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奇獵手-巴塔哥尼亞虎鯨

傳奇獵手-巴塔哥尼亞虎鯨

GIF

虎鯨,海豚科下體型最大的海洋物種,全世界的海洋都有分布,有規律的被觀察到採用擱淺戰術捕殺海獅幼崽的虎鯨,就只有在阿根廷瓦爾德斯半島北角,被稱作巴塔哥尼亞虎鯨社群(特指具備主動擱淺技能的虎鯨群)。我們今年4月親自前往瓦爾德斯半島北角,去親歷自然界神奇的存在。

早在19世紀到20世紀中,幾十萬隻的南美海獅被商業捕殺。在1917年至1953年間,瓦爾德斯半島就有超過26萬頭海獅被捕殺,同時期整個阿根廷更是多達50萬頭海獅被捕殺,海獅被捕殺後就地取皮煮油。瓦爾德斯半島北角海灘沿岸的懸崖峭壁上,至今還可以看到當時留下的海獅遺骨,被風沙吹散了又掩埋。商業捕殺海獅的行為從上個世紀開始嚴格規範執行直至最後取締,瓦爾德斯半島也成為了世界自然遺產,海獅的數量也得到恢復。

海獅遺骨不是當地漁民特意掩埋的,只是幾十年的風沙吹了又埋,形成現在的遺骨層

見證了過去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的一段歷史

在捕殺海獅的過程中,當地漁民發現了虎鯨梅爾(Mel)和他的哥哥貝爾納多(Bernardo)驚人的主動擱淺捕殺技術,虎鯨捕食海獅,影響了人類獵殺海獅的數量,因此開槍射殺梅爾和貝爾納多,造成梅爾的背鰭永遠的偏向身體右側而非完全直立,而哥哥貝爾納多的背鰭里永久性留下了一個彈孔。兩隻雄鯨在人類的射殺中存活下來,保護主義者因此呼籲阿根廷政府對這種神奇的物種採取更多的保護,從此巴塔哥尼塔虎鯨社群的擱淺捕殺再不受到人類的干擾。這段虎鯨和人類的過節,由此揭開了梅爾傳奇的一生。

貝爾納多被認為是最早發明了擱淺技術的雄鯨,也是第一隻被觀察到主動擱淺的虎鯨,然後將擱淺技術傳授給弟弟梅爾,貝爾納多過早的消失,使梅爾成為了將這一擱淺技術發揚光大的最著名的虎鯨,梅爾更是BBC、美國國家地理的紀錄片里當之無愧的主角。在北角最後一次觀察到梅爾是在2011年3月16日,這之前拍攝梅爾主動擱淺捕食,要比現在的鯨群容易很多,梅爾的擱淺比較有規律可循,相對容易預測。

儘管巴塔哥尼亞虎鯨擁有兇猛的擱淺獵殺名聲,但是也有柔情的一面,特別是對人類強烈的好奇心,有些巴塔哥尼亞虎鯨甚至會故意擱淺卻不是為了獵殺海獅,僅僅只是為了接近在海灘上的人類。巴塔哥尼亞虎鯨從來沒有傷害過人類,就算人類和虎鯨想要獵捕的海獅在同一片海灘上。我們就親身經歷了Maga鯨群,在一個溫暖的午後,輕柔的南風,退潮的淺灘平靜而安逸,岸上並沒有海獅群,幼鯨在成年雌鯨的帶領下不斷的練習擱淺再返回海里,在長長的海岸線來回遊動經過我們面前的時候,主動擱淺,頭向著我們的方向抬起來,吹著口哨再遊走,游回來經過我們面前的時候再次吹起口哨,並探頭張望,甚至有一隻幼鯨嘴裡含著戰利品 - 一隻海獅幼崽的屍體向我們炫耀。有些人相信並認為,這種對人類的興趣和信任,源於一隻幼鯨Ishtar不小心在低潮時將自己徹底擱淺在海灘上以至於她的媽媽不能靠近並幫助她返回海中,附近的研究人員發現後幫助這隻幼鯨回到海水足夠深的地方得以回到媽媽的身旁。

清晰可見虎鯨嘴裡咬住的海獅幼崽的屍體

巴塔哥尼亞虎鯨社群新成員的命名

從2004年開始,北角虎鯨研究組織(PNOR)每發現一個新的虎鯨個體,都會給出幾個名字的選擇,讓皮拉米德斯港(Puerto Piramides)以及瓦爾德斯半島(Peninsula Valdes)學校的孩子們來決定虎鯨最終的名字,大部分的名字都來自阿根廷南部土著德烏埃爾切人(Tehuelche)的語言,希望當地的孩子們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在他們生活的地方附近的海域里,有這樣神奇的海洋哺乳動物的存在,參與到當地虎鯨的保護活動中。

為了紀念最早在丘布特省(Chubut)落腳的歐洲移民,也第一次採用了威爾士語為兩隻新晉出生的虎鯨命名。這些歐洲移民在1865年從威爾士來到丘布特地區,與當地的土著德烏埃爾切人(Tehuelche)互相尊重,和平的生活在一起。

巴塔哥尼亞鯨群

Antú是梅爾和貝爾納多時代的雌鯨,也擁有熟練的擱淺技能,是一個偉大的獵手,被認為是巴塔哥尼亞虎鯨社群兩隻重要雌鯨MagaIshtar的母親,雌鯨一般成年後都會和自己的後代組成新的鯨群,目前巴塔哥尼塔虎鯨社群成員基本都由MagaIshtar的後代組成,現在去到瓦爾德斯半島北角,早已是MagaLlenJazmin三個鯨群的天下。

Ishtar,1980年出生,也是巴塔哥尼亞虎鯨社群歷史上唯一一次最著名的擱淺5小時後在研究人員的幫助下安全返回大海的那一隻虎鯨,2011年消失不見。

Jazmin 鯨群(5隻虎鯨)

Jazmin,1991年出生,雌鯨,Ishtar的幼鯨。

Lea,1998年出生,雌鯨,Jazmin的妹妹,從來沒有觀察到Lea生育過幼鯨,或者即便生有幼鯨也沒能存活。

Mela,出生於2005年南半球的冬季,Jazmin的幼鯨,不清楚個體雌雄,名字是由皮拉米德斯港的學校孩子們在2006年10月選擇命名。2009年開始就再也沒有被看到。Mela 有一個兄弟,叫 Pash。

Pash,意思是「覺醒」,來自阿根廷南部土著德烏埃爾切人(Tehuelche)的語言,2008年3月第一次在北角被觀察到,拍到的腹部照片確定Pash是一頭雄鯨,媽媽是 Jazmin。2008年12月由瓦爾德斯半島的學生命名,但是自2009年就消失了,沒有再被看到過。

虎鯨兩性具有不同的外觀,雄鯨和雌鯨身體的體型和大小都明顯不同,一般在10-15歲開始顯現。最明顯的特徵是背鰭,成年雄鯨的背鰭可長到2米,多呈直立三角形,而雌鯨的背鰭只能長到平均1米左右,為彎曲的鉤狀。巴塔哥尼亞虎鯨在北角多靠近岸邊活動,經常會躍出海面玩耍嬉戲,使研究人員有機會近距離拍攝到虎鯨清晰的腹部照片,因此也可以根據性器官的位置來判斷雌雄個體。

Konke,在 Jazmin 的兩隻幼鯨消失以後被認為是 Jazmin 最新的幼鯨。2010年3月第一次被觀察到,目前不清楚雌雄。Konke的意思是「甜蜜」,也是來自阿根廷南部土著德烏埃爾切人(Tehuelche)的語言,在2012年5月由瓦爾德斯半島的學生命名。Konke身體靠近尾鰭部分明顯的缺口,是辨識Konke的重要特徵。我們今年4月在北角的拍攝中,根據當地研究人員的確認,Konke鯨生第一次獨立主動擱淺獵捕並成功抓到海獅幼崽,被我們攝入了畫面,我們能夠親眼所見是一件多麼幸運的事,具備擱淺獵捕技術的虎鯨個體又增加了一名新成員。

可以清楚看到 Konke 靠近尾鰭部分的缺口

可以清楚看到 Konke 靠近尾鰭部分的缺口

Enid,「純潔的靈魂」,威爾士語,2013年出生,Jazmin的幼鯨

新生兒,2016年出生,目前還沒有名字,Jazmin的幼鯨

看來 Jazmin 是個多產的雌鯨,也是性情最不可捉摸的媽媽。根據北角當地觀察虎鯨的研究人員多年的經驗數據表明,一旦某一個鯨群出現在北角擱淺獵捕,有時候可以預測接下來幾天的行蹤,對於拍攝虎鯨的狂熱分子來說,至少可以抱有希望。但是 Jazmin 鯨群,卻是最無法預測的,很可能在虎鯨捕獵海獅季整個鯨群都不會出現,研究人員無法有規律的觀察到這一鯨群的活動。我們在今年4月的拍攝中,有幸看到 Jazmin 鯨群的擱淺獵捕。

Llen 鯨群

Ishtar的後代LlenPaoShekei組成的鯨群,Llen鯨群是目前最穩定出現在北角擱淺獵捕的虎鯨群,至少在我們拍攝的11天時間裡,看到最多的也是Llen鯨群。

Llen,2000年出生,雌鯨,Ishtar的幼鯨,名字源於背鰭後面左側灰色馬鞍狀斑紋上獨特的白色瘢痕標記。2011年3月第一次被觀察到主動擱淺,成為第九隻擁有這項技能的虎鯨。

Llen 完美的擱淺表演

Pao,2005年3月出生,雄鯨,被觀察到經常靠近岸邊當媽媽Ishtar在北角擱淺捕食小海獅的時候。2011年3月,Pao第一次被觀察到自己主動擱淺捕獵,成為第十隻擁有這項技能的虎鯨。Pao的名字是在2006年10月由皮拉米德斯港的學校孩子們命名的。

Shekei,意思是「寶石」,同樣來自阿根廷南部土著德烏埃爾切人(Tehuelche)的語言,估計在2008年1月或者2月出生,是Pao的兄弟或者姐妹,目前雌雄不詳。媽媽Ishtar消失的時候,只有三歲,幸好在兄弟姐妹的照顧下很好的成長著。

Shotel,意思是「箭」, 來自阿根廷南部土著德烏埃爾切人(Tehuelche)的語言,2014年出生,Llen的幼鯨,雌雄不詳。

今年4月的虎鯨季,我們也觀察到一隻亞成體雄鯨跟隨LLEN鯨群活動,並成功擱淺捕殺海獅幼崽。當地的研究人員認為這隻雄鯨不屬於LLEN鯨群的家族。這隻雄鯨目前沒有名字,以前被觀察到曾經游過北角,並在2016年和MAGA鯨群在瑪德林港(PuertoMadryn)附近的努埃沃灣(Golfo Nuevo)集體捕殺海豚。

Maga 鯨群

以1980年出生的成年雌鯨Maga為首,統領8隻虎鯨後代組成了瓦爾德斯半島北角最具擱淺經驗的鯨群。Maga是巴塔哥尼亞虎鯨的象徵,也是社群中最年長的雌鯨,更是三個鯨群中被認為比較兇猛的獵手。在今年4月的拍攝過程中,每當 Llen 鯨群或者 Jazmin 鯨群出現的時候,當地的研究人員總是在感慨,如果是Maga鯨群出現的話,場面會很不同,Maga會帶領家族成員大小在不捕食的時候練習主動擱淺,Maga向幼鯨示範如何埋伏,如何借著海浪沖灘,如何再扭轉身體返回海里。我們幸運的在4月12日一個陽光明媚微風拂面的下午,近距離觀察到Maga帶著幼鯨練習擱淺將近2個小時,雖是低潮,海灘上也沒有海獅棲息,Faro Bay 得天獨厚的海灘條件以及平靜的海面,給幼鯨練習擱淺創造了極佳條件。

Valen,1994年出生,雌鯨,Maga最大的孩子也是最得力的捕獵助手。Valen 和 Maga 經常組成攻擊隊形一起捕食,Valen一般緊隨母親Maga前後擱淺,或者留在Maga身後等待時機捕食水裡逃脫的海獅幼崽。Valen年輕時捕食的時候脾氣火爆,現在平靜了很多,成為了一個優秀的獵手。Valen 在哺育幼鯨的時候,Maga和另外的孩子Mica一起捕食來幫助Valen。

Mica,2002年出生,雌鯨,目前在巴塔哥尼亞鯨群中並不出眾,和姐姐 Valen 還有母親 Maga 經常組成三人攻擊隊形,在 Maga 擱淺身後緊盯水中是否有逃跑的海獅幼崽。Mica 仍然年輕,需要時間練習擱淺技術,她已經嘗試自己主動擱淺捕食,是新一代巴塔哥尼亞虎鯨的希望。

主動擱淺並不是虎鯨的本能,甚至會給虎鯨帶來真正擱淺的危險,冒著風險發明擱淺技術的虎鯨將這一技術一代一代相傳,幼鯨需要多年的練習才能掌握,而每年可以練習擱淺觀察成年虎鯨捕食海獅的月份很短,巴塔哥尼亞鯨群有的虎鯨永遠都無法成為會擱淺捕食的獵手。但並不意味著不會擱淺的虎鯨就沒有食物來源,開放水域里的海豚,象海豹,魚類等都是巴塔哥尼亞虎鯨的食物。以出生才幾個月的海獅幼崽的身材,其實是不能滿足虎鯨對食物的全部要求,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在海獅幼崽剛剛開始學習游泳的3、4月份,巴塔哥尼亞虎鯨靠近岸邊主動擱淺捕食海獅的行為也沒有規律可循,全看虎鯨的心情,別忘了虎鯨是高智商的海洋霸主。希望看到並拍攝到虎鯨擱淺捕食的狂熱分子,更是年復一年的前往北角,去碰運氣。

Issy,2007年出生,雌雄不詳,在一歲的時候,就被觀察到在淺灘處,一歲半的時候就開始練習擱淺技術,很不幸,在2011年後再也沒看到 Issy 。

Sheuen,2010年出生,Maga 的幼鯨

新生虎鯨,2016年出生,有可能是 Maga 最新的幼鯨,還沒有名字

Maga 鯨群第三代

Karut,意思是 「雷鳴」,2011或者2012出生,Valen 的幼鯨。

Emyr,意思是「國王」,威爾士語,2014年出生,Valen 的幼鯨。研究人員有機會拍到了這隻新生虎鯨性器官部分的照片,得以被確認是一隻雄鯨。人們對這隻幼鯨寄予厚望,外婆 Maga 和媽媽 Valen 都是異常優秀的擱淺獵手,Maga 更是非常有經驗的擱淺訓練師,正應了他的名字,希望他未來成為真正的國王。

Aiken,意思是「生命「,2014年出生,Mica的幼鯨。

不屬於任何鯨群的雄鯨

Jaluel,意思是「老虎」,猜測大概在1998年出生,經常和三個不同的鯨群一起出沒,也是這三個鯨群中第一隻成年雄鯨,被認為是梅爾之後的希望,有望成為新一代雄鯨擱淺獵手。

我們有幸今年4月在北角拍攝虎鯨的11天時間裡,觀察和拍攝到MagaLlenJazmin全部三個鯨群,要知道虎鯨最應該出現的整個3月卻沒有一隻虎鯨現身,或許這就是純粹的自然,不按照人類的期待,在自己的節奏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甚至在今年5、6月都有觀察到巴塔哥尼亞鯨群在北角活動。現在整個瓦爾德斯半島都受到保護,不允許任何漁業捕殺或者人類干擾活動的開展,除了生態旅行觀賞這些神奇的自然原住民,欣喜地看到巴塔哥尼亞虎鯨年輕一代健康成長,追隨著長輩將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捕獵技巧發揚光大。

萬合地理拍攝了大量巴塔哥尼亞虎鯨視頻素材,目前還在編輯後期製作中,秘野尋蹤南美系列將在下半年上線,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合地理 的精彩文章:

TAG:萬合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