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沖在小細節上精明,大事卻一直糊塗,在魯智深身上看到了差距!

林沖在小細節上精明,大事卻一直糊塗,在魯智深身上看到了差距!

(楊角風談水滸精編版第5期)

上一期談到了林沖的慫,林沖為什麼慫?

說到底還是人到中年,有太多的無奈和心酸!

憤怒了,心裡發泄一下,只要日子還能過,那也就過去了。委屈了,不敢罵權威,找個能罵的罵一頓,也就過去了。對於中年人來說,生存法則中除了隱忍,就是強撐和熬,只要不死,日子就得這樣過!

少年不識愁滋味,醒悟已過中年人!

那麼林沖是真的謹慎呢?還是說我們被事情的真相所蒙蔽了雙眼?

本期楊角風談水滸:林沖在小細節上精明,大事卻一直糊塗,在魯智深身上看到了差距!

一、

我們讀水滸,在潛意識中就會這樣認為,魯智深是一個粗魯的人,而林沖是一個藝高心細的人,至於膽大不膽大楊角風不敢說,但心思縝密那是肯定的!

可是作者為什麼把兩個性格特點完全不同的兩個人連在一起呢?而且倆人還成了好朋友?

其實這裡面自然有施耐庵的用意的,只是幾百年來,很少有人能讀出作者的初衷。

說到底,林沖的心細是假的,因為他沒有逃過中年人的陷阱,落得個不精明,膽怯的糊塗下場!

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先看林沖的人設:

八十萬禁軍教頭,武藝高強,家庭和睦,卻因為老婆被高衙內調戲,自己一再忍讓,最後被逼上了梁山,也成為水滸傳中第一個被逼上梁山的公務員。

我們每每想到林沖,英雄是英雄,悲慘也悲慘,可是更多的人怪他不夠勇,太慫!當然楊角風前一期也解釋了為什麼慫,可是就像日本鬼子侵略一樣,戰術上都沒問題,但是戰略上出了大問題!

那麼林衝到底哪裡出了問題呢?

二、

我們看林沖被逼上梁山的整個事情經過:

首先是林沖陪媳婦上寺廟燒香,結果半路上看到了魯智深耍禪杖,他離不開腳步了,進去叫好,魯智深說了一句話,這是關鍵:

「洒家是關西魯達的便是,只為殺的人多,情願為僧。年幼時也曾到東京,認得令尊林提轄。」

這是一個殺了很多人的魯智深,只是提到了自己認識林提轄,結果林沖聽了後就高興的不得已:

「林沖大喜,就當結義智深為兄。」

只是看到一個耍武藝高強的,林沖就當人家是結拜兄弟,這林衝心思真的細嗎?

結果光想著魯智深了,忘了自己的媳婦,等丫鬟來告狀,他氣沖沖的過去,一看是高衙內,舉起的手又放下了,這時作者其實寫了一句話,這句話也是關鍵:

「原來高衙內不認得他是林沖的娘子,若還認得時,也沒這場事。」

而且第二次高衙內調戲林娘子未果後,卧病在床,並不敢告訴高太尉真相,後來還是老都管告訴的高太尉,而且高太尉也心有餘悸:

「我尋思起來,若為惜林沖一個人時,須送了我孩兒性命,卻怎生是好?」

三、

其實這跟我們現實社會是一樣的,如果當天林沖跟魯智深一夥狠狠的把高衙內干趴下,這事就給他光明正大的折騰大了,高太尉還真沒辦法處理,畢竟人證物證都在,林沖一家也能保全!

越是希望暗裡解決,越是上了人家的道兒!

而林沖在第二次老婆被調戲的時候,是找陸虞候玩命,你想啊,出了這事,他會在家裡待著嗎?可見林衝心思還是不夠縝密,或許也只是發泄一下。

而且發生了兩件這種事情,他還是不夠謹慎,這天跟魯智深逛街,遇到了一個賣刀的人,他的毛病又犯了,買了!這個世界上哪有這麼巧合的事,你前腳剛買了一口寶刀,後面高太尉就知道了,還要你拿過去看?

原著中描寫林沖往白虎堂走的時候,是連續住腳了三次,有人解讀是他心細,擔心有詐,這正是他心思縝密的表現!

其實他就是糊塗,虧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即使前面沒有出兩次那麼大的事,用腳趾頭想想,這地方也不能隨便進的啊!

其實這還不是真糊塗,等被押運滄州的時候,難道他就沒想過兩個衙役要弄死他?就這麼心甘情願被人家綁起來?連魯智深都想到這一點了,他會想不到?而且還是在一直被算計以後,這都不長心眼,不是糊塗是什麼?

當然後面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這裡就不一一舉例了,比如平白無故調去看守草料場,幸虧老天爺救了他!比如林衝殺了人以後,跑到一個小草屋躲避,還跟人家搶酒喝,把人家打跑了,這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人家搬救兵去啦,他還喝醉了,幸虧遇到的是柴進,不然他真的嗝屁在這裡了。

所以說,林沖當然有身在中年的迫不得已,但是也有自己的性格缺陷,那就是看起來很精明,其實一直在糊塗!

四、

施耐庵專門講到林沖在白虎堂的再三謹慎,其實是暗示他一直不謹慎,這跟他的身份是不相符的!

相反的,作者在寫魯智深的時候,貌似他很粗暴,有勇無謀,其實魯智深才是真正心思如針的人,他比林沖那是聰明了好幾個檔次!

比如他喝酒的時候聽到了隔壁女子哭,他就摔碗,別人都以為他很粗暴,可是他後來是怎麼做的呢?

他給了那對父女銀兩,安排他們離開,他還不放心:

「且說魯達尋思,恐怕店小二趕去攔截他,且向店裡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卻的遠了,方才起身。」

後來他殺鄭屠夫,也不是粗魯的上去就宰了人家,而是先是調戲一頓,最後把人家惹惱了動手了,他再幹掉人家!而且他在大是大非上從來不糊塗,知道事情不妙就逃,可以動手就動手,絕不含糊!

也正是拿他跟林沖對比,兩個人的性格跟外貌出現了巨大反差,給讀者更大的震撼,這才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事情:

有時候外表很清純又斯斯文文的女生有可能張口就是粗口,有時候大大咧咧又喝酒紋身的女孩子卻一直在堅守愛情,有時候有些人模狗樣的穿西裝的卻對父母大打出手,有時候張口就罵街舉止很輕浮的人卻一直在無微不至的伺候著老人……

說到底,溫柔都是裝的,沒有人是沒有脾氣的,只是你的脾氣是發到什麼地方?像林沖一樣發到陸虞候身上?還是跟他搶酒喝的老頭身上?還是像魯智深一樣發到鄭屠夫身上?

不管怎麼說:人品和骨子裡的性格是偽裝不了的!

那麼前有林沖買刀遭殃,後有楊志賣刀遭殃,作者為什麼要連續安排這麼兩段劇情呢?關於這個疑問,我們下回再講!

我叫楊角風,換一種視角看水滸,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喜歡就請關注吧!(只針對小說中的人物,原創文章,不喜勿噴)

前情回顧:林沖休妻的背後隱藏一個中年人為什麼慫的秘密,換你你也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楊角風發作 的精彩文章:

金庸為什麼說明朝是中國史上最腐朽,最黑暗,統治者最殘暴朝代?

TAG:楊角風發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