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醜醜的」?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醜醜的」?

每個媽媽在經歷過痛苦的生產後,都希望護士抱來一個白雪公主般的小寶寶,可是現實情況是,剛從母體出來的寶寶都長得不怎麼樣。想像中的「萌萌噠」大多數是「丑萌」。媽媽們大感失望並且疑惑: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這麼丑的呢?

出生時候的「賣相」越丑越健康

客觀地說,剛從母體出來的小寶寶樣子真的不怎麼好看,要想有一頭烏黑的小捲毛,水靈白嫩的小臉,長長的眼睫毛、果凍一般的嘟嘟小嘴,恐怕只有在電視劇里才能實現了。大多數寶寶出生的時候都長成這個樣子的:

小老頭一樣皺巴巴的皮膚

大多數寶寶出生的時候皮膚是灰色、紫色夾雜紅色斑片,並且皮膚上會有一層白色油膩的皮脂,你可以大概想像得到,如果你泡了10個月羊水將會是什麼模樣了。

而那層白色皮脂是保護層,在子宮中包裹胎兒,隔離胎兒皮膚與羊水,並有抗菌作用,且在孩子出生後依舊起到保護作用。而超過預產期出生的寶寶,因為失去了胎脂的保護,皮膚可能會有一些脫皮,所以看起來會皺巴巴的。

在寶寶出生後的幾個小時內,寶寶的皮膚逐漸乾燥,呈薄片鱗屑狀。這種情況在寶寶出生後會持續幾個星期。

或尖或凹凸不平的腦袋

可能你會為寶寶奇怪的頭型而懊惱,這是因為寶寶的頭骨非常軟,經過一條管子般的產道擠壓出來就有點變形了。而剖腹產生的寶寶是直接從媽媽子宮裡取出來的,因此頭型就圓、最正常。

但是,媽媽們盡可以放心,儘管出生時候的「賣相」不好看,通常在出生後1~2周頭的形狀就會恢復正常了。新生寶寶顱骨之間的顱縫由柔韌的結締組織相連,為未成熟的顱骨預留了繼續生長的空間。

浮腫的眼睛

剛出生的寶寶都有一雙腫脹或浮腫的眼睛,甚至跟外星寶寶有點相似。這也是由於產道內的壓力所造成的。想要看到寶寶水汪汪的大眼睛,就要耐心等待幾天了。

圓鼓鼓的大肚子

來到世界的寶寶還會挺著個圓圓的大肚子,難道寶寶喝了太多羊水嗎?事實上,肚皮內最常見的是皮下豐富的脂肪。正常情況下,腹腔內有少量的腹水,如果水分過多,肚皮就會向外鼓,這個是就要立即帶寶寶去看醫生了。

丑萌娃,麻麻該拿你怎麼辦?

儘管寶寶出生時給你的印象有多不好,可千萬別嫌棄你的寶寶「丑」。這種「丑」是一種自然過程,是新生兒獨有的面貌,簡單的說,就是寶寶還沒長開。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48小時以後才會真正變得好看起來。

在這48小時內,除了要給寶寶吃好母乳之外,還要給他的身體做清潔,嘴巴、眼睛、鼻子等要細心清潔,還要排凈耳垢、胎便,細心呵護臍帶。

寶寶出生後,隨著他不斷成長和發育,一天天越發的可愛。可在這過程中,新手爸媽很容易就手忙腳亂的,因為好多時候,對於寶寶一些身體變化都一竅不通……

對此,小編這就給各位爸媽總結了寶寶1歲前每月齡的發育指標和特點

0~1個月:哭

寶寶此時的哭,大多是沒有任何理由的,睡前睡著睡醒都可以哭一哭。

不過,更多的時候,他會用哭來表達自身意願,像餓了、尿布濕了或者身體不舒服。

1~2個月:皮膚過敏

這階段的寶寶很容易皮膚過敏,像濕疹、皮炎等。

他的日常情緒會表現得有些異常,如活動過度、煩躁、嗜睡等。

2~3個月:手部運動

出生3個月後,寶寶已經能有目的的用手去夠東西,並且喜歡把拿到的東西放到嘴裡,或者有時候會把手放到胸前仔細查看。

也會開始學著吸允自己的小手,這時候的新媽媽,不應該阻止寶寶玩弄他的小手。

3~4個月:翻身

寶寶出生後,3個月左右便可自主翻身。

夏季出生的寶寶,一般時間都較同步,而冬季出生的寶寶由於衣服穿得比較多,動作會比較緩慢,此時爸媽可以拿個小玩具吸引鼓勵寶寶翻身。

4~5個月:分離焦慮

這階段的寶寶已經可以區分熟人和生人,當他們和所依戀的親人,尤其是媽媽分離的時候就會感到不安。

5~6個月:語言能力培養

雖然寶寶此時還不能和家人進行語言交流,但爸媽們還是要有空就和寶寶聊聊天,這樣可以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

在交談中,家人要假定寶寶是有能力回答的,每說完、問完後要停頓一下,給寶寶回答的機會,然後再接著說。

6~7個月:輔食添加

6個月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蛋類可從蛋黃泥逐漸轉為蛋羹,到8個多月時可以是煮蛋或炒蛋,從碎末逐漸過渡到小塊狀;魚類、瘦肉類、肝類、蔬菜類、水果類食物,也應該有同樣的變化過程。

另外,如果寶寶在初添加輔食時不太能接受的話,可以用母乳或配方奶混合輔食來吃,寶寶會更容易接受一些。

7~8個月:高溫發熱

寶寶此時由於處於快速發育的階段,常常會高溫發熱。

新生寶寶發熱,一般不宜採用藥物降溫,建議採用適當的物理降溫措施。

但對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兒不宜採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溫,以免刺激皮膚,影響皮疹透發。

8~9個月:爬行

寶寶此時爬的能力越來越好,爬行時還會轉動。

而且可以獨坐了,還能從坐位至躺下,能從俯卧的姿勢坐起。手指更為靈巧,可以拿住細小的東西。

9~10個月:語言理解能力

能夠靈活地前後爬,可以扶著站立,並能由立位坐下,能扶著床欄杆站著並沿床欄行走。

另外,寶寶們此時一般還會用動作表示「歡迎、再見」了!

10~11個月:自我意識萌發

漸漸長大的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概念,這也標誌了寶寶開始學著獨立了。

爸媽要學會尊重寶寶的愛好、滿足寶寶的合理要求、鼓勵寶寶自己動手、給寶寶自己鍛煉的機會,讓寶寶從小養成克服困難和頑強的毅力。

11~12個月

此時的寶寶一般開始學走路了,會主動叫爸爸媽媽,能自己蹲下來撿東西,會表達自己各種感情了,能完成大人提出的簡單要求,愛聽表揚鼓勵的話哦~

除此之外,寶寶的階段性發育也非常重要!

寶寶語言能力發展的四個階段:

階段一為0-1歲:是咿呀學語和語言辭彙的儲備階段。到孩子8個月時這種發聲練習達到高峰,並會改變音量和音詞以模模擬正的語言,比如:BABA"MAMA…

階段二為1-2歲:這時期的語言特色是說單字句,能用手勢、表情輔助語言來表達需要。會學小羊「咩咩」叫,還喜歡問:這叫什麼?那是什麼?」

階段三為2-3歲:由能說短句逐漸變為會使用複雜句,喜歡提問。如何幫助寶寶:這時應該給孩子一個交流的語言環境,鼓勵孩子用長句表達自己。當他想要餅乾時,你可以放慢語速問他:你要吃餅乾嗎?」寶寶也會模仿爸爸媽媽,逐漸使用完整的句子。

階段四為3-6歲:說話流利,會用非常豐富的詞類,並能從成人的言談中發現語法關係,修正自己錯誤的暫時性的語法,逐漸形成真正的語言。

皮膚瘙癢、恥骨痛正常嗎…孕期有疑問怎麼辦?

分娩方式如何選擇…想得到解決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孩子那點事 的精彩文章:

孕期這些尷尬事,在夏天最讓准媽媽頭疼!
夫妻誰的基因決定了孩子智商和相貌?不要太准

TAG:生孩子那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