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看著高不可攀實際親和有加,耳機史上它排第一

看著高不可攀實際親和有加,耳機史上它排第一

關於AKG K3003的傳奇色彩應該是這樣的,音質以外從12800元的上市價跌落到目前的四千以內就足以讓人對它愛恨有加;聲音上,可以說因為K3003,婁式動鐵成為後來諸多廠商炒作的大賣點;市場上,K3003的高價當時的市場反饋讓友商看到新的方向,爭相出高端旗艦,對市場的積極影響是非常大的。

但個人覺得,它並不算跳水王,雖然當2011年初上市時是1W+,但那時能買的起且又願意買的人並不多,直到兩年後售價落到9K以內它才開始熱銷;再過兩年它才降到5500,這兩年則在4000出頭的樣子,真正的跳水王是飛利浦的SHP9500,在沒跳水之前它是沒有好評的,大幅度跳水後才被冠以性價比。

AKG K3003之前是奧地利原產的,個人拿到的是國產的,沒有見過原產的,但之前看到的圖片其實並未覺得它好看,而且關於它在聲音上的爭議也一直影響了我(這是在我聽過之後強烈想表達的)。

MD,不說廢話了,這裡來個完整的開箱,給那些不明真相的盆友。

一、開箱夠霸氣

正面展示,這只是一副耳塞,卻用了比頭戴還要精美的包裝盒,當然現在已經被其它諸如HIFIMAN RE800超過了。

全英文字樣保持著它的血統,那一堆條形碼就不說了,經典之作總是逃不了各種假貨,不過個人覺得K3003的假貨好像沒森海那麼多,這個各位可以提供一下辨別方法;

這設計個人覺得其實用處不大,除了裝逼,就是方便抽掉封套;

開箱一層布,天蓋背面還有金屬牌,禮品裝的最高級別啦;

開箱,驚艷么?不驚艷,我也覺得,不過這個收納包挺有意思;

這是個化簡為繁的設計,實用性沒那麼好,不過逼格依然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做工和美觀度都是一流的。如果你覺得在大庭廣眾之下,慢慢的從一個像錢包的收納包里拿出一副耳機是比周潤發從風衣里拿出一支煙還要帥,那我完全沒意見。

真的很帥,我想問之前買了此耳機的兄弟們,你的收納包還在用么?

說明書豪華的有四份,耳塞沒有瞎送,耳機一副,收納包一個,航空轉接頭一個,濾波器三對,加上這一層布袋;

二、機身部分

三種濾波器分別是低音、參考級聲音和高頻,金屬質感相當感人,這一做法也被其它友商旗艦所採用,下文個人以參考級濾波器為聽感鑒賞;

如果單純的看外觀顏值,你會發現K3003除了金屬質感分明的腔體,並無奇特之處,和現在的各種定製公模相比弱爆了;但是了你又覺得它的工藝又是很特別的,腔體的金屬部分是一體的;

實際上K3003的金屬腔體是不鏽鋼材質,表層打磨的非常光滑;腔體內側還有編號,個人的是42768,不確定是不是第42768副,如果是的,這銷量也是相當驚人的。

左右標識在腔體側面,這算是一個平庸的設計;

腔體背殼展示,拉絲工藝在現在看起來其實已經不算什麼,但是K3003整體上還是比較和諧的;後來它還出了限量的土豪金版,腔體的金屬部分換成了金黃色的。

K3003的線材長度為1.2米,並無線控板,有線控板二代是K3003i;線材本身是什麼材質,並未看到說明,但是拿到手的第一個感覺是雖然是1.2米就感覺要短一些,而且完全感覺不到繞線的煩惱。

三、個人主觀聽感分享

經過了六七年的考驗,AKG K3003無疑是HIFI史上最經典的圈鐵混合耳機。圈鐵混合耳機的初衷也是為了讓動圈和動鐵兩家之長合二為一,從目前的反饋來看,我覺得它是做到了,但我又覺得不少人其實對K3003是有些誤解的,比如說手機和它是絕緣的,但我在煲機的時候其實覺得手機推得也很不錯的,所以K3003其實是很有親和力的。不過有點遺憾的是它不支持換線,本文以艾巴索DX150、飛傲X7 MK2和樂彼L6為前端進行試聽。

在艾巴索DX150表現出不錯的下潛的深度,量並不算太大,凝聚感適中,彈性比較好,在低苦艾的《蘭州,蘭州》里大鼓顯得有些量感不夠,不過彈性依然讓它的氛圍感很足,器樂分離感很不錯,聲場其實還可以,橫向和縱向都不窄,但人聲略顯遠的一點,以至於低頻和人聲之間的層次感不夠。

用艾巴索DX150推K3003的人聲是很舒適的,人聲顯得比較亮,有密度但不是緊緻的那種,相反略顯柔和,音色大體上是正的,個人以李志的《天空之城》為例,如果說李志唱這首歌時的粗獷是3成,那麼K3003此時聽的是不足兩成的;在解析上K3003表現是到位的,李志細節上的破音、沙啞、鼻音、換氣這些都能聽到,情感的表達沒那麼沖,如果用好聽和耐聽來評斷兩種好人聲的風格,在艾巴索DX150上,K3003表現出的是兩者之間。

擁有8歐姆阻抗,160dB靈敏度的AKG K3003其實沒那麼好伺候,在高頻部分這點尤為明顯。個人以蠍子樂隊的《Hurricane 2000》為例,首先在動態上,艾巴索DX150就有些吃力,但是在極高頻上它又伺候的很好;K3003在高頻上的解析算得上凌厲,但其延伸感有沒有那麼優秀,聲場表現的依舊很寬闊,但糊的時候也不含糊,這倒並不是器樂分離不夠,我想用高頻濾波器會增強,用參考級聽的時候並不刺激。

前文說過K3003在DX150上的低頻量感不夠,換飛傲X7 MK2後這一現象截然不同,低頻下潛深度沒怎麼變,凝聚感加強,同樣是低苦艾的《蘭州,蘭州》,其低頻大鼓顯的更搖滾,器樂分離感,包括低頻和人聲的距離都很不錯,聲場方面個人覺得有那麼點擁擠,不過換成陳勛奇的《天地孤影任我行》時你又會覺得它又可以輕易地表現出該曲的意境和氛圍。

K3003的人聲在飛傲X7 MK2上依然是很偏柔和的,位置更加適中,解析更加註重細節的表現,雖說是柔和的,但聽李志的聲音是感覺得到那種監聽耳機才有的那種乾澀,是的,你可以理解為更為真實,逼哥那種非科班的唱腔表露無遺。

人聲上飛傲X7 MK2推的較足,高頻上也不例外,從《Hurricane 2000》一開始,交響樂的陣勢就拉開了,動態足夠,延伸感分明,亮度夠亮,極高頻的泛音可以說是火花四溢,整個前奏顯得張力十足,但瞬態偏弱的缺點也表現的夠明顯。用X7 MK2聽K3003的感覺是刺激有餘,解析很猛,器樂分離出色,但又覺得韻味不足,不是人家常說的高頻有些薄,實際上我覺得其高頻是比較紮實有力的,但不對勁的地方又很難表達,所以我又聽了初音未來的《千本櫻》,業內人士喜歡用這首曲子測試中高頻的音色,我想問題就出現在這裡,很甜,觸電感明顯,鋼琴的清亮欠那麼一點,音色過於柔和。

用樂彼L6搭K3003聽《蘭州,蘭州》時的第一感覺其實是從瑕疵說起,此曲開場是有腳步聲的,由遠而近再由近到遠,不過L6上面它並沒有表現出那麼寬廣的聲場。然後是鼓聲,凝聚感、下潛的深度以及速度都比較合適,彈性也比較般配,聽起來是比較和諧的,人聲則是醇厚的,飽滿到9分以上,主唱劉堃的西北腔還是很明顯的,尤其是男聲裡面的那種乾和硬朗依然存在,整體依舊是柔和自然地。

各位從我上述的聽感里其實發現了K3003的人聲是比較中性的,有監聽的味道,但又顯得比較柔和而自然,這一點三款播放器都表現出來了,它的聲音不算貼耳,但是解析又恰如其分,雖為參考級濾波器,卻不會讓人覺的搶耳,只是相比較低頻和高頻,它的人聲顯得更為完美。

關於傳說中K3003的高頻偏薄的現象,個人在L6推的時候才有所體會,因為在蠍子樂隊的《Hurricane 2000》不少極高頻,K3003是表現出亮而薄的瑕疵,其實我覺得這是高頻上不夠舒展而已,這倒不是L6或者K3003的問題,因為我在換胡偉立的《琴簫合奏曲》時,它的簫聲又表現的很合理,吹簫時的氣息聲和泛音能形成互補,有亮度的同時毛刺又能控制得住。但你若上述三款播放器,哪款伺候的更好,我會選飛傲X7 MK2,是可以實現更為均衡的三頻。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作為圈鐵混合單元,K3003是做到了雜食,即使是參考級的濾波器,聽槍花的搖滾樂也是很有味道,這裡得糾正一下很多人覺得聽搖滾就應該是低頻很猛,我沒有用K3003的低頻濾波器試過,但我很負責的告訴你,作為骨灰級搖滾樂發燒友,搖滾樂並不僅僅只是低頻猛,下潛深、有勁道可不是槍花這幫人的風格,要不然鼓手不會在搖滾樂隊里一直處於低等地位。

四、整體總結部分

先說一下個人的聽歌習慣,換做以前沒機會來評測一款耳機的時候,個人是習慣開著箱子,戴耳機的話也是在晚上或者周圍安靜的時候,這樣養成的習慣是保證了聽音環境下我會從不同的角度來聽一首歌,也許是填詞也許是編曲,又或許是風格之於樂器,但那時不會以耳機或前端作為思考對象,那時沒器材玩嘛。

不過現在有器材了,個人也不習慣去展會,無法想像周圍那麼嘈雜,旁邊還有人盯著的時候,你得開多大的聲音才能聽到細節,嗯,終於說到重點了,為什麼大家不贊成開高增益試聽一副耳機了,道理就是這個。

所以我TM就納悶,為什麼K3003和大家說的出入那麼大,換句話說K3003一點都不囂張,除了當初的價格,吐槽它的聲音就是雞蛋裡挑骨頭。想想圈鐵的初衷不就是集兩家之長藏兩家之短么?K3003絕對是圓滿完成了任務。

最後說說佩戴,媳婦很少戴耳機,儘管K3003的腔體很小,但她戴著K3003總有點搖搖欲墜的感覺,不過個人耳朵已經百毒不侵,塞進去不會有任何異樣。K3003沒有換線、沒有設計成繞耳是有點遺憾的,所以N5005把這一切都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醫生燕七 的精彩文章:

到底是什麼在限制藍牙音箱音質,傳奇老廠解了迷

TAG:數碼醫生燕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