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曆中的月是時間單位嗎?

日曆中的月是時間單位嗎?

1.年

儘管廣東的四季並不分明,但依然還是可以體驗到寒暑的交替。「年」是自然的時間單位,一年歷經春、夏、秋、冬四季。年復一年,春種秋收,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自從西方確立了公元元年開始,每一年,都有一個年份與之對應,因而,每月每日都是一個特定的時刻,成為時間長河的記錄本。

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或者說,我們把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稱為「年」。

2.日

日,也是一個自然的時間單位。生活之中,常常把白天加一個黑夜,稱為一日。它是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對著太陽的地方,重新對著太陽。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隨著地球自轉,白天(面向太陽)和黑夜(背對太陽)就交替出現。日,多麼自然的時間單位,與人類的生活如此息息相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傳統中國是農耕經濟,雄雞打鳴是黎明的時鐘。「雄雞一唱天下白」,新的一天開始了!

3.一年有多少天

年與日都是自然的時間單位,可惜地球公轉一周大約要用365天6小時。也就是大約365天又四分之一天。如果每年按365天計算,每年會少了四分之一天才到起點處。四年離起點就少了一天。這就是為什麼需要設置閏年的原因,通過這樣的調整,基本可以把兩個自然時間單位年與日統一起來,但還是有一點誤差。

有誤差,時間久了就會出問題,還需要再次調整。整百年中,整400年才是閏年。公元100、200、300、400、500、……年份中,只有400、800、1200、1600、2000……是閏年,其餘的是平年。

就算是這樣調整之後,還是有細微的誤差。

4.日曆中的月是時間單位嗎?

月是以月相變化的周期作為一個月的長度,一個月(太陰月)的長度大約是29.53日,即一輪「朔望月」。就算是每個月按30天計算,12個朔望月也就是360天。所以,要把自然單位「年」、「月」、「日」統一在年的周期內是不可能的。所以,公曆日曆中的月份,與朔望月沒有直接的關係,日曆中的月份,是將一年的天數分在了十二個月中,我認為並不是時間單位「月」。公曆年份主要依據是地球繞太陽的周期而定,屬於陽曆,是年與日的兼顧。

5.傳統農曆中的月

而我國的農曆,又稱華歷、夏曆、中歷、國曆、俗稱陰曆。定月的方法是以朔望月周期確定,所以在農曆中的月是自然的時間單位。朔所在日為初一,一個月的開始,十五正是月圓之日,所謂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由於朔望月平均長度29.530588天,所以農曆大月30天,小月29天。農曆平年有十二個月,全年354天或355天(個別年份353天);閏年為十三個月,其中某一月為閏月,月名依前一月名而定,如前月是八月,閏月則為閏八月。閏年全年383天或384天(個別年份385天)。

農曆又根據太陽的位置,把太陽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反映寒冷暑熱的氣候變化,以便農事活動,所以農曆實為陰陽曆。是年與月的兼顧。

6.鐘錶

我國傳統的時間單位比較「粗疏」。一日分成12個時辰,一個時辰是2小時,12個時辰再分成100刻,一刻約15分鐘。刻需要比較精確的計時工具,普通老百姓享受不到。大多數人是聽雞鳴,看太陽來計時的,想精確一點計時都很難。據說,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打更「這種古老又傳統的計時方式才結束。

一天的開始,我國傳統在子時,也就是每天的23:00,比24時計時法早一小時。

自從有了鐘錶,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了便利。鐘錶傳入中國,大約在清末,中國人才認識了時分秒。鐘錶把一日的時間,精確地劃分成24小時,每小時再被分成60分鐘,每分鐘再分成60秒,嘀嗒嘀嗒,鐘錶總在用固定的模式,提醒人們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人們的生活被劃分在一分一秒之中,生活的每一瞬間都能刻上時間的標記。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自己自覺地在設計和填寫這個時間表。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純真數學 的精彩文章:

TAG:純真數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