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拼多多商家維權記

拼多多商家維權記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如果早十年,拼多多整個平台治理的邏輯一定是「差的慢慢淘汰,或者低成本淘汰。可惜沒有這樣的時間窗口了,只能用一個相對比較激烈的方式讓好的更快上去,讓差的更快淘汰。

鈦媒體注:6月13日網上流傳一則維權視頻。畫面中,大量商家統一身著「凍結錢款」字樣的服飾,前往拼多多總部維權,並與工作人員發生肢體衝突。商家們高喊,「我們是來維權的,為何打人?」6月14日,拼多多方面發布聲明中稱:

昨日(6月13日)現場聚集的14名問題商家中,7家存在售假情況,6家存在商品描述不符情況,1家存在虛假髮貨情況。相關事實已經平台初審、複核程序核查,證據確實。依據商家入駐平台時與拼多多共同簽署的《平台合作協議》,拼多多按相應情形,分別對問題商家作出扣除「消費者賠償金」的處理。

所扣除的「消費者賠償金」,均已全部賠付相關消費者,拼多多分文不取。對商家扣款和對消費者賠付,均有極其嚴格的資金監管流程,所謂「靠罰款商家牟利」一說純屬誤讀,事實上也絕無可能發生。

同時拼多多堅定認為,無論壓力多大,我們打假的決心不變,我們站消費者的立場不變。拼多多商家各執一詞,具體情況是如何呢?下文崔蓀亞,來源鳳凰科技(ID:ifeng_tech)。鈦媒體已獲取授權,略經鈦媒體編輯。今天是端午佳節第一天,鈦媒體也祝各位端午安康。在節日休假同時,也不要忘記關注鈦媒體哦。

「無語!他們可以把黑的說成白的,我們怎麼回答呢?」一位維權商家劉業(化名)在看到拼多多6月15日17點發布的情況說明後向鳳凰網科技表示。

在這則聲明中,拼多多強調前一日聚集拼多多總部維權的14名商家均為問題商家;而拼多多對問題商家作出扣除「消費者賠償金」的處理,所扣除的「消費者賠償金」,均已全部賠付相關消費者,拼多多分文不取。

3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是近半年以來的明星公司,這家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 2017年的GMV(商品交易總額)超過千億人民幣,在多份數據報告里,拼多多已經力克其他電商,排名位居第三,僅次於手機淘寶和京東兩大巨頭之後。

這種程度的規模增長,讓淘寶和京東都虎視眈眈,據了解,雙方內部都已經成立了「打多辦」,與此同時,淘寶和京東也都分別推出了和拼多多類似的拼團模式——「淘寶特價版」、「京東拼購」。因為騰訊的領投,拼多多還被視為騰訊在電商領域抗擊阿里的有力打手。

和劉業溝通的時候,他正在一家小餐館吃晚飯,前一天下午,他和他的商家朋友們因為與拼多多總部的物業和工作人員發生衝突,以「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名目被處罰當場訓誡,關了12個小時才放出來,而他有幾個行為特別衝動的商家朋友,則被抓到了上海長寧區派出所處以拘留。

在這些維權的商家中,最少的被罰款4萬元,最多的一個被罰款170萬,店鋪主要賣日用品,罰款的理由包括虛假髮貨、商品與描述不符、售假等等。

而對這些商家中的大多數來說,最致命的則是,他們賣出商品所有的銷售金額,都在罰款的同時一併被凍結了,凍結貨款,關閉店鋪,觸犯到了商家意欲抗爭的底線。

對商家嚴苛的處罰規則,正在讓拼多多與商家的關係,處在微妙而脆弱的冰點。

商家圍堵拼多多

在派出所被關了12小時之後,和劉業一起維權的部分商家退縮了,但是劉業依然選擇留下,他說自己根本沒辦法回去,「回去以後到處都是跟你討債的。」

拼多多聲明中提及的14名問題商家,其中7家存在售假情況,6家存在商品描述不符情況,1家存在虛假髮貨情況。劉業的店鋪就是那一家存在虛假髮貨情況的。

他剛畢業沒多久,因為看到拼多多的量非常大,今年4月劉業就貸了幾十萬元開始做拼多多,他參加了拼多多的促銷活動,賣了一萬多單,他算了一筆賬,每件衣服賺30元,一萬多單就是30多萬。

但劉業還沒等來自己的30萬,就因為虛假髮貨被罰了一筆巨款。拼多多要求賣出的貨品必須48小時內發貨,發貨以後24小時內要有攬件信息,再過24小時必須達到下一站攬件信息,「我那天發了一萬多單,其中大概有五百單出現了物流延遲的情況,然後拼多多就把我所有的訂單都算為虛假髮貨。」

劉業被認為「虛假髮貨」和「欺詐發貨」的訂單罰款金額加起來是12多萬元,店鋪貨款凍結了20萬元左右,一共是33萬元,由於這些錢全部是貸款和借款,他沒法子,只好來到上海拼多多總部維權。

6月11日,是劉業來到上海拼多多總部的第一天,在大樓旁邊的小樹林,劉業遇到了維權的其他商家,因為沒錢,他們就住在賓館的一個房間,十幾個人擠在一起。

大家在一起商量怎麼維權,每個人自發花錢去印統一的維權T恤,白色的T恤上用大紅色印著「拼多多,欺騙消費者,還我血汗錢,非法凍結商家資金」。

維權商家自行製作的T恤

他們穿著統一的服裝來到拼多多總部,有工作人員來給他們進行情況記錄,劉業說,「會讓你等,然後你再去,他們就說,你的情況我們核實了,是有問題的,我們就這樣罰款,你們去打官司吧。」

劉業與其他的維權商家也嘗試過請律師,不過該律師向鳳凰網科技表示,根據他查詢到的與拼多多相關的既往判例,沒有看到一起勝訴的判例,因此有客戶委託,他們會儘力去做,但同時也會向客戶講明風險比較大。

有一個賣皮鞋的商家,鬧得特別凶,後來他接到了拼多多的電話,說可以先給他解凍一部分資金,只罰款一部分資金,這一解決方案遭到了他的拒絕。劉業覺得他很仗義,「因為我們大家在一起維權,我們住在一個賓館裡面,大家要一起維權,要拼多多把錢全部還給我們。」

苛規猛於虎

小張註冊了三家拼多多店鋪來賣農產品,包括鹹鴨蛋,一份也就二三十塊錢,但一夜之間,小張名下的這三家店鋪全部都被拼多多限制了。

拼多多給出的原因是:「由於收到客戶投訴,吃了小張家買來的鹹鴨蛋出現拉肚子的情況,經過鑒定,是產品質量問題」,因此對小張的店鋪進行了限制,除了被投訴的鴨蛋之外,小張店鋪里的其他商品也全都被下架了,同時還被處以9萬塊的罰款,因為之前小張買鹹鴨蛋一共買了9千多元的貨款,罰款數額是該貨款的10倍,也就是9萬多塊,另外,小張店鋪里的四十多萬的資金也都被凍結了。

小張覺得因為一份鹹鴨蛋,導致他9萬多元的罰款,四十多萬資金被凍結,這未免過於「苛政」。劉業也替小張鳴不平,「就算是假一罰十,我們也認了,但它的規定是,你所有的訂單都要罰。」

在多個拼多多商家的維權群里,「傾家蕩產」是聊天中最常出現的關鍵詞。

鳳凰網科技翻閱了拼多多商家管理後台的「規則中心」,罰款名目繁多,主要集中在針對假貨、商品描述不符合、虛假髮貨、保證金這幾方面的規則,現列舉主要的一些處理規則:

一、假貨處理規則

當拼多多發現商家疑似假貨的當天,將採取的措施中最主要的兩點是:

臨時增加該商家的保證金金額,增幅為該疑似假貨商品(以商品ID為準)歷史總銷售額的10倍;

限制店鋪資金提現(包括但不限於店鋪保證金、活動保證金、貨款等)。

而當拼多多確認該商品為假貨後,「將扣除商家保證金及/或商家賬戶貨款餘額作為消費者賠付金」,也就是說,該商品歷史總銷售額10倍的罰款金額將會被用於對假貨訂單消費者進行賠付。

我們平時經常提到的「假一罰十」是什麼概念?就是你買一瓶2千元的茅台,假的,那就罰這瓶茅台酒的10倍,2萬元;而現在歷史總銷售額10倍的賠付金是什麼意思?假設你歷史上賣了100瓶茅台,其中只有一瓶是假貨,你要賠付的也不是2萬元,而是200萬元。

那麼問題來了,即使是前文中提到總銷售額僅為9千多元的鹹鴨蛋商家,因為一份鹹鴨蛋出現問題,其10倍的賠付金額也高達9萬多元,不知道那位吃壞肚子的客戶是否收到了如此巨額的賠付?

二、描述不符合規則

再來看商品描述不符合的相關規則,當拼多多初步認定商家存在描述不符情形的當天,將會採取的一項措施是「按照下述標準臨時增加店鋪保證金,描述不符商品在抽檢訂單成團日所在周的周日(含)以前9個月總銷售額(不包括已成交但未發貨訂單)的三倍。」

而當拼多多一旦認定了商品的確與描述不符,和假貨處理規則一樣,「商家保證金及/或貨款賬戶餘額內扣收消費者賠付金,用以對一定期限內所有描述不符商品訂單對應的消費者進行賠付。」

三、虛假髮貨規則

再來看關於虛假髮貨的規則,除了大家普遍知道的「商家需要在用戶下單後48小時內發貨」之外,拼多多對於商品發貨之後的時效要求更是嚴苛,鳳凰網科技挑選了3點,來看:

虛假髮貨包括但不限於以下情形:

商家上傳商品物流單號後的24小時內,該物流單號在相應物流公司官網沒有物流信息;

商家上傳的商品物流單號,在相應物流公司官網出現首條物流信息後的24小時內沒有後續的物流信息更新;

商家上傳的商品物流單號,自相應物流公司官網出現首條物流信息至離開首個分撥中心的時間間隔:普通地區超過48小時,偏遠地區超過72小時,極偏遠地區超過120小時的。

環環相扣,環環嚴苛,而中間只要某一個環節沒有達到要求,都會被列為虛假髮貨,而對於作虛假髮貨處理的訂單,拼多多表示其「有權從商家的賬戶餘額及/或保證金中扣除對應的消費者賠付金,並將同等金額以87年有效期的無門檻現金券形式發放給虛假髮貨處理訂單所對應的消費者。」

具體罰款的標準太複雜,總之在拼多多大單量的背景下,罰款都不是小數目,直接上圖:

四、保證金規則

既然以上三方面的規則都提到了保證金,我們最後再來看一看神秘的保證金到底是怎麼回事?

果真因為罰款被放大很多倍的保證金是賠付給了消費者嗎?

關於保證金的規則中提到,「若商家經營期間發生違規情形的(包括但不限於延遲發貨、虛假髮貨、欺詐發貨、缺貨、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銷售商品與描述不符等),平台有權根據平台協議及平台規則的規定扣劃其部分或全部店鋪保證金,用於對消費者進行賠付、賠償平台損失或支付其他應由商家承擔的款項或費用。」

是的,重點在這裡,被放大很多倍的保證金不僅僅會流向消費者賠付,還會用於「賠償平台損失」,至於這其中究竟幾成去往了消費者,幾成去往了平台,便不得而知了。

一個維權群的群主還向鳳凰網科技普及了「三級限制」的概念,「也就是你名下的所有店鋪直接屏蔽,所有商品全部下架,裡面所有的錢,一毛錢都取不出來,全部凍結,是拼多多最高級別的限制,基本上你什麼都做不了。」

「售假、虛假髮貨、與描述不符等等,它平台規則隨便拿一樣出來,都可以凍結你的資金,罰一筆巨款,並不是要什麼大的理由或者小的理由,就是隨便一個理由。」劉業說。

免費與重罰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曾表示,「拼多多沒有任何的進場費,也不收任何傭金,同時,我們也沒有任何的廣告費用,拼多多的流量是不需要錢的。」

正是這一連串的免費政策成為了商家嘗試新陣地的最大誘惑,此前據3氪報道,拼多多成立的時候,賣家運營淘寶、天貓店的各類費用已經佔到了商品價格的3成左右,成本佔比已經相當高;而免廣告費、免傭金的代價則是,拼多多上商品的價格,一定要比淘寶低,還包郵。

拼多多方面明確表示,在未來幾年中,盈利都不是主要考慮的事,而另一方面,拼多多對商家的嚴苛規定,讓不少商家質疑拼多多是依靠「罰款盈利」。

達達在今年4月時曾解釋道,嚴格意義上不是罰款,而是賠付,罰款的概念是說拼多多作為平台收了這筆錢,而賠付的概念是說這個錢賠給了消費者,收錢的主體不一樣。「商家賠付的每一分錢都落到了消費者的口袋裡,拼多多沒有因此拿一分錢。」

那麼,拼多多為什麼要制定這麼嚴苛的規則?

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窗口。達達坦言,如果早十年,拼多多整個平台治理的邏輯一定是「差的慢慢淘汰,或者低成本淘汰」,可惜沒有這樣的時間窗口留給拼多多,「我們只能用一個相對比較激烈的方式讓好的更快上去,讓差的更快淘汰,你既然傷害了消費者,你就應該去賠付和補償給消費者。」

接下來,拼多多計劃利用大數據來做提前的預警和更多的管控——所謂提前預警,就是你若做過壞事,拼多多會給你打上標籤,此後你的商品根本拿不到流量,甚至不會給你投廣告的機會;所謂管控,拼多多將通過降權、黑名單、灰名單、小黑屋、流量處罰等各種各樣的方式,利用大數據去堵洞。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接受央視財經專訪時曾表示:「社交電商的最大問題還是傳統電商十幾年沒解決的問題,存在大量的假貨、劣質貨,質量得不到保證。」

整個2017年,拼多多的年GMV實現千億,可以類比的是,達到這一成績京東用了10年時間,唯品會用了8年,淘寶用了5年,拼多多只用了兩年零三個月。

如此高速的增長,也放大了拼多多與商家之間可能存在的裂痕。「拼多多的口碑已經基本沒有了,只要說起拼多多,大家都會說坑多多。」拼多多維權群一位商家小燦對鳳凰網科技說。(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中國「冰箱之王」破產拍賣
「智能點餐」背後,亞馬遜和谷歌是在為智能家居布局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