年《暫行辦法》發布兩年來,並沒有一家平台完成備案工作,網貸備案工作已經事實上再度延期。銀保監機構及人事調整後,相關部門還未明確驗收工作細則,或將出現不設期限的局面。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廣州e貸總裁方頌則向本報記者分析指出,如果設置備案期限,沒有合格的網貸平台到時間就要強行關閉,因為涉及眾多投資人的錢財,所以帶來風險較大;而不設置期限,則會助長個別企業的僥倖心理,可能出現口頭上整改但並沒有實際行動的現象,就會使得整治遙遙無期。不過,總的來說,個人認為網貸備案不設期限是利大於弊。

「我們覺得備案不再設期限這個觀點,體現了網貸行業的監管常態化。備案不是終點,應當是平台合法合規經營的新起點。」 鮑建富亦坦言。

業內稱註冊資本提出要求的概率會比較大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層多次強調金融業務都要持牌經營,比如今年5月,央行行長易綱在出席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時再次表示,「要全面實施金融機構和業務的持牌經營,打擊無照經營,對超越範圍、違法違規經營活動要堅決打擊……」

而P2P是互聯網金融的一種模式,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仍是金融,因此在備案延期加之監管環境的變化,市場出現P2P未來會不會啟動「牌照制」的猜想。

「領導沒有說是金融機構必須有牌照,而是只要做金融業務都必須有牌照,所以我大膽判斷可能出新規定,可能打破備案制邏輯走上牌照制管理。」尹振濤預測稱,也就是說,備案向牌照制轉移,可能出台全國統一標準,向網路小貸方向傾斜,等待網路小貸和放貸人條例等其他配套法律法規的出台。

唐學慶也向本報記者分析指出, 「目前,P2P定位於信息中介服務平台,卻在實際運營中同時肩負了信用中介的責任,未來不排除監管為有實力的網貸平台發放新興牌照的可能,美國就是一個參考。」

不過,如果是牌照制下的網貸平台,則與此前監管認定的「信息中介」有著本質區別。對此,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一是信息中介定位不會改變;二是經過洗牌後,讓備案有準牌照的效果。

「從目前出台的各項監管政策看,網貸採取的是備案制的管理方式。在正式文件中,並未出現牌照制的說法。只是預計經過洗牌後,行業最終剩下並完成備案的平台不會很多,准入門檻的提高,讓備案有準牌照的效果。」 鮑建富表示。

方頌也解釋稱,「牌照也會有各種各樣的類型,比如基金的牌照就有代銷等幾個類型,不是說若向網貸平台發牌照,其就從信息中介變成信用中介,信息中介這個定位是不會去改變的。」

他還進一步表示,作為類金融機構,網貸肯定要增強抗風險的能力,接下來准入門檻會提高,比如對註冊資本提出要求的概率會比較大。

事實上,今年來網貸行業頻現平台增資,包括誇客金融、惠金所、玖富普惠、有利網等平台紛紛宣布擬對或已經完成對平台的增資行為。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郭樹清:防範金融風險需要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吳征:99.9%的代幣都是空氣幣,比特幣也是

TAG:華夏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