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設計一個讓人成癮的產品

如何設計一個讓人成癮的產品

張小麥

說到成癮,很多人想到的往往是負面的東西,比如吸食毒品、沉溺於網路遊戲等,一旦上癮,便不可自拔。

但其實,成癮的東西可以很多,比如說可以對美食成癮,對煙酒成癮等。如果繼續擴充成癮的對象,我們對信仰、信念以及某種行為都可以成癮。

可今天我想寫的是,一個產品同樣可以使人成癮。

這次有幸讀到心理學家程志良的一本書《成癮:如何設計讓人上癮的產品、品牌和觀念》,讓我對設計一個讓人成癮的產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我們每天都要使用微信,可以說現在絕大部分的都市人已經離不開微信了,一有閑暇,我們就會掏出手機,打開微信來刷一刷。這不就是一個令人成癮的產品嗎?

再比如說,中國大媽都喜歡跳廣場舞,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在街邊,還是在小區里、公園內,只要有一小塊空地,就很容易被大媽們所佔領。她們三五成群地,每天在固定時間自發地聚在一起跳著一個叫廣場舞的東西。從某種意義上說,廣場舞也是一個讓中國大媽們成癮的產品(活動)。

既然微信和廣場舞都是可以讓人成癮的,那麼這種讓人成癮的產品有沒有一種相同的內在邏輯呢?或者說,有沒有一些通用的原則和方法可以指導設計出一種讓人成癮的產品呢?

當然有。下面提出三個對於產品設計時需要重點考慮的要素。

1

在產品和人之間建立起聯結

做產品的人都應該知道,我們設計一個產品,基本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有產品。

但解決用戶需求只是設計產品的一個最基本的動作。很多產品,雖然提供了某種程度上的解決方案,但是用戶使用後感覺一般、可有可無,時間久後就逐步淡出市場,最終被人遺忘。

如果需要設計出一個能讓人成癮的產品,除了滿足基本需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抓住用戶的痛點進行設計,從心理學的角度,就是:在產品和人的愉悅感之間建立起聯結。

就是說,一個好的產品,不光要解決用戶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需求,同時要讓用戶使用時覺得很愉悅,體驗很好,讓大家很爽。

還是舉微信的例子,為什麼說微信是讓人成癮的產品,因為它通過一種免費的方式讓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更加方便、更加好玩。

微信最早推出的版本功能非常簡單,只有發送信息、發送圖片、設置頭像等少數幾個非常簡單的功能,但經過不斷的迭代開發,我們現在使用的微信的產品功能已經非常強大了,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熟人圈子的社交工具了,而是應用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滿足了用戶的爽點,用戶使用中獲得了愉悅感,所以讓人成癮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近非常火的新零售的代表盒馬鮮生,用戶對它成癮的原因絕不是因為它的海鮮的口味是多麼多麼好,而是新零售這種模式帶給用戶的全新的一整套的用餐體驗,代表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讓用戶爽到了。

2

產品的品牌背後蘊含的情感和故事,

注入情感才會迷戀

一個讓人成癮的產品,其背後大都會有美麗的故事。一個產品如果能讓用戶產生某種情感,那麼成功的概率會大大的增強。

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汽車廣告,一輛車在山間穿梭,並沒有表現出很明確的意向性,而且只有車的畫面,沒有一個人和人有關的畫面,那麼這個廣告基本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難讓人產生購買的慾望。

而如果我們在設計汽車廣告的時候,能夠加入情感和故事,比如對於家用車可以加入家庭的元素,對於商務車可以加入商業場景,那麼展示的效果會完全不一樣,因為這樣會觸動人們對於該產品的情感聯結,而不只是一個孤立的冷冰冰的產品。

大家所熟知的體育用品的品牌「喬丹」、「李寧」,它們背後代表的就是運動員那種努力拚搏的精神。

我們每次購買喬丹的產品,我們的腦海里自然而然的就會浮現喬丹在籃球場上叱吒風雲的情景。

我們購買李寧的產品,我們也會想起體操王子當年行雲流水般的體操動作。

以運動員的名字來命名的產品品牌,通過名字就可以直接關聯其代表的情感和故事,這種緊聯結極大提升了產品的知名度,用戶認可這個產品,也就代表了對運動員精神的認可。

新晉咖啡品牌瑞幸(Luckin)咖啡,正在對傳統咖啡品牌的霸主星巴克發起挑戰。

我們知道,用戶購買一杯咖啡的選擇因素有很多,如價格、口味、便利性等,這些對於一個新的咖啡品牌,其實都可以通過資本、技術和運營等手段來解決掉,但是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情感。

星巴克品牌在用戶心智中長期形成的那種情感紐帶,是星巴克品牌最大的競爭力。對於用戶來說,星巴克已經不僅僅是一杯單純的咖啡而已,而是代表了一種態度、一種生活方式。

任何一個想和星巴克競爭的咖啡品牌,都必須要直面這個挑戰。

如果你要設計一個產品, 不妨給這個產品注入某種情感或者某個故事吧。

3

一個成癮的產品需要讓用戶開啟想像的美好

想像空間聽上去是一個很虛幻的概念,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往往會給真實的東西增添更多美好。

就像很多時候我們要強調夢想,雖然夢想是現階段沒有實現的,但它代表的是一個目標、一個憧憬、一個希望。

當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如果想到還有夢想存在,是不是會重新樹立起一種鬥志和信心呢?所以,有時候,不要小看想像的作用。

想必大家都有這樣一種體驗。

當我們在準備一場旅行的時候,我們的腦海里是不是會想像出我們即將在旅途中可能出現的場景呢?

我們會提前把旅遊地帶給我們的愜意和舒適在腦海里浮現出來,我們會提前憧憬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旅行的快樂時光,那種心情是非常興奮的,所以在沒有旅遊之前,我們就把這種興奮感提前流露出來了。尤其是對於小朋友,這種想像的美好更加強烈。

我們很多時候甚至會發現,真實旅遊的體驗往往還達不到想像的那麼美好。

如果我們的產品能讓人們開啟想像的美好,這樣的產品不火都難!

很多女士在挑選包包的時候,都會根據包包的款式,開始想像未來在使用這款包包參加party的場景。如果這個產品在包裝、宣傳上做的足夠好,能夠讓購買者注入更多的想像空間,那麼成為爆款的可能性會高於其它的包包。

有研究人員做過調查,調查一些年輕的網友,在網購前和得到產品後,什麼時候對產品的感覺更強烈。結果發現,大部分都感覺在購物前和在產品沒有得到手時,對產品的感覺最強烈。這就是想像在產生作用。如果能深挖這部分想像空間,一定可以設計出讓人成癮的產品。

總結語

設計一個讓人成癮的產品,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上面提到的三點僅僅是設計產品時需要考慮的三個因素,但絕不是全部的因素。

人是很複雜的一種生物,在購買產品時有理性的成分(是否給我解決了問題),同時又會夾雜感性的成分(是否用的很爽、是否有感情聯結、是否有想像的美好等)。

如果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能夠研究透用戶的心理,能夠激活人的大腦對於產品選擇的那根最重要的神經,那麼對於用戶最終按下那個「購買」鍵是會有一定的幫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小麥 的精彩文章:

TAG:張小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