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城市的闖入者到融入者

大城市的闖入者到融入者

闖入一個新的地方,之後再融入,我從小到大經歷了很多回。

幼稚園到小學換了一個區。小一從農村轉到城裡。高中去了隔壁縣城念書。大學去了省城,本科畢業去了北京,北京學完去了香港。每去一個地方,都要打破當地人不管是心理的還是語言文化上的天然屏障。畢竟融入,才會覺得有一種歸屬感,或者,嗯,這裡的人們接納我,不會想走,像家。

都說讀書是最容易融入一個大城市的好方法,不管是研究生一兩年,還是本科三四年,不需要直接進入社會工作,可以先讀書,周末或者實習的時候才更多的去接觸當地的人和工作環境。這樣的緩衝,讓我們有機會去到一個城市不同的區,接觸不同的人,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也讓他們了解我們。

在一個地方土生土長的人,突然有外來的轉學生,或者外來居住者,從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和價值觀,可能都是有衝突的。

《外來媳婦本地郎》是2000年上映,小時候在廣州看得最開心的情景劇,後來湖南電視台也翻拍了,講的就是外來媳婦嫁入本地廣東文化家庭的矛盾、衝突、趣事。

研究生的時候跟香港的同學聊天,談到中國父母普遍不支持異地戀,一個local女生很疑惑的說,為什麼不支持啊?沒有什麼關係啊?

我簡單的跟她解釋:你如果跟一個來自北京的男朋友談戀愛,然後男生要求你過年的時候去北京,你父母會同意么?

女生恍然大悟。香港作為大城市,工作資源富足的天然優勢,讓這裡的人,幾乎沒有遷徙的經歷,不像中國大多數中西部的人,都會向南方北方的各大城市遷徙,像候鳥一樣的去到一個有更多發展機會的城市,過年的時候才加入全國春運大軍,搶一張火車票回到家鄉。香港人從出生開始,幼稚園到大學畢業,工作,都是在本地,很難理解遷徙的經歷和融入新環境的痛楚。他們的煩惱一般都是我住西灣河,男朋友住大埔。送完我回家,男朋友再回去有點晚了。當然也比不了北京東城到西城那麼遠。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在香港是相當誇張了。畢竟他們過年的時候可以中午在女家吃飯,晚上在男家吃飯,那種去誰家過年從而導致分手、離婚的矛盾,比較難理解。

只有少數去台灣、內地或者國外讀書的人,才會體會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生活的感覺。

所以研究生時跟我們內地同學走得最近的是一個本科在台灣讀書的香港女生,很可愛的台式普通話,軟綿綿的,人也特別像台妹那樣柔美可愛。大概是那份經歷過遷徙的同樣經歷,會讓她更多的去傾聽不同地方人的聲音。

後來我開始工作,教過三個學校,每個學校都交到了幾個很好的朋友。

1.英國來香港生活的BBC

J是英國土生土長的BBC,父母97之前遷徙到英國曼徹斯特,還有她那時候的男朋友,現在的老公C,同樣的背景。兩個人當時都覺得應該回來父母當年生活的地方,另外覺得跟中國有聯繫未來會給孩子更多機會,他們兩個便一起從曼城回來香港工作。

我們經常聊起他們作為土生土長的BBC,因為不是白人模樣,會感受到的一些歧視和無禮。討論在英國和香港生活的好與不好。在香港賺得更多,稅收更少。英國個人所得稅,可能佔到30-40%。香港有更多的機會。他們今年已經要了寶寶,不過談到香港那麼chor(粵語辭彙,緊張、緊逼之意)的教育,跟國內一樣,拔苗助長,拚命報補習班,狂追成績,都是他們不喜歡的。然後最最重要的是,香港的公園太少了,孩子的活動空間太少了。房子太小那是必然的。等到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還是會選擇回英國去。

我跟J當初在一家香港某區最好的本地幼稚園工作,98%以上的老師都是本地人,只有普通話和英文老師是內地和國外請的,同樣感受到了融入時深深的不適和敵意。工作第一年,好多次下班回來,我抱著香港本土男朋友放聲痛哭,實在是工作環境,人際關係都壓歷山大。

2.從東歐匈牙利去西歐倫敦生活,再來香港工作的Timea

《慾望都市》里Carrie在紐約的衣櫥

在那家幼稚園工作一年後我跳到了一家國際學校,遇到了另一個剛剛來香港的好朋友Timea,我們倆大概算是一拍即合的那種。

中國有地域歧視,英國也是有的。東歐沒有那麼發達國家的人,都想去西歐倫敦、巴黎這樣的城市奮鬥,討生活,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和工資卡餘額。

Timea就是這樣一個來自布達佩斯的姑娘。她跟我講初去倫敦的時候,她的朋友們都做一些餐廳服務員,沒有太多技術類的工作,她卻跑去認真學英語,把英語練好,然後跑去劍橋考教師資格證。最後在倫敦不錯的學校找到了教職,不管是工資還是社會地位,都得到了改善。而那些做服務員的朋友可能還是以前那個樣子。

她教我怎麼練英語,分享買房經,存錢每幾年回布達佩斯去買一套房子。接下來準備存夠錢就去西班牙的海邊買房投資。去年我們一大群前同事去布達佩斯她全程接待了三天。

之所以談得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我們都是各種環境下的闖入者,融入者。我倆很少自怨自艾躲在角落,當初學校差不多有上百個同事,有50%以上的老師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文化背景,我每天樂得跟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人聊天,聽他們的故事和經歷。但也有一小部分外國同事是抱團,且不願意跟其他人,不管是其他國家還是本地同事交流的。我們一起分析過,他們之所以這麼封閉,是因為第一次走出原來的國家,很難也很怕跟人交流。也許有的同事因為國家好有一點天然的優越感。

3.從莫斯科來香港的K

香港愉景灣 Discovery Bay

K是小學三年級從莫斯科轉學來香港的,因為父親的生意轉到了香港,所以跟著來了。當年念的是香港現在也很出名的ESF,然後作為一個DB kids長大。

香港的Discovery Bay位於大嶼山的東南邊,是一個天然適宜居住的海灣,有怡人的風景和沙灘。每次進去都是度假即視感,高高大大的樹和寬闊的馬路,總以為自己去了東南亞或者澳洲哪個小島度假,感覺這裡的人更加輕鬆自在和放縱,在享受生活。我們這些住在九龍市區的人,都是為了生計。陽光下,餐廳里,一群外國人在說說笑笑地吃飯聊天,一群孩子圍著他們瘋玩打鬧。這就是DB kids從小的成長環境。跟市區的孩子們從小下樓就是窄窄的街道完不同。

很多即使在中環上班的人,也會選擇DB作為安家之地,當然是秉承了外國人一貫的為了生活而工作的習性。

K雖然是一個外國孩子,但是作為一個不會講英文的外國孩子,當年那也是吃盡了苦頭。試想一下,人類嘲笑弱者的天然習性,3年級的孩子憑藉一己的力量去學會一種新的語言,然後再融入新的生活環境,是一個相當難的事情。

我自己教書,也遇到很多這樣的孩子。有剛剛從上海轉來,操著比較流利普通話的土耳其小孩,然而英語幾乎聽不懂,學校里教學和交流語言基本上是英語,他很可愛很努力的去學習一種新的語言,融入一種新的環境。

有5歲父母就讓她上小學的羅馬尼亞小女孩,用微笑來表達我不是很懂你這些中文但是很想學的渴望。

所有這些因為父母工作關係從一個國家去到另一個國家,從一個城市去到另一個城市的孩子,被動了成了外來者,闖入者。都說世界的希望在孩子,多一些這樣的孩子,日後也會多一些這樣的希望。期待世界和平也是因為我去過這個、那個地方,覺得這裡那裡的人都很好,然後希望你們不要打仗,不要戰爭啊!像這樣遷徙長大的小孩,一般是很容易接納和融入環境,因為生存和交友的需要,從小都被培養出來了。

4.闖入者變成融入者

2008年播出的《慾望都市》成了一代人嚮往大城市時尚和愛情的標杆,也是外來人口在紐約摸滾打爬的經典奮鬥史。

沒作為闖入者,融入者經歷過的人,不是很想,有時候不知道,也不太會去接受新環境。

像我跟Timea、K這樣身經百戰,被拒絕過,被接納過,被友好地對待過的人,是會更願意接觸新環境的。而且我們從小的地方,窮的地方,不那麼發達的地方,走入過更好的環境,也更懂得和尊重其他人。因為不希望自己曾經的遭遇發生在其他人身上。

歧視別人的人,可能需要被歧視過,才知道被歧視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從而更加懂得尊重、包容。感同身受是對人非常難的一個要求。

不管是香港、上海、北京還是倫敦人,對外來人口,無非是怕他們搶了本地的資源,本地的好男人、好女人、工作機會、車牌搖號權、房子購買權等等。但是總有一天,我們的子孫後代,也會有走出去,去到另一個地方讀書、工作、生活。有搶別人工作、飯碗、房子、對象的時候,他們或許也會遭到歧視。

不想自己和所愛的人遭遇到的,那就不要用來對待別人。

我一直跟香港男朋友說,你看你們香港人移民去美國、去英國,不照樣也會因為是外來人口被歧視么?當年在英國讀書不也覺得難以融入白人的圈子么?

人保護自己的資源和利益是本能,防衛是本能。接納、包容,能友好地與外來人口做朋友,大多數需要自己受到過同樣的對待吧。

歷來全世界的人,都是往高處走的。湖南人去深圳、廣州發展;廣東人當年都搶著來香港;東歐人去西歐找機會;美國其它洲的人都爭著去紐約找一個一席之地。這本來就是一個人類發展的普遍且巋然不動的規律。

只要有更好的地方,不管阻力如何,人們都會去的。

PS:這個算是《土味女孩如何在大城市找到容身之地(二)》吧,從心裡和融入方面的。

關注我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麗麗在香港 的精彩文章:

TAG:麗麗在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