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周末聽史|大唐開國 ? 美麗的緣分

周末聽史|大唐開國 ? 美麗的緣分

原標題:周末聽史|大唐開國 ? 美麗的緣分


隋文帝楊堅廢除了州、郡、縣三級體制,改成了州、縣兩級體制,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縣級市(隋煬帝楊廣繼位後,不久又將所有的州改為郡,實行郡、縣兩級體制),李淵外放的起點是譙州刺史。按照隋朝官制,譙州這樣的州屬於中等,州刺史的級別為正四品,這個級別可不低了,比御史大夫也就低一個級別。當然楊堅不會想到,自己給李淵插上夢想的翅膀之後,李淵居然有一天會用翅膀掀翻了自己的王朝。



第三集 美麗的緣分


美麗的緣分

從此之後,皇帝舅舅更加刮目相看,在他看來,這個女子不簡單。


有了這些傳奇墊底,竇老爺子更加疼愛這個女兒,心裡總惦記著給她找個好人家,還經常囑咐老婆說:「這個孩子貴不可言啊,可不能隨便嫁了!」等到楊堅奪了宇文家的帝位,竇小姐在家裡憤怒異常,氣憤之餘扔出了一句話:「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禍。」


此言一出,又把竇毅給驚著了:「姑奶奶,可別說了,這可是要滅族的!」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樣,巧合得無法解釋,竇小姐的氣話在二十多年後居然成為了現實,他的丈夫李淵起兵推翻了隋朝,算是替她報了舅舅家的血海深仇,宇文邕老先生如果泉下有知,也該欣慰了。


經過多年醞釀,竇毅為女兒設計了「射孔雀招親」。「射孔雀招親」考兩方面能力,一是武力,一是智力。本次考試隨意發揮,應徵者每人兩支箭,對著孔雀想射哪射哪,然而話雖然這麼說,但他的心裡早有了標準答案:射中眼睛即為優秀。


前面幾十個人根本不知道該怎樣答這道題,同時他們的箭法無法精準到射中孔雀的眼睛,結果幾十人射下來沒一個人答對。李淵最後一個出場,兩支箭,命中兩隻眼睛,竇毅一看一表人才的李淵,心中暗喜,「恭喜你,答對了,你將獲得你的家庭夢想!」


拉著李淵再一盤問,竇毅激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原來這個獲勝者正是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的孫子,六歲就襲了唐國公的爵位,現在擔任皇帝楊堅的千牛備身,更關鍵的是,他還是獨孤皇后的嫡親外甥,而且本人也長得比較帥!


什麼是緣分,緣分就是隨隨便便射倆箭就能射出一生所愛;


什麼是緣分,緣分就是在人生的拐角不經意就遭遇愛!


竇毅的驚喜還遠沒有結束,不久之後,已經完婚的竇小姐羞澀地告訴母親,李淵「體有三乳」(《新唐書·高祖本紀》),竇毅的興奮已經難以言表了,因為他知道,歷史上的周公也只不過「體有四乳」,如此說來,李淵比周公其實只差一點!

原來,這女婿真不是一般人。


尷尬:姨父離家出走了


成婚後的李淵非常幸福,因為竇小姐不僅人長得好,心眼也好,照顧得全家上下沒有一個人不說好,李淵的母親更是笑得合不攏嘴。這位苦命的獨孤皇后遠沒有妹妹風光,妹妹的皇后身份是現任,她的皇后身份是追認的,而且她的一生很坎坷,四個兒子,李澄、李湛、李洪、李淵,前三個全部早卒,李澄和李洪連子嗣也沒有留下,這無疑是老太太一生中最深的痛。還好現在有了竇氏,老太太的心情才逐漸平復了下來。


李淵一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姨父一家卻出了狀況,什麼狀況呢?


姨父楊堅離家出走了!


皇帝居然離家出走,這是什麼世道啊?


為什麼?被獨孤皇后逼的!


獨孤皇后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有一點不好,忌妒,而且越老越忌妒。隋文帝楊堅總共有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都是獨孤皇后所生,並不是楊堅不想廣有子嗣,實在是獨孤皇后看得太緊,管得太嚴,久而久之楊堅心中也有了心理障礙。即使跟別的美女雲雨,質量也不高,再加上年齡不饒人,所以楊堅的兒子數量就定格在五個,一統天下二十多年,居然一個子嗣也沒有增加,這註定是他心中永遠的遺憾。


本來情況還有改觀的可能,可惜這個趨勢還是被獨孤皇后給無情中止了。


這些天楊堅正寵幸一個姓尉遲的女子,彼此感覺非常不錯,可能是尉遲小姐被寵幸之後有點高調,讓獨孤皇后很不舒服。索性趁著楊堅上朝的工夫,獨孤皇后處死了尉遲小姐,就這樣楊堅和尉遲小姐的愛情剛開了個頭就收了尾,楊堅能不崩潰嗎?

太過分了,太過分了,有這麼欺負人的嗎?


一氣之下,楊堅打馬出了皇宮,李淵和其他千牛備身只能遠遠地在後面跟著,誰也不敢上前去勸。這節骨眼,皇帝正在氣頭上,誰上去勸就等於給九族找墳地,誰去找那不痛快呢?


還好還有些重臣,比如高熲、楊素,兩個老臣沖了上去,楊堅看著他們,一聲嘆息:「我貴為天子,怎麼連泡妞的權力都沒有呢?」(吾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高熲趕緊接話:「陛下啊,你怎麼能為一個老娘們而輕視天下啊!」(陛下豈以一婦人而輕天下!)


唉,話是惹禍機器,高熲高大臣就因為這句話被獨孤皇后記恨了一輩子:「敢說本宮是老娘們!」


原本高熲和獨孤皇后之間還是非常有情誼的,高熲的父親曾經長期為獨孤信老爺子效力,後來一度還被賜姓獨孤,因此獨孤皇后稱呼高熲從來都是「獨孤」,意思是不當外人。現在高熲一句話把幾十年的感情喊沒了,所以說言多必失,尤其是在皇帝面前,少說兩句沒人把你當啞巴賣了。


最後,在高熲、楊素的調解下,獨孤皇后痛哭流涕地向皇上承認了錯誤,兩人重歸於好,只是忌妒的種子自此在孤獨皇后的心裡紮下了根。


外放插上夢想的翅膀


目睹了姨父與姨媽的戰爭,李淵著實有點尷尬,姨父和姨媽也有點彆扭,弄點緋聞馬上就傳到親戚耳朵里,以後家庭聚會實在不好意思打招呼。再說李淵當千牛備身已經有幾個年頭了,基本上是「領導滿意,群眾滿意,他好大家好」的局面,是時候給孩子一個官當了。


說起官職,李淵心裡也有點不自在,自從姨父當上皇帝之後,李淵在表弟楊廣面前頭就沒抬起來,人家楊廣十三歲就被封為晉王,并州總管(大軍區司令級別),自己呢,十六歲才當上大頭兵,而且每天得站著吃盒飯,所以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人比人就得氣死人。後來經過了三十來年的努力,李淵終於當上太原留守,這下才勉強追平了楊廣十三歲時的紀錄。


對著大隋地圖,姨父楊堅在「譙州」這個地方畫了一個圈,就去那裡吧,先從刺史做起。

楊堅廢除了州、郡、縣三級體制,改成了州、縣兩級體制,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縣級市(隋煬帝楊廣繼位後,不久又將所有的州改為郡,實行郡、縣兩級體制),李淵外放的起點是譙州刺史。按照隋朝官制,譙州這樣的州屬於中等,州刺史的級別為正四品,這個級別可不低了,比御史大夫也就低一個級別。當然楊堅不會想到,自己給李淵插上夢想的翅膀之後,李淵居然有一天會用翅膀掀翻了自己的王朝。其實也不奇怪,按照王朝更替的慣例,推翻前一個王朝的往往就是這個王朝本身所滋生的,比如隋滅周,唐滅隋,後梁滅唐,總之一句話,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


李淵的譙州是個什麼樣呢?這個州對應的是現在安徽省的亳州市,當時管著六個縣,七萬四千多戶,跟現在動輒幾百萬的大城市沒法比,不過在那時也算是比較大的州了。


從大興來到譙州,李淵感到重任在肩,從一個管刀的上升成一個管幾十萬人口的地方大員,這個擔子可不輕。以前自己站著吃點盒飯一天就打發過去了,現在可是要管幾十萬人口的吃飯問題,李淵想想就頭大。


那時的李淵實在太不起眼了,甚至在歷史上都沒有留下他在譙州做的好人好事,我們只知道他豁達開朗,性格率真,領導關係非常好,群眾關係非常好(倜儻豁達,任性真率,寬仁容眾,無貴賤鹹得其歡心。《新唐書·高祖本紀》),總之一個字:非常好。


經過多年的努力,李淵從譙州調到了隴州,又從隴州調到了岐州,岐州對於首都大興而言,相當於現在河北對北京的作用:拱衛京畿!岐州對應的是現在的陝西鳳翔縣,管著九萬多戶,在當時算得上上等州郡,州刺史級別為從三品。


岐州太守並不是一般人能當的,因為李淵是本朝的外甥,再加上群眾關係比較好,李淵便插著夢想的翅膀從不起眼的譙州飛到了皇帝楊堅的眼皮底下,他的翅膀也一天天硬了起來。在他看來,接下來自己進入中央系統,進入六部甚至三省只是時間問題。然而,這僅僅是他的一廂情願,接下來等待他的又是什麼呢?


奪嫡,一場旁觀的鬧劇


兩條平行線之間有和諧的美,優雅,矜持,就算歲月走得再遠也不會改變——我們無法靠近,我們也不曾遠離。李家和楊家的日子,其實就是兩條永遠不會相交的平行線。


李淵插著夢想翅膀當天使的時候,楊家的日子卻平地起了波瀾,隋朝第一家庭在經歷了夫妻感情危機之後,又出現了更大的危機。


繼承權危機。

但凡是皇帝,一般都要遇到這天下第一頭疼的難題,到底選誰當繼承人呢?儘管有所謂的「立嫡、立長、立賢」標準,然而標準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老皇帝一天不死,太子沒有從准皇帝變成皇帝,那麼這場繼承權的鬥爭就永遠沒有停止的那一天。


李淵站在李家的平行線上,平靜地看著楊家的平行線,在這場鬥爭中,他的身份就是光看不說的看客。


對於天下而言,楊家是一個集體符號,而對於楊家五兄弟來說,他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個體符號,誰都想當皇帝,誰都想自己一統天下,可惜千古難題就在這裡:僧多粥少,狼多肉少。


僧多粥少、狼多肉少還有解決的餘地,大不了大家吃大鍋飯,可惜皇位這個東西恰恰不能分,要能分楊堅早就分了。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楊氏五兄弟的爭奪其實是楊堅一手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對封建制還有一絲留戀,這跟他自身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


眾所周知,在楊堅奪取北周政權時沒有遇到多大抵抗,這是因為北周實行的是郡縣制,北周皇族儘管地位崇高,但大多數皇族根本沒有獨立的兵權和領地,楊堅奪得中央大權之後,北周的宇文皇族全都成了待宰的羔羊。有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楊堅一直對封建制耿耿於懷,要是國家有個災難,連個管用的自己人都沒有,這可怎麼辦呢?


終楊堅一生,他都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在他的治下,一直都留有封建的痕迹,太子留守中央,其餘四個兒子分別鎮守四個重點地區,這些地區一律為總管體制,相當於大軍區的建制,相當於歷史上的割據諸侯。直到楊廣上台,才徹底廢除了四個地區的總管體制,徹底消滅了封建制,不過也消滅了在危急關頭可以挽救自己的稻草。試想,如果在李淵佔領大興以後,還有幾個管用的楊姓總管(大軍區司令),那麼隋朝的國運是否還能延續呢?這是一個天問。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沒等李淵起事,幾個楊總管已經跟楊廣打得跟烏眼雞一樣,西晉的八王之亂就是證明。


楊氏五兄弟的繼承權之爭主要集中在長子楊勇和次子楊廣身上,至於楊俊、楊秀、楊諒,因為年齡太小,兩位哥哥根本不帶他們玩,他們三個只有在旁邊鼓掌加油的份。楊勇與楊廣的繼承權之爭開始的準確時間點已經無可考了,總之是隨著楊廣的成長和功績的突出開始的,這一點跟李建成和李世民一樣,初期相安無事,中期矛盾漸起,後期你死我活。


開皇元年到開皇八年(581588),這一時期應該是楊勇和楊廣的平靜期,這個時期楊勇安心做他的太子,楊廣則在父親的安排下當親王、總管、尚書令,兩個人井水不犯河水。從開皇八年冬滅陳開始,兩個人的矛盾出現了,楊勇作為儲君儘管安穩,而楊廣作為親王已經迅速積累了功績,南下滅陳,北上防範突厥,這些功績安在大將身上已經快到「功高不賞」,而安在親王身上那就是「功高震太子」了。


風起,老二也能當皇帝

楊廣的戰功震動的不僅是太子,還有自己的內心。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四月,楊廣率領平陳大軍威風凜凜地進入大興城,此行的目的是展示平陳的戰果,在他前面走的是南陳亡國君臣,他們將被作為戰俘獻給太廟。陳氏亡國君臣低著頭走完這條路之後,晉王楊廣高昂著頭,享受著圍觀者的山呼海嘯,就在這一瞬間,他的心中起了波瀾,「我是應該擁有這樣大場面的人!」


也許就是從此時起,楊廣的心開始不平衡了,憑什麼早出生幾年就可以當太子,做儲君,晚出生幾年難道就要晚一輩子嗎?所謂「立長」就是亘古不破的嗎,非長子難道就沒有機會嗎?


機會總是有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楊廣暗暗下了決心,並且以行動為自己未來的女婿李世民做了榜樣,「小子,看好了,咱做次子的一樣能當皇帝!」


說機會,機會就來了,楊廣的戰功是靠平定陳國取得,而他獲得爭取皇位的機會也跟陳國有關。平定陳國的第二年,原來陳國的那片地區又出事了。


開皇十年(公元590年)十一月,原陳國地區的蘇州、婺州、會稽州都反了,這下楊廣的機會來了。眼看這些地區不安穩,不弄個管用的皇子過去鎮著是不行了,派誰去呢?當然還得是楊廣,陳國就是他平定的,穩定陳國還得靠他。


從這個月起,楊廣由并州總管改任揚州總管,從此開始了長達十年的揚州總管生涯,也正式拉開了楊氏五子奪嫡的序幕,當然主角還是楊勇和楊廣。


楊廣長得帥,聰明,這在《隋書》中有明確記載,《帝王本紀》中說得很清楚,「上美姿儀,少敏慧」。


說起來,楊勇也差不到哪兒去,一樣的父母,一樣的教育,而且按照國之儲君的模式培養,楊廣和楊勇其實就是美國大選,「戈爾和小布希壓根差不了幾票!」


後世把楊勇說得頑劣不堪,把楊廣說得荒淫無道,這都不太可靠,主要原因是隋朝太短了,一般短命的王朝都會給人感覺:「沒幾個好人!」另外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則是,書寫歷史的筆掌握在唐朝統治者的手中,不把前朝寫得一塌糊塗,怎能樹立本朝光輝形象。

可惜歷史永遠是一條單行線,容不得我們假設,如果隋朝再長一點,如果楊廣的子孫將國運延續得久一點,那麼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隋煬帝絕不是現在這個模樣。


嘆息,那個被冷落的女子


開皇十一年正月,一個在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的太子妃離世了,我們只知道她的父親是隋朝大臣元孝矩,所以這個可憐的太子妃姓元。


太子妃元氏是楊堅夫婦為楊勇選定的,只可惜這段包辦的婚姻並不幸福。在太子眾多的女人中,元氏儘管是正妃,但並不得寵,甚至沒有為楊家留下一男半女,她本人也是鬱鬱寡歡,在這一年的正月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不用問,多半是憋屈的。


節選自《唐史並不如煙第一部 ? 大唐開國》(修訂版)


本期編輯:曹嵐 趙修明

點下方「閱讀全文」鏈接,聽唐史系列圖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文史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戊戌變法一百二十周年回看

TAG:中國文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