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共享藝術空間」盛大開幕,金寶匯構建消費新場景

「共享藝術空間」盛大開幕,金寶匯構建消費新場景

金寶匯9周年慶賦能藝術共享空間

造享新生 繁華盛放

嘉賓合影

金寶匯購物中心

2018年6月15日,始終秉承卓越風姿和超群品味的北京金寶匯購物中心,在時值9周年店慶之際引入藝術空間概念,以「造」為主題,構建「共享藝術空間」正式拉開帷幕。

開幕現場主持人

領導致辭

藝術是生活的品質與追求,它既在營造空間,又在激活空間。在對空間的改造過程中,藝術與空間深度融合構建出自我「生長」氛圍,並培育著大眾的藝術審美和創新精神。以空間為基礎的藝術,既是藝術家個人的情感宣洩,又能讓大眾感受其中蘊含的文化信息、解讀生活理想。

策展人牧野致辭

參展藝術家代表 俸正傑、童振剛、原國鐳(從右至左)致辭

「造」即創造,意在追求造物之美,在喧囂中品味生活,在藝術中感受空間重構的綺麗風光。「造」亦是態度,是為理想增量的不斷努力。「造」另意造訪,連通商業與藝術的橋樑。以「造」為魂,金寶匯將潮流融匯現代時尚的新理念,給人們帶來生活的至高至美享受。此次金寶匯共享藝術空間薈集90位藝術家匠心之作,匯生活之美,所及之處步步生花,開啟了一場有關藝術與空間再造的饕餮盛宴。

金寶匯認為,商業價值需要空間價值最大化,商場所承載的使命不僅是滿足顧客的購物需求,更需要豐盈顧客的精神生活,滿足顧客的文化需求。就此,富華國際集團商管總經理史中良先生表示:「物質時代即將過去,精神時代已經到來。我們談論的,不再只是用計算器敲擊出來的商業,而是有溫度的內容和可以裝載靈魂的空間。共享的幸福感源於場景的打造,不斷變換的空間及內容,才會真正吸引一切有秩序的聚合和鏈接。」

空間語言的轉向,賦予空間藝術生命

購物中心文化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學意義上的一個語言系統,經營、服務最終指向價值創造的現實要求。金寶匯作為高端商場空間,提出空間話語的多重轉向,以開放的姿態,將購物場景、生活場景和藝術場景摺疊成多重空間,賦予空間主體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增加場所的特性,與所處城市及歷史產生持續聯繫和影響,最終形成一個實在的社會話語場所,和所在地域及進入人群形成一個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共同體想像」。

深拓藝術維度,覓跡知名藝術家

在金寶匯共享藝術空間,藝術絕不是「高冷」、屬於少數人,而是更加廣義的。共享藝術空間將「藝術」深析至藝術文化,一切美的、有內涵的、有思想碰撞和傳承的東西,都將以藝術的形式體現於此。這一點從開幕活動的藝術氛圍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屆時,京劇的「粹」、豎琴的「雅」、古典舞的「韻」、面具秀的「新」、時尚舞獅的「精」、現代舞的「悅」於現場集結,帶來藝術與空間的極致感官享受。

可以說,共享藝術空間本身的創新即是一門「領導藝術」,合作的每一位藝術家都是當下的潮流先鋒,在藝術領域有著深厚造詣,備受業界及大眾青睞。如,祁志龍是艷俗藝術的開創者之一,他的早期作品表達出艷麗的消費文化趣味和政治之間的某種曖昧關係。而當代著名藝術家張方白通過不斷地文化回溯,將隱沒的精神傳統用藝術的方式打撈出來,構成獨特立場與精神表現。

極致「共享」,塑造藝術+商業消費新業態

「共享」理念的運用,在為藝術家提供空間和機會的同時,也在推動著藝術的發展。金寶匯共享藝術空間是藝術與商業相結合的一次突破,實現了藝術場景的創新。進而,金寶匯既讓藝術和大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又引領了消費新格局下的場景升級。

未來,金寶匯共享藝術空間將持續推進,不斷推出各類藝術活動,通過藝術家及藝術作品的落地,打造藝術、文化、沙龍、論壇、微課堂、品質生活方式等精品活動,服務於高端顧客,滿足其購物、精神生活及藝術文化多重需求。在6月23日,多位藝術大師將與共享藝術空間倡導者史中良先生圍繞藝術、文化、空間展開對話,舉辦首次藝術家沙龍,共同分享藝術與空間的共享之道。

金寶匯的共享藝術空間折射出的精神內涵應時代而生,更能實現與消費者情感上的共鳴。最終,金寶匯可跨越藝術家與人們的溝通界限,滿足消費者在藝術場景的消費需求,進而實現藝術+商業的共贏。

從另一個角度看,藝術共享空間理念的踐行,也是在推動城市文化建設和藝術事業的發展。金寶匯通過與藝術家的合作,正在不斷進行嘗試與突破。可見,金寶匯共享藝術空間是驅動購物中心轉型升級的關鍵性一步,讓金寶匯實現了商業模式上的飛升。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造物者,每個人都是藝術的欣賞家,金寶匯在保持著自我奢華品質的同時融合了多重藝術的展現形式,體現了空間的別樣魅力,也讓更多人可以在購的同時品味藝術之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藝術 的精彩文章:

墨色芳華——當代名家繪畫六人展即將在港開幕
草原放歌——孫景波談妥木斯藝術

TAG:人民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