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直升機旋翼失速

直升機旋翼失速

旋翼失速的成因

還記得槳葉的揮舞中提到的問題嗎?直升機在有前飛速度時,作用在各槳葉上的相對氣流速度是不同的,所以槳葉在不同方位產生的拉力也不一樣,預示槳葉出現揮舞現象。槳葉的揮舞又引起槳葉迎角的變化,在0°~180°方位槳葉向上揮舞引起迎角減小,180°~360°方位槳葉向下揮舞引起迎角增大。直升機的前進速度越大,上述現象越明顯,當前進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時,在270°方位附近槳尖部分迎角就會增大到超過臨界迎角而產生氣流分離區。如果速度繼續增大,氣流分離區就會逐漸擴大。當氣流分離區擴大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旋翼拉力迅速減小,轉速也迅速減小。這種現象稱為旋翼失速。由於槳葉氣流分離首先從270°方位開始,所以直升機會出現向270°方位傾斜。旋翼失速也是直升機速度不能超過最大允許速度重要原因。

失速的誘因

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直升機改出下滑或超載起飛時,直升機飛行員如果過多粗猛的上提總距,也可能造成旋翼失速。因為上提總距過多,槳葉角增加較多,槳葉迎角也增加很多。上提總距粗猛會使槳葉角迅速增大,但是發動機的可用功率增加較慢,於是旋翼轉速就會減小,使槳葉迎角增加。另一方面旋翼轉速減小,於是直升機下降高度,下降中的相對氣流也會使槳葉迎角增加,上述原因都可能引起旋翼失速。

高空小速度飛行也可能引起旋翼失速。在高空飛行如果速度過小,一方面空氣密度較小,旋翼產生的拉力小,為了獲得足夠的拉力,就要上提總距桿,用大槳葉角飛行,這就使槳葉迎角增大;另一方面速度過小,拉力不足,為了保持拉力,必須增加誘導速度,這樣一來就使需求功率增加,可用功率小於需求功率,引起拉力減小,一旦拉力小於重力,直升機就會下降高度,這又會使槳葉迎角增加,當迎角超過臨界迎角而發生旋翼失速現象,因此,高空飛行時速度不宜過小。

失速後的表現

旋翼失速後,旋轉阻力急劇增加,所以旋翼轉速明顯下降;旋翼失速後產生的拉力本來就小,加上轉速下降,拉力進一步減小,小於重力時,直升機就會掉高度;旋翼失速後,拉力減小很多,操縱桿駕駛桿後,拉力對重心形成的力矩小,即操縱力矩小,所以操縱性變差。如果是在前飛中旋翼失速,旋翼轉到不同位置,時而失速產生大量渦流,時而不失速,氣流情況變化較大,這種氣流的劇烈變化,會使直升機發生明顯的振動,由於槳葉在270°方位氣流分離最嚴重,所以直升機會向270°方位傾斜。

注意事項

為了防止進入旋翼失速,應注意以下幾點:不要做超載起飛,如果需要做超載起飛時,應盡量利用地面效應起飛或作滑跑起飛;空速不要超過允許的最大速度,高空飛行速度不易過小;總距桿的操縱動作要注意柔和。

失速後的處置

飛行中發生旋翼失速,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改出,既然旋翼失速是由於槳葉迎角大,超過臨界迎角而引起的,所以改出旋翼失速就是使槳葉迎角減小,並小於臨界迎角。大速度失速時,應向後拉杆減小速度,使槳葉在270°方位的槳葉迎角減小,改出旋翼失速。大速度失速時,直升機要向270°方位傾斜,這時不能採用向90°方位壓桿的方法改平直升機,因為向90°方位壓桿,自動傾斜器會使270°方位槳葉迎角進一步增大,90°方位槳葉迎角減小,旋翼失速加劇。向270°方位傾斜的趨勢主要是由旋翼失速造成的,退出旋翼失速後,這種趨勢自然會消失。起飛著陸中上提總距過多過猛引起失速,應適當下放總距,以迅速減小槳葉迎角改出失速,但不能用推桿的方法修正。高空小速度旋翼失速,可以用推桿增速改出。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感謝關注鵬程翔安直升機飛行安全!

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我們!

期待著您的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鵬程翔安 的精彩文章:

TAG:鵬程翔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