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使用二次文獻對SCI作者而言有什麼作用?

使用二次文獻對SCI作者而言有什麼作用?

二次文獻是分析一次文獻的書和文章,通常由其他研究者撰寫或者是專門寫給其他研究者看的。一篇學術期刊里分析阿拉莫故事的研究報告對於從事該研究的人而言就是第二手資料。二次文獻還包括專業百科全書和專業詞典里提供的該領域的學者所撰寫的文章。以下是使用二次文獻的三個目的:

1. 跟上當前研究的腳步。研究者們閱讀二次文獻是為了跟上其他研究者的研究進程,了解並汲取他們的思想,促進自己的研究,以期在該領域發表的成果中再添一筆。

2. 找尋其他觀點。一個研究報告只有在了解了其他人的研究並回應了他人的觀點,或者回應了讀者前瞻性的質疑和異議時才是完整的。你可以在二次文獻中找到大部分這樣的不同聲音。你要了解它們能夠在你的觀點之外提供什麼樣的其他可能,它們引述的證據哪些是你必須了解的。一些研究新手認為,如果提及任何與他們意見相左的觀點就會有損他們的研究。事實恰恰相反,當你提到不同的觀點時,你展示給讀者的是,你不僅知道這些觀點的存在,而且能自信地給予回應。

更重要的是,你必須利用這些不同的觀點來提升你自己的研究。你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在想什麼,直到你理解了為什麼一個理性的人會和你想法不同。所以你要尋找各種文獻,不要只看那些贊同你的觀點的文獻,要同樣留意那些與你的觀點相悖的文獻。

3. 為你的研究和分析找到模板。你可以用二次文獻找出關於你的主題別人寫了些什麼,還可以了解他們是如何寫作的,可將其作為你自己研究報告的文體和格式的範例。把二次文獻想像成一個與你交流這個主題的同行,你回應的時候,要讓自己聽起來像一個對該領域有所了解的人,因此你要盡量弄明白她是如何論證主題的,你要了解她使用的語言,她提供的證據類型,她很少或從不使用的類型。這樣的對話要以書面的形式進行,從而使你能模仿文體的細節部分,例如,她是否以長段落寫作,或者是否將幾頁內容拆分開來,使用副標題和要點形式(通常出現於社會科學領域,不常出現於人文科學領域)。

你也可以使用二次文獻作為你進行概念分析的模板。例如,如果你正在分析阿拉莫故事,你可以研究某個文獻是如何處理卡斯特最後的抵抗的,它的方法是心理學的嗎?或是社會學的?歷史的?政治的?它的獨特論證和證據可能與你的課題不相關,但是你可以用同樣的文獻和論證來支持自己的觀點,甚至可以參照同樣的架構。

所以如果你碰到一個文獻,並不完全切合你的課題,但是它研究的是一個類似的主題,你可以瀏覽一下看看這位研究者是如何思考他手中的材料並將其呈現出來的。(如果你只是採用它的普通邏輯方式,你不需要將該文獻摘錄下來,但是你可以引用它使自己的研究方法更具權威。)

研究者們在找不到一次文獻的時候才使用二次文獻中的資料。但他們會謹慎使用這些二次文獻,因為二次文獻中的信息有很高的錯誤率。如果你正在做一份高級別的研究工作,就需要檢查所有來自二次文獻的重要引文、事實和數據的準確性。那些在顯要位置刊出的報告很少出錯,但是他們仍會不小心出錯,這比非專業人士認為的以及專業人士承認的要多一些。

當然,如果你正在研究別人如何分析阿拉莫故事,那麼這些二次文獻提供的分析就是你的一手資料。

如果你新入門,你會發現二次文獻不容易閱讀,它們有大量的背景知識,並且許多表述不清楚。如果你正在做的是一個對你而言全新的課題,你可以先從專業的百科全書或者可信賴的三次文獻提供的綜述概覽著手。

註:文中內容引自《芝加哥大學論文寫作指南》,配圖引自網路,版權歸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輯文編譯 的精彩文章:

TAG:輯文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