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2歲因校園霸凌退學,13歲成全球最年輕CEO之一,連聯合國都曾想聘用她!

12歲因校園霸凌退學,13歲成全球最年輕CEO之一,連聯合國都曾想聘用她!

作者 | 王暉

看一下周圍,十二三歲的小朋友大多在做什麼呢?是忙著寫作業還是忙著打王者榮耀刷抖音?

同樣是十幾歲,這個小女孩卻讓人讚歎,10歲獲得AIA創業大賽冠軍,11歲開發出全球首款兒童語言社區APP,12歲成立自己的軟體公司,13歲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CEO之一,就連聯合國都對她拋來了橄欖枝。

但你可能想像不到的是,12歲的她卻因校園霸凌而不得不退學。

她就是葉礽僖

01

一周閱讀20本書,同學眼中的「怪物」

葉礽僖出生在香港一個中產家庭,父親在警隊上班,母親是全職太太,她還有一個弟弟。大多數時間,父親都很忙,所以葉礽僖和弟弟的教育問題全由母親負責。

因為是姐姐,葉礽僖從小就懂事聽話,學習成績從來都不讓母親操心。

在別的小朋友還沉浸在童話故事以及動畫片的時候,葉礽僖則在看哲學和英文原版小說,每周20本書,是她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葉礽僖在同齡人眼中就是個「怪物」,儘管她學習成績好,但依舊掩蓋不了她普通話一團糟的事實,和人交流時要麼說粵語要麼不開口,所以漸漸地大家都不愛和她玩。葉礽僖雖然覺得孤單,但從未和父母親說過這些。

為了提升她的普通話水平,母親把她送進了台灣一個普通話培訓班。上午聽課,下午進行沉浸式學習。在這裡,葉礽僖遇到了來自世界各自的小朋友,並和他們成為了好朋友,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語言的力量。

02

10歲獲AIA新興企業家挑戰賽冠軍,

卻遭校園霸凌

從培訓班回來之後,葉礽僖的普通話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不過依然需要學習。

但是進程卻慢了很多,葉礽僖想,「我學得快是因為可以和很多人互動,跟很多人說普通話,可不可以不用飛去某個地方,足不出戶就可以隨時跟人互動學語言?」

看到母親在用Facebook,Twitter,而現在的小孩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即便沒有,父母的手機也是可以用的,可不可以做一個專門針對同齡兒童的社交平台,讓每個人足不出戶就能交流學習呢

這個想法像雨後春筍一樣,瘋狂成長。葉礽僖將想法告訴了母親,母親非但沒有斥責她,還鼓勵她將想法做成現實。

每天放學回家,葉礽僖就在家翻閱大量的書籍和資料,看著姐姐這麼努力,弟弟也加入了姐姐的團隊,他們還在大街上完成了100多份有效調查問卷,最終做成了一份完整的企劃書,彼時,葉礽僖不過10歲!

這份企劃書更是獲得了2016年AIA新興企業家挑戰賽冠軍和最佳商業獎。

一時間榮譽和光環籠罩著這個小眼睛,雙眼皮,笑起來眉眼彎彎的女孩身上。但誰能想到,這個女孩正在遭受著校園霸凌?

如果說小學時候還只是孤立,到初中時,葉礽僖卻是完完全全在被欺負,「班上差不多每個女同學,都欺負過我。」

她不再期待上學學知識,每天放學回到家就把自己鎖在房間里不出來,到後期嚴重時,一下一下扯自己的頭髮,甚至不知道疼痛。

母親終於察覺到了她的反常,毅然決然地帶女兒回了家,12歲的葉礽僖輟學了。

03

輟學創業,13歲成為最年輕的CEO

輟學回家的葉礽僖,在父母親以及弟弟的關懷和鼓勵下,很快就走出了陰影。也開始認真思考自己要做什麼。

於是MinorMynas被提上日程。母親給她提供了啟動資金,給她找來了編程團隊,當初在AIA新興創業家挑戰賽中被她折服的創投圈大佬,也爭相做她的創業導師。

有了事情可做的葉礽僖,也變得開心起來,一步步按照自己的計劃來落實自己的想法。

2017年5月,MinorMynas正式發布。

GIF

這一款針對18歲以下的大小朋友都能用的語言學習APP,一上線就獲得了認可。在這裡,小朋友可以選擇學習的語言,與相應母語的用戶配對,來提高語言學習效率;還能與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建聊天群組交朋友。

為了讓父母放心,葉礽僖還設定了同步家長賬號,以及設定性別進入,父母都能看到孩子的學習狀況,也不擔心騷擾和詐騙問題。

為了宣傳自己的APP,葉礽僖在APP上線之後,參加了很多的演講和研討會,還曾和玩具大王林亮老先生對談。讓很多大佬都想不到的是,這個小小女孩,瘦弱的身子竟隱藏著巨大的能量。

如今,葉礽僖已經重回學校,並連跳兩級,對於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同學,葉礽僖表示已經不在乎了,她只要做自己就好。現在的她每天除了學習外,還要定期與公司成員溝通,完善APP,可以說很忙了,已經沒有時間去思考是否被孤立的問題了。

很多人說00後創業就是拿著資本在玩,現實也確實不乏這樣的存在,但依舊還是有很多在努力做事的,我們不妨對這些認真做事的孩子多一點包容,多一點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牌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TAG:品牌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