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軍師聯盟」助農闖市場

「軍師聯盟」助農闖市場

地里到底該種些啥,才能賺到錢?

土地到底該怎麼「打整」,才能生出「金」?

農民的市場之路該怎麼走,才能規避風險、獲取利潤?

且看專家們如何充當「軍師」,幫助農民解難題——

技術硬!好果不怕「青春」短

銅仁學院科技特派員、沿河沙子街道辦事處掛職主任助理張紹陽教授:「我並沒有獨立開展過果實貯藏保鮮的研究,可是,看見農戶家裡堆著爛掉的李子賣不出去時,那股倔勁兒就又上來了。」

「空心李的貯藏對溫度要求高,一定要密切關注控溫系統的變化情況。」剛抵達沿河沙子街道辦事處南庄空心李基地,就遇到張紹陽博士和科研團隊人員在討論果實貯藏保鮮技術。

沙子空心李因成熟後肉殼分離而得名為「空心」,是沿河三大特色農業之一,在2006年獲得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現今,全縣栽培總面積已超過7萬畝,投產果園接近4萬畝,年產鮮果總量約2.5萬噸,產值2億元左右,該產業已成為多個鄉鎮近10萬人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這兩年空心李產量大增,但貯藏時間短,不利於擴大市場。」張紹陽手裡拿一顆已經敗絮的空心李。

空心李集中成熟在7月中下旬,但在炎熱天氣下,卻只能存放兩三天。

果子好,但「青春」短,是制約空心李產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7月份,我把剛長好的李子摘下來賣,有的剛運到貴陽第二天就爛掉了,就算沒有壞的,賣相也不算好。不新鮮的果子,誰願意買?」沙子空心李技術協會會長田太平幾句話說清了空心李的短板。

那麼,如何讓大批的空心李上市時,依然保持採摘時的新鮮度

果實貯藏保鮮技術是關鍵。

2015年,張紹陽和他的科研團隊,利用冰櫃和冷庫兩種方案進行控溫控濕,讓果實保鮮期由先前的2天延長到了1周。

「對鮮果銷售而言,1周的保鮮期還遠遠不夠。」張紹陽他們期望,將沙子空心李賣到更遠的地方,獲取更大的市場空間。

而這,意味著需要更長的保鮮期。

但現實是,無論怎麼做,果實都會在2周左右出現敗絮問題。

怎麼辦?

試驗!試驗!試驗!不斷地試驗。

「現在,我們團隊通過用冰櫃控溫控濕,成功讓空心李的保鮮期延長到了7周!」張紹陽自豪地說。

研究小組通過精細調整貯藏果實的成熟度、氯化鈣濃度、控制溫度、改良裝框等方式,解決了果實敗絮的問題。

「保鮮技術成功了,我們的李子都能青青翠地賣出去了!」田太平樂開了花。

據悉,今年,空心李果實貯藏保鮮技術將在新建的南庄果實冷藏保鮮庫正常應用,貯藏量約600噸。

標準化!好蛋不怕超市「跩」

長順縣高級畜牧師、農業輔導員陳慧琳:「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我發現養綠殼蛋雞的人雖然多,但卻存在規模零散、管理落後、無法進行標準化生產等問題,就算品質再好,也難以進入中高端市場。」

在貴陽許多大超市,都能見到長順綠殼雞蛋的「身影」。

能進入這樣的超市,長順綠殼雞蛋靠的可不光是漂亮的淺綠色和優良的品質。

「我們靠的是標準化!」長順縣高級畜牧師、農業輔導員陳慧琳一句話就擊中了「要害」。

標準化,在過去,是不能想像的事。

「以前,我養幾隻綠殼蛋雞,隔個十天半個月,就去集市換半斤鹽巴。」長順縣廣順鎮新寨社區農民羅明付回憶道。

而今,養雞這種小家小戶的事,變成了這樣一幅景象:在綠殼蛋雞養殖基地,養殖區、加工廠、有機肥廠、辦公生活區,科學規劃,合理劃分,佔地達1500畝。

在此當「代養員」的羅明付,哪怕見慣了這樣的場景,仍然一再說,這一切,他過去「怎麼也想不到」。

讓羅明付更加讚歎的是,基地從品種繁育、動物營養、生態養殖、健康管理、生鮮屠宰與蛋品加工方面,都形成了統一的技術和質量管理體系。

而像羅明付這樣的農民,則由政府擔保,與基地簽訂代養合同,通過基地統一提供雞苗、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提供防疫藥品、統一技術服務、統一保價回收,政府提供政策引導和技術支持。

統一的背後,就是標準化。

標準化的背後,則是技術支撐。

「基地里有禽病和微生物兩個實驗室,有兩位博士和四位碩士,我們就不怕雞生病了!」陳慧琳介紹道。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農戶缺資金、少技術、無銷路的問題,又降低了企業的養殖和管理成本。

標準化保證了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更帶來了廣大的市場,許多超市都對他們的綠殼雞蛋伸出了「橄欖枝」。

現在,基地年銷售綠殼蛋雞苗3000萬羽,綠殼蛋雞1500萬羽,綠殼雞蛋9億枚,年產值1億元,輻射帶動養殖合作農戶2136戶,其中貧困戶1550戶。

羅明付也是受益者,他代養的這批雞四個月出欄,能有4萬多元的收入。

點子高!好蕉不怕巷子深

貴州省農科院科技特派員龔德勇:「剛來這裡工作時,在路邊看見當地人在賣香蕉,出於好奇,我買了一斤,很便宜,但味道卻十分馥郁。那時我就想,這麼好的產業,如果能發展起來,一定能帶動很多當地農民致富。」

冊亨糯米蕉,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但重重高山擋住了糯米蕉的市場路——

過去被稱作「西南小西藏」的冊亨縣,山高路遠,沒通高速公路前,從冊亨到貴陽要七八個小時車程。

地處偏遠,沒有高速公路和電商平台,2015年前,冊亨糯米蕉僅僅依靠一些外地貨商到此集中採購,銷量非常有限。

「那些外地老闆沒有拉走的糯米蕉,只好爛在地里。」回想以前,在該縣岩架鎮「兩江一河」精品水果交易中心打工的王豐梅感慨不已。

那時的王豐梅怎麼也沒想到,冊亨糯米蕉會迎來這樣的盛況——

每天,在她打工的市場,一輛輛貨車將冊亨糯米蕉源源不斷地運往重慶、湖南、上海、鄭州、杭州,甚至更遠的東北地區……

這一切,得益於高速公路的開通,更得益於龔德勇他們的諸多點子,讓冊亨糯米蕉連上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他們的幫助下,去年9月19日起,冊亨糯米蕉在「電商雲到里村」「京東商城貴州扶貧館」「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貴州館」等電商平台銷售,僅7天就銷售4萬單。

「原來,冊亨到重慶、湖南要兩天。現在,電商有了,高速通了,我們的糯米蕉一天就能送到了!」省農科院科技特派員龔德勇開心地說。

然而,要送出大山,如何讓冊亨糯米蕉保質保量,成為了產業發展的關鍵。

龔德勇首先想到的是延長保質期。

「一般的香蕉放兩三天,皮黑了,就不能吃了。我們的糯米蕉成熟後,再放個5天,就算外皮有些發黑,但裡面肯定是好的!」龔德勇驕傲地說。

不僅如此,為讓「長途跋涉」後的糯米蕉依然保持良好的品相,他們幾經對比,從廣西選購了一種吸水性和保溫性都很好的吸水紙,給糯米蕉當「外衣」。

有了這件「外衣」,5天之內,糯米蕉仍能保持不變色、不發黑……

這樣的冊亨糯米蕉,怎麼能不受歡迎

王豐梅的收入,充分說明了冊亨糯米蕉的紅火程度——

2017年,王豐梅光靠在倉庫打包香蕉,就獲得收入1.8萬元。

如今,在岩架鎮,香蕉種植面積已達3.8萬畝,產量5萬噸,年產值約1.1億元。

【作者:賴盈盈 編輯:王敦毅 審核:卿衛東 來源:貴州日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黔農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黔農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