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披著袈裟的貢獻

披著袈裟的貢獻

中國移動

11:27

100 %

微信(2)

王小五

王小五

佛教的那些個和尚喲

楞個了

把頭剃了就待廟裡

不生產勞作,不結婚生子,不在家孝敬父母,簡直就是不孝啊

………………

不承擔社會責任,不為社會發展做貢獻…………

真是這樣嗎?出家僧人對社會沒有貢獻?

這是一個家資億萬且是慈善家的親身實列。他和朋友聊天,說現在很多大學生出家了。朋友不以為然,說這就像養了一群白眼狼,嚴重浪費國家資源,國家花力氣培養了這麼多人才,畢業後卻不為社會做一點點貢獻。這位慈善企業家問朋友自己對社會的貢獻大不大?對方連連點頭:「你事業這麼大,推動經濟發展,提供就業,還是樂善好施的慈善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當然為社會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啊!」

慈善企業家說道:「你可知道,我就是因為認識了一位法師,接觸了佛教,增長了智慧與福報,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也正是受了佛教的感化,才想到要將所得回饋社會,而佛教的住持者,就是這樣一輩輩年輕的僧寶啊!」對方愕然啞口,無以為答。

在佛法僧三寶中,僧寶是最為活躍的因素,代佛弘法。佛門僧人除了承擔起弘揚佛法、續佛慧命的責任,還肩負著教化眾生、利樂有情的使命。正所謂上弘下化,也就是佛門高僧大德法名中上某下某的意義體現,例如本煥長老我們尊為上本下煥老和尚一樣。

現如今,很多人對僧人沒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有的甚至輕視。在他們眼中,出家都是因為人生不得意、受到各種打擊、感情受挫、走投無路才會選擇逃避現實,踏上出家為僧了結一生的道路。這隻能說明很多人不懂歷史,不懂佛教!有言「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最難披」,更有言「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及出家功德勝」!

出家為僧並不是灰色人生的體現,而是世間最明白的選擇,因緣不具、福報不足皆難以實現。因為出家本身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以及內在的證悟境界。從外在看,僧人為佛教奉獻一生,研習教理、謹守戒規、行持威儀、升華人格,為世人起到了很好的示範榜樣。佛教在文化、藝術、雕刻、音樂、文學、建築、以及國際友好等方面為社會創造了不可估量的財富。從古至今,延綿不絕!

「民族脊樑」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在中印兩國文化交流史上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在印度求學時受到了當時全印度各國上下的尊敬,學成歸國後,唐太宗親自出城相迎,並希望法師還俗做官,輔助朝政。但是玄奘婉言謝絕,深研經藏,為佛經的大量翻譯作了畢生的努力,還創立了華嚴一宗。後來法師圓寂時,朝野送葬者竟達百餘萬人!玄奘法師因對中國乃至世界作出了罕見的貢獻,因此魯迅先生讚歎玄奘法師為中國歷史上堪稱「民族脊樑」的優秀傑出人物。

除了玄奘,還有譬如法顯、鳩摩羅什、安世高、鑒真、金喬覺、近代的弘一法師、現當代的演培法師、宣化上人、本煥長老等等。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佛門僧人的身影頻頻出現,天高月明,一代代高僧大德以無上的悲願和頑強的精神,利益無邊眾生,在文化交流、民族團結、國際友好方面都作出了傑出貢獻。

僧人是世界的大軸

出家為僧,代弘佛陀教誨,每一個都能起到度化大眾的作用。倓虛法師說過「僧人是世界的大軸」。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是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離不開一顆心。而佛教正是讓人認識這顆心的!我們只有真正的認識了這顆心,才能在各自的位置上更好的發揮智慧,作出更加有效的行動,取得更為優秀的成果,進而能形成更為有益的社會效應。

正因為有了佛法對這顆心的浸潤,有了僧人如律行持的示範,社會上就會少很多違法犯罪的現象,家庭社會自然就會更加和諧;有了供養布施的影響,佛教慈善在社會慈善中起到率先財法二施的示範,更是在「授之以漁」的過程中起到了更好的教化作用,也為社會慈善事業的健全提供了補充。

僧人起著住持佛教的作用,起著引導大眾學習佛法的作用,他對社會的貢獻更多的是隱形的,也是一般人容易忽視的,但確是巨大的、持久的、深入的,任何其他人都不可能取代得了的。(宗道法師如是說)

出家功德難思議

《佛說出家功德經》

不長的經文記載了佛陀帶著阿難陀尊者在乞食途中度化王族兄弟毗羅羨那王子出家的故事。王子在生命的最後一天萬緣放下,出家修道。過了一天一夜的清凈生活。

後來,佛陀告訴王族兄弟的家人,毗羅羨那王子由於一天的出家功德,死後升到了天界,成為一個天子,享受多世天人的快樂,將一直在欲界天、色界天來迴轉世。並在世間沒有佛法的時候降生人間富貴之家,出家一天的功德又促使他在三十多歲時棄世修行,最終證得辟支佛果。故此可見,出家功德不思議,無量無邊無法摧毀。經論中說出家的布施勝於一切布施。

?

宋仁宗御題贊僧賦

夫世間最貴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為僧,便受人天供養。作如來之弟子,為先聖之宗親。出入於金門之下,行藏於寶殿之中。白鹿銜花,青猿獻果。春聽鶯啼鳥語,妙樂天機;夏聞蟬噪高林,豈知炎熱;秋睹清風明月,星璨光耀;冬觀雪嶺山川,蒲團暖坐。任他波濤浪起,振錫杖以騰空;假饒十大魔軍,聞名而歸正道。板響雲堂赴供,鐘鳴上殿諷經。般般如意,種種現成。生存為人天之師,末後定歸於聖果矣。

偈曰:

空王佛弟子,如來親眷屬。

身穿百衲衣,口吃千種粟。

夜坐無畏床,朝睹彌陀佛。

朕若得如此,千足與萬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普陀寺 的精彩文章:

TAG:西普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