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戰時,日本人為什麼要把德國戰俘奉為座上賓

一戰時,日本人為什麼要把德國戰俘奉為座上賓

原標題:一戰時,日本人為什麼要把德國戰俘奉為座上賓


文/寂寞的紅酒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意奧為首的同盟國和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兩大集團進行了激烈的角逐,戰爭蔓延到全球各地。作為新興強國的日本,自然按捺不住,很快盯上了德國的租借地青島。在英國的支持下,日本出動4.5萬部隊、60多艘軍艦,和英國人聯合進攻青島。儘管德國人頑強抵抗,但由於寡不敵眾,彈盡糧絕的數千德奧聯軍(含僑民)被迫向日英聯軍投降。戰爭結束後,日本將這些戰俘送到日本。日本政府將他們安置在日本各地,並給予了他們優厚的待遇。日本政府對這些德國戰俘不僅好酒好菜招待,而且還給發工資(按照日本陸軍標準)。德國戰俘在日本無所事事,每天除了喝酒就是打球,悶了就到街上泡妞,待遇好的讓人羨慕。德國戰俘的待遇甚至引起了日本盟友英國人的抗議,不過日本對英國的抗議置若罔聞。直到1920年,日本才將這些德國大爺們送走,這些德國戰俘在日本白吃白喝玩了六年。那麼日本人為何要給德國人超國民的待遇?


第一,日本是列強中起步最晚的一個。作為後起之秀,雖然日本戰勝了俄國,擠進了列強的圈子,但一直遊離在圈子的邊緣,被歐美國家所藐視,歐美國家根本不帶他玩。一戰是日本第一次參加列強的集體遊戲,作為新人,日本人非常想表現自己,想趁機提高自己的聲譽,更想向歐美列強證明自己是和西方一樣的現代文明國家,所以日本嚴格按照國際公約優待德國戰俘。海牙國際公約對戰俘的待遇有詳細的規定,所以日本參照公約給德國人提供了條件舒適的住處和可口的食物,還給他們發工資。日本本來想按照海軍的標準給德國人發工資,但因為財力不足,所以就按照待遇低一些的陸軍標準給德國戰俘發工資。在一戰中,日本人對德國戰俘不是一般的好。



第二,日本是亞洲國家,也是列強中的新秀。儘管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崛起,進行了全盤的西化,成為列強之一,但一直融不進列強的圈子,和歐美列強也有非常大的差距。日本想通過這些德國人學習更多的西方文化,學習德國先進的殖民地管理經驗、科學技術等,同時增加和西方國家的友誼。德國戰俘中並不僅僅都是軍人,還有大量的記者、商人、技術工人等,他們都是日本人非常緊缺和仰慕的人才。所以日本人把他們當成了座上賓,讓德國人給日本人做指導。平時請都請不來,現在德國人送上門,他們自然不會錯過。就像一群文盲里突然來了個知識分子,大家都會尊重他,請他給大家上上課。這些德國戰俘對日本的西化進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也成為日本窺探國際社會、促進和西方交流的一個重要通道,同時大大促進了德國和日本的關係。


第三,德國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強大的國家,也是各國模仿和學習的對象。日本明治維新開始後,一直把德國當成老師,特別是日本陸軍,幾乎就是照搬德國模式。在日本政府和軍隊中,有一大批親德分子。當德國戰俘被送到日本後,他們很快進行了干預,給了德軍戰俘高規格的優待。在日本人心中,德國人仍然高高在上,仍然是仰視的存在。日本人是個崇拜強者的民族,儘管德國戰敗,但德國的強大是有目共睹的,日本人仍然把德國視為強者,他們從內心就尊重和敬畏德國人。事實也確實如此,一戰結束後,僅僅二十多年,德國再次崛起,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國際秩序中,國家遵循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只有強者才能得到尊重,德國人就是一個例子。二戰時,日本人已經崛起,不再畏懼歐美,所以對待歐美的態度大變。事實證明,只有自己強大,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參考資料:《青島圍城日記》、《一戰史》、《1914青島的陷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總想拉攏中國加入法西斯陣營
烏克蘭和俄羅斯有何歷史仇怨,為何要抵制俄羅斯世界盃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