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圖像新聞:另一張迷人面孔

圖像新聞:另一張迷人面孔

在許多讀者的印象中,報紙,尤其是黨報,似乎總喜歡「板著面孔說話」。反映在版面的視覺效果上,就是文字與照片嚴格遵照網格化的排版規則,涇渭分明、互不干涉。

不可否認,這種莊重大方、有條不紊的新聞敘述形式,是形成報紙公信力的重要基石之一。然而,如果整張報紙從頭到尾都是在一種嚴肅的氣氛中敘述所有類型的新聞,就難免會讓讀者產生審美疲勞。在新媒體井噴式發展的當下,大到街邊幾層樓高的大屏幕,小到口袋裡的手機,充斥著各色新聞的彩色屏幕正在與報紙搶奪人們的眼球。報紙的嚴肅與新媒體的活潑,在受眾心中行成了巨大的反差。

以這種反差為原點,我們展開思考:為了鞏固輿論宣傳主陣地,黨報可不可以有另一張面孔?如果可以,那又會是一張什麼樣的面孔?這樣的一張面孔最終能被讀者和市場認可、接受嗎?

實踐給了我們肯定的回答:黨報在嚴肅基調的基礎上,完全可以更年輕、更可愛,展現給讀者別樣的風采和魅力,讓人過目之後久久難忘。

一、解讀新聞——營造視覺衝擊

區別於傳統的報紙新聞呈現形式,圖像新聞有著自身強烈的特色,在解讀特定類型的新聞選題時優勢明顯。在2012年8月7日的倫敦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預賽中,劉翔在萬眾矚目之下摔倒退賽,給中國觀眾留下了巨大的遺憾,遺憾之餘,人們也想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劉翔的傷情。

一周之後,《奧秘》版推出一個全面解讀劉翔傷情來龍去脈的圖像新聞版——《跟腱傷劉翔》。版面正中,是劉翔在比賽中奮力上欄的經典形象。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右側小腿和右腳跟腱部位已經過技術處理,讀者可以透視到襪子和鞋覆蓋下的腳腕,以及皮膚下的肌肉和跟腱組織,受傷的具體部位一目了然。右腳附近,還配有一張跟腱生理解剖示意圖,詳細標註了劉翔跟腱受傷、治療、恢復等情況。版面下方,是劉翔攻欄時右腿發力的分解示意圖,以及劉翔在倫敦預賽時從起跑到在第一個欄摔倒的動作分解示意圖,將新聞發生的一系列瞬間永久定格。版面左側,三張不大的新聞照片回顧了劉翔的三屆奧運會之旅。版面右側的7小段文字,盤點了從2003年至2012年8月7日期間,劉翔從增生、崴腳、拉傷、確診、退賽、手術,直到複發的7個關鍵時間節點。

統領整個版面的主稿,只有不到500字,其餘都是各種圖像和註解,強烈的視覺衝擊,是我們試圖通過圖像新聞傳遞給讀者的第一感受,這樣做往往能喚醒讀者心中的閱讀慾望。同時,這種強烈的視覺衝擊,還會讓讀者在一段時間過後,仍記得當初讀到的新聞以及新聞的這種獨特的呈現方式。

在國內各級黨報種類繁多的版面中,《奧秘》以其獨特的視覺效果、精美大氣的版式設計獨樹一幟。以圖像為核心營造出來的強烈視覺衝擊力,每每收到令人過目難忘的傳播效果。

二、豐厚內容——留住讀者目光

用整整一個版面來展示一個新聞,且把圖像用作解讀新聞的絕對主力,這給編輯記者帶來一種必須全面、深入、細緻、不留死角地挖掘新聞的無形壓力。

2013年12月14日21時12分,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虹灣區成功落月,第二天,「玉兔號」巡視器順利駛抵月球表面。面對這一重大新聞,全國媒體都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超飽和報道,幾乎覆蓋了「玉兔落月」的每一個細節。《奧秘》做什麼、怎麼做?考驗編輯記者新聞挖掘能力的時刻到了。

為了高質量地回應讀者的新聞關切,我們以《月球開發計劃》為題、以盤點各國月球開發計劃藍圖為切入,向讀者全面展示了月球的特有資源,及其對於人類未來的重要意義,回答了為什麼要探索月球、未來人類又將如何開發利用月球資源等一系列讀者關心的問題。綠色植物入蟾宮、太陽能「腰帶」送嫦娥、3D列印建基地、「完美能源」回地球……這些緊密相關的新聞內容都通過各種圖像結合在一起、一一呈現給讀者。這種呈現方式,不是圖片的簡單堆砌,而是一種既立足於新聞事實、又充滿了視覺創意的有機融合,最終形成的是一幅壯美的大畫面,烘托出新聞事實本身應有的分量。

三、新聞表達——贏得讀者信任

現實世界中,人們常會遇到各種疑惑。比如2012年5月28日上午10點22分,河北唐山發生的4.8級地震,被地震專家解釋為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的餘震。一時間,許多讀者對此頗有質疑,如果報紙能及時為讀者釋疑解惑,而且是以一種「有圖有真相」的方式,恐怕很難不被讀者接納、進而被讀者所喜愛。地震發生僅僅一周多之後,我們推出了《唐山餘震因何「遲到」》,以圖像新聞的形式,將專家的觀點、地震台網20多年的觀測數據等信息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詳細解釋了什麼是餘震,唐山地震的特點和成因,驅散了壓在讀者心頭的烏雲,留下了「拿起科學武器認知現實世界」的正確方法。

2013年8月7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對外宣布,福島核電站每天至少有300噸污水泄漏進太平洋。此言一出,周邊國家的民眾頓然緊張起來。8月25日,中國國家海洋局發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我國管轄海域尚未受到福島核電站污水的直接影響。但讀者仍顯擔憂:這麼多污水到底流到哪去了?8月28日,題為《福島禍水何時休?》的圖像新聞見報,整個版面以一張太平洋地區污染物的衛星監測圖為核心,清晰地勾勒出福島核電站污水在太平洋中隨著洋流向東(即遠離我國海岸方向)擴散的趨勢,回答了讀者熱切關心的問題,徹底打消了讀者心中的疑慮。

用強烈的視覺衝擊吸引讀者的注意,再用豐厚的新聞內容留住讀者的目光,最後用可信的新聞表達贏得讀者的心——圖像新聞以其特有的呈現方式,為黨報增添了新聞魅力、增強了輿論引導力,成為《遼寧日報》有機整體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老記說事微信號:laojiss2017)

(作者單位:遼寧日報)

(圖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記說事 的精彩文章:

TAG:老記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