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明是亡國之君,崇禎為什麼會備受推崇?答案在他的12字遺言里

明明是亡國之君,崇禎為什麼會備受推崇?答案在他的12字遺言里

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這是一個令無數歷史愛好者肝腸寸斷的日子,就是在這一天,明思宗崇禎皇帝自縊殉國,大明王朝的全國統治在這一天宣告終結。

17年主宰江山,17年風雨飄搖,不是亡國之君的崇禎,怎奈正當亡國之運,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消息傳入皇宮,崇禎帝心知大勢已去,無力回天。作為帝王,崇禎帝寧願慘死,不願苟活,於是他賜死了后妃,砍殺了女兒,送走了兒子,然後爬上了煤山(今景山),弔死在一棵歪脖子老槐樹上,年僅34虛歲。

崇禎帝被譽為史上最有骨氣的亡國之君,他的殉國帶有濃重的悲壯色彩。去冠冕,發覆面,衣襤褸,左腳赤裸,右腳穿著一隻紅鞋,在老槐樹上吊了3天才被發現的崇禎帝,死狀是驚悚的,但他寫在藍色袍服上的遺言卻是飽含溫情的——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多少中華兒女曾被這12字遺言感動到痛哭流涕,他親自賜死了後宮佳麗,親手殺死了掌上明珠,亡國之痛讓他喪失了理智,瘋魔了心性,他狠心到不憐香惜玉,不顧念骨肉親情,甚至不放過自己,但唯獨忘不了他的百姓,他的國家。

崇禎帝註定是要孤獨的。文臣痛恨他,武將背叛他,所以他說「諸臣誤朕也」,他說「大臣皆可殺」,所以他死時眾叛親離,身邊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這是他刻薄寡恩的代價。

崇禎帝又註定是不會孤獨的。順治盛讚他,康熙褒揚他,文人歌頌他,百姓熱愛他,就連幾百年後的你我,也不得不談論他,追思他。這是他鐵骨錚錚的回報。

明思宗朱由檢,他或許不是一個重造江山的王者,他或許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他卻是千年難得一遇的硬氣帝王。他用生命兌現了那句「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他的死是一個舊時代的終結,也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更是一個永恆時代的延續,這個永恆時代叫做「中國精神」!

筆者從來都不是一個「明粉」,也曾寫文批判崇禎帝的過失,痛斥崇禎帝的大錯,但縱然如此,我還是要歌頌他,因為是他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帝王的骨氣」,什麼是「中國人的硬氣」。

參考資料:《明史·卷二十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白兔日記 的精彩文章:

漢武帝最寵愛的公主,美艷無雙風華絕代,卻紅顏薄命兩度守寡
愛新覺羅家的混血格格:19歲時死在日本男友懷裡,死因至今成謎

TAG:小白兔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