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義大利「傀儡」政府的強硬,襯托出馬克龍的「孤單」

義大利「傀儡」政府的強硬,襯托出馬克龍的「孤單」

雖然最終義大利和法國表示要和好,義大利總統朱佩塞·孔特也決定去巴黎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共進午餐,但意法兩國最近幾天的衝突所產生的影響,卻不會因此而消失。

馬克龍和孔特 (圖片來源:tg24.sky.it)

衝突緣起於本月初剛成立的義大利新政府,對難民採取強硬措施,6月10日拒絕一艘載有600多名難民的船靠岸,以致於該船漂泊幾日最後被西班牙接收。

馬克龍稱義大利此舉「無恥」、「不負責」,義大利官員回敬稱馬克龍「虛偽」、「噁心」。爭吵中孔特取消訪問法國計劃,兩天後馬克龍打電話給孔特。6月14日,兩人決定次日在巴黎見面。

午餐可以繼續,但問題是義大利怎麼突然如此強硬?

誠然,在歐洲難民潮中,海路難民多從義大利登陸,陸路難民多從希臘入境,所以兩國面臨壓力最大。但義大利最近的強硬,卻是該國民粹主義政府上台的結果。

3月份選舉中,左翼民粹「五星運動」和右翼民粹聯盟黨,擊敗傳統勢力,得票居前兩位,這兩個意識形態差別比較大的政黨聯合組閣。

7日組成的新政府的總理是沒有從政經驗的孔特,但實際上權力掌握在五星運動領導迪瑪約和聯盟黨領導薩爾維尼手中。因此路透社稱,孔特實際上是「傀儡」。

實權派中,副首相兼內政部長薩爾維尼尤其值得注意。他所領導的聯盟黨是個反歐洲聯合、反難民的民粹政黨。薩爾維尼本人政治觀點是反移民,反歐洲聯合,要求和俄羅斯改善關係。

身為「傀儡」,孔特執行的正是薩爾維尼的路線。在上周末的七國集團峰會前夕,特朗普突然提出讓俄羅斯重返G7,變成G8,多數國家表示驚訝,但孔特卻立即表示贊同,引起默克爾不滿,便是這個原因。

在難民問題上更是如此。薩爾維尼言行和特朗普頗有共同之處。他前兩天還說,突尼西亞放任難民橫渡地中海到歐洲,就是讓這些人去歐洲犯罪的,引起突尼西亞不滿。拒絕難民船靠岸,當然也是薩爾維尼的決定。

薩爾維尼絕不是孤立現象。

眾所周知,過去幾年裡,民粹主義在歐洲勢頭很猛,但是歐洲大國都沒有取得政權。

而薩爾維尼在義大利政壇呼風喚雨,自然是民粹主義在歐洲的重大勝利,對歐洲的民粹勢力是個極大鼓舞。

在這個背景下,《衛報》14日報道,奧地利總理、民粹主義者庫爾茨提出,要建立一個「意志軸心」,即「羅馬-維也納-柏林」統一起來,向難民問題採取行動。這個建議,得到德國政府內政部長的支持。

這讓默克爾感到為難,同意這個「軸心」顯然違背自己的政治理念,但如果不同意,德國執政聯盟可能面臨分裂。

因此BBC在分析這一問題時認為,薩爾維尼風頭正勁,庫爾茨推波助瀾,英國已經置身事外,默克爾左右為難,這使得歐洲在難民和歐洲一體化問題上,馬克龍顯得非常「孤獨」。

這實際上也是為什麼義大利「傀儡政府」為何敢對法國強硬的大背景。

通過這個背景,人們也可以看到,意法之間的吵架,反映歐盟內部的裂痕,這種裂痕則反映了民粹主義在歐洲終於走上前台。

這將對歐盟的未來有深遠的影響,可不是「傀儡」孔特和「孤獨」的馬克龍見面就能解決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克錦外媒筆記 的精彩文章:

在特朗普眼裡,美國還需要七國集團嗎?
特魯多和特朗普,到底誰在背後捅誰的刀子?

TAG:錢克錦外媒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