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2年高管教你10條致勝經驗。樸實無華,不得不曉

12年高管教你10條致勝經驗。樸實無華,不得不曉

經歷過小民企、小國企、事業單位、省級機關,大型國企,多種從場合的工作經歷,讓我可以在高檔寫字樓里、鳥瞰小半個城市、悠閑的總結自己職場經驗,希望對那些還在迷茫中的小朋友有點幫助。

看完以後,可以說我是職場老油條也好、職場老司機也好,但是,我所說的,絕對會讓你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01

抱緊大腿

估計有人會不恥,這麼沒有節操的事情絕對不會做。但是,請記住,你要是抱緊一根大粗腿,你的職業進程會比別人快很多。

2007年,我和W同時應聘到一家小國企里做技術員,當時我倆都對這塊工作完全是一竅不通。按照單位傳、幫、帶的傳統,我們分別跟了一個師傅,我跟的是一個部門副經理,W跟的只是一個項目經理。

差不多一年以後,差距來了,我已經是主管、一個地區的負責人了,W還是一個技術員。排除我能力比W能力強這個可能存在的因素以外,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跟的師傅有很大關係。

在單位的人事變動中,副經理比項目經理的話語權重的不是一點兩點。而且,在部門之間溝通過程中,你會明顯的發現,有大腿抱的人,協調起來非常順暢,大家都會給你面子。

後來,我師傅升職到副總了,我也辭職了。但是我們一直保持著聯繫。

02

正視自己的定位,你的存在就是為領導節約時間

一個部門乃至一個單位,其核心的人也就那麼一個,特別是事業單位,省里發文件,一般都是主要負責人及其他同志,這個其他同志的存在就是為這一個人節省時間的。千萬不要盲目的認為你有多重要,離開你,部門照常運轉,很多認為我要做到不可或缺,其實不然,你還是不要操這份心了,還是好好琢磨如何替領導節省時間吧。

如何為領導節省時間呢?

一是讓領導做選擇題而不是做問答題。這是我從我師傅那裡學到最重要的一句話,他說具體情況他遠沒有我了解得多,他來拍腦袋決定還是不如我來拍腦袋。這樣就節約了更多的時間。

二是彙報要簡明扼要。領導是沒有時間來聽你嘮嘮叨叨、沒有邏輯的彙報,你在彙報工作之前要做好準備工作,簡明扼要的彙報,會讓領導覺得你思維清晰,是個可塑之才,升職在前了。

三是不要問領導為什麼要這麼做。領導之所以能當領導,肯定有其過人之處,他決定的事情也是進過考慮過的,交代你辦的事情,你只要提高你的執行力就力就可以,沒有必要當面問領導為什麼要這麼做,可以事後深入思考。

03

麵皮厚,敢於承擔錯誤

職場小白一定要做到臉皮有城牆那麼厚,不能因為領導罵了幾句,你就不敢去找領導彙報工作了, 職場老司機更加要臉皮厚,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誰都可能犯錯誤。即使淚水掛在臉頰上,你也要去和領導好好溝通,正確理解領導的意圖。只要這樣,你才能進步。

犯了錯誤,害怕非常正常,一般人都會推諉,但是你要勇於承擔責任,這樣會讓領導覺得你是一個敢於擔當的人,可以承擔責任的才是可以承擔重任的人。即使你為這個錯誤而離開,領導一般會把你推薦給同行,或者獵頭會找上門來的,這個世界缺少的就是敢於認錯的人。

但是,一個錯誤只能犯一次,絕對不能犯第二次。所以你要學會總結。

小國企裡面部門助理是一個剛畢業的小姑娘,在一次工程進展月度例會上,經理問助理接數據,助理因為沒有整理回答不上來,被領導當場開銷,直接罵哭了。

會後,我看這個小姑娘抱著一摞資料、哆哆嗦嗦地走進經理辦公室,看著覺得很可憐。當然辦公室的門一直開著,我們都聽到這個姑娘在請教領導要哪些數據

自此以後,我們要的數據,她一口就能回答得上來,據說現在已經是一個部門的副經理了。

04

和同事只能是利益交換,不能做朋友

能在在一個單位工作,也是一種萍水相逢的緣分,但是你不能真的認為同事可以當做朋友。

2007年,我剛入職那家小國企,年輕人比較多,又都是單身,幾乎每個月都會有聚會,輪流做東。大家玩得很開心,我當時就認為,這些都將是我一生的朋友。

但是,也就這麼聚會了一年左右,各自都忙著找男女朋友,居然還發生了狗血事件,一個兄弟搶了另外一個兄弟的女朋友。就這樣有人離開了單位,甚至離開了這座城市,某幾個人竟然換了手機號碼都沒給留我,讓我一度絕望。

多麼痛的領悟。

05

學會拒絕

其實,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也就那麼幾年,這樣想,你就會覺得年輕的日子不能隨意揮霍在不重要的人和事上,那你就得學會拒絕。

一是拒絕無聊的社交。工作之後,你就會發現各類聚會會佔用你大部分下班時間,最開始你會樂意參加,認為這是同事之間加強聯絡感情的重要渠道,然而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這種吃飯唱歌的日子真是浪費金錢和時間,還不如自己在家好好看看書。

所以,我現在就告訴你,一開始就要學會拒絕這種無聊的社交活動,找各種理由來搪塞,兩次三次以後,大家都懂你的意思了,就不會再邀請你了。

他們會認為你清高,不想和你打交道,別擔心,他們在你的職場上只是過客。他們只會仰慕強者,不會去體恤你的懦弱。

二是拒絕單位里無任何意義的雜事。現在很多雞湯文告誡職場小白,要積极參加單位組織的活動,要不計所得的多幹活。但是請記住,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你要學會取捨,對自己有成長的,你無論如何都要參與,即使參與不進去,你也要多看,向優秀的人學習。而像那種吃力不討好、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的雜事,偶爾順手幫下就可以了,畢竟單位花錢請你來是做專業的事,不是雜事,做雜事請個臨時工就可以了。

三是拒絕不是自己本職工作的事。還是那句話,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一些職場老油條,喜歡把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分給職場小白來做,這個時候,你要堅決拒絕,他們肯定不高興,但是,你要在乎幹嘛,管你啥事?

06

關鍵時刻要能爆發

什麼叫一鳴驚人,不鳴則已?

職場小白入職以後,想爭取一個好印象,啥事都想表現得很積極、很用心、很棒,經常熬夜加班,把事情做到完美,這種人呢,不能出錯,一出錯,啥印象都沒有。

你要適當保存實力,像武俠小說裡面一樣,高手不會輕易出手的,你要看中時機,一擊即中,大家就會對你刮目相看。

記得是《花季、雨季》還是《十六歲的花季》裡面有個哥們,只知道學習,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大家也都不願意和他玩,這是背景。

有一次國際交流活動,老外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大家紛紛低下了高貴的頭顱,只有這哥們站了起來,用一口標準、流利的英語回答了,就這麼一站,贏得了老外老師的掌聲,更是贏得了同學們的掌聲,雖然他們聽不懂,但是看到老外老師鼓掌,就覺得這哥們老厲害了,是他們未來的偶像。

你看看,關鍵時刻,就這麼一鳴驚人了。老師和同學們對他的態度較之前是180度大轉彎。

07

寧願早到一小時,也不能加班10分鐘

有些人認為加班是一種勤勞的表現,即使沒啥事,也不願意回家,其實,在領導眼裡,這群人就是在浪費公共資源(蹭單位的網、電)。

加班文化在很多單位盛行,特別是IT行業。但是絕大多是行業是不需要加班的,你加班就表示白天你的工作效率不高,偷懶了,沒有完成工作。

李嘉誠說過:當日事、當日畢。

再結合一些大佬都是早期的鳥兒,可以總結出:寧願早到一小時,不能加班10分鐘。

事實上也是這樣,早到一個小時,你就可以從容的安排一天的工作,而且清晨的時間,頭腦更加清醒,可以總結一下工作經驗什麼。顯示你很在乎這份工作。

不加班,說明你很在乎家庭。工作永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越來越多的領導喜歡重視家庭的人,因為公司領導也是人,也是有家庭的,他也喜歡花更多的時間陪伴老婆孩子。

至少我經歷過的幾家公司和單位,中高層肯定比基層早到。

08

考證才是王道

沒有一個人在一個單位干一輩子的,除非那些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等低收入者。高收入的人,都會在不斷跳槽中提高自己的身價。但是你想過沒有,下一家為什麼會出高價挖你。

在沒有項目經驗的情況,考證書絕對是你彎道超車的利器。

說個事

同事Y是我當時小國企的同事,是那種我不太認識的小職員。也是後來我知道,這個人充分休息時間,陸續考下了二級建造師、一級建造師。去年年底辭職了,拿著一級建造師證書應聘到一家建築工程公司,據說年薪翻了好幾翻,比之前他的經理的年薪還高出一大截。

這就是彎道超車

他現在在積極準備考造價。。。。。。

09

少說話、會說話

俗話說得好,多說多錯。

說話太多,一大堆一大堆的,拖沓冗長,往往會顯得你有些自卑。而且言多

必失,往往禍從口出。你認為沒有毛病的一句話,卻傷害到了某個同事,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所以你要少說話,在混職場,總不能不說話,這就要求會說話。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智慧。有的人說話,讓別人感到如沐春風;而有的人卻會讓人敬而遠之。

會說話是 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首先你要到是少說話,然後:

急事,慢慢地說

小事,幽默地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10

適當抱怨

負能量簡直是辦公室的毒瘤,沒有人喜歡愛抱怨的傻缺

在事業單位的時候,就有一個哥們,超級愛抱怨,抱怨領導不公平、抱怨食堂飯菜不好吃、抱怨老婆不愛他、抱怨車子難聽、幾乎所有的事他都看不慣,都要抱怨,整得一個怨婦一樣。。。。。。

剛來的時候,我還會聽他抱怨,偶爾還會疏導下,但是,天天這麼抱怨,誰受得了。後來我就應付了事,慢慢他也不找我抱怨啥了。因為在我面前抱怨得不到我的回應。

但是,適當的抱怨還是要的,畢竟會叫的孩子有奶吃,在一個單位也是這樣,適當的時候再同事或者領導面前抱怨下,會得到你想要的資源。

總結

職場就是先做人再做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富格局 的精彩文章:

TAG:財富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