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先辦後宣,中央督察組對黨政一把手動真格

先辦後宣,中央督察組對黨政一把手動真格

最新一期《求是》雜誌發表了一篇署名為中共生態環境部黨組的文章。其中提到,地方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及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近段時間以來,生態環境部對全國各地發生的污染環境事件頻頻「下狠手」處理。過程中首先接受問責的,便是各地的「黨委、政府主要領導」。

「雷霆出手」的背景,是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從5月30日開始到6月7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督查組就全部進駐到位。

6路人馬,10個省份,督察組的目標十分明確:看的就是整改目標是否實現、整改任務是否完成、環保工作機制是否建立,是否還存在「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敷衍整改」的問題。

最先暴露出問題的,是寧夏。兩年前的7月12日至8月12日,中央第八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寧夏開展環境保護督察,並歸納整理出41個問題。

此後,寧夏相繼有官員因環保問題被處理。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也曾介紹,去年7月,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副主任司繼濤(副廳級)落馬。2個月後,該基地黨工委常務副書記張湧(正廳級)被查。

然而此次「回頭看」,督察組在銀川召開動員會後幾個小時,就接到問題舉報23個,其中13個是反映一家在銀川的名為泰瑞的製藥企業惡臭污染問題。接到舉報後,國家環保督察辦副主任劉長根等立即到泰瑞製藥進行現場檢查,發現泰瑞製藥不僅環境管理混亂,而且涉嫌虛假整改。

督察組進駐的前五日,接到的舉報七成以上來自銀川市。於是,6月6日,督察組約見了銀川市市長楊玉經、副市長徐慶。而在此之前,寧夏黨委書記石泰峰曾批示,要求銀川市儘快進行核查,對錶面整改、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弄虛作假的行為,要嚴肅追責,絕不姑息。

在「約見」銀川市領導之前,生態環境部還集中「約談」了重慶市石柱、廣西自治區玉林和江西省宜春等3市(縣)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連續談話,反映出的是督查組對三地整改不力的不滿。

這次「回頭看」的另一個問題重災區就是廣西。

6月9日,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在廣西欽州下沉督察時向企業人員宣讀環保政

在廣西欽州,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率領督查組看到的是小冶煉企業遍地開花,處處點火,屋屋冒煙。但是對於治下發生的事情,欽州市委書記王革冰並不了解,而是聽到「譚丕創市長向我彙報」,才感覺「真是觸目驚心」。

為此,翟青連夜約見了廣西欽州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一把手們也迅速做出了表態。對於這個正在快速崛起的新興港口城市而言,環境污染顯然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巨大阻力。

有了「約見」「約談」,自然少不了對相關責任人的直接「問責」。

進駐雲南的第六督察組,先後接到舉報稱,昭通市昭陽區太平街道辦事處黃竹林社區生活垃圾非法用土掩埋。雖然是一個社區的問題,但是督查組組長朱小丹卻親自帶隊前往調查。

讓人沒想到的是,社區總支書記耿異在帶路過程中欺騙督察人員,不僅帶著督察組迴避了群眾舉報的垃圾掩埋地點,更堅決否認存在群眾舉報中的問題。然而,當事實真相被督察組弄清後,一系列負責人被當場問責。這位耿書記受到了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發現,如果將此前的第一輪「全覆蓋」督察稱之為對地方黨委、政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全面體檢,那麼此次「回頭看」則是「看病抓藥」後的一次「複查」。雖然各地的專項督察工作各有側重,但指向依然明確:那就是要見人、見事、見責任。

小夥伴們或許還記得,在此次「回頭看」開始前,中央紀委通報曝光了六起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典型問題。隨後,河北、山西等地也通報了一批領導幹部因污染防治不力被問責的問題。

結合生態環境部近期的一系列「重拳」看來,當下對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的力度越來越大。一些污染防治不力,看似行政業務問題,暴露出的是一些「黨委、政府主要領導」作風不嚴不實,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突出,重經濟效益、輕環境保護的錯誤政績觀等問題。

我們常說,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這在環境保護領域中同樣適用。只有不斷通過巡視督查以及問責等手段倒逼主責部門提高思想認識,才能讓更多一把手們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長安街知事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積患已久一朝爆發,遼寧省政府被約談!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