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感受印象派,感受法國之光」——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感受印象派,感受法國之光」——芝加哥藝術博物館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是美國排名第二的藝術博物館,以希臘、羅馬、歐洲、美國的藝術品為主,兼收亞洲、非洲藝術品。最大的亮點是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繪畫。門票:25美元。存包:1美元。

印象派

印象派(Impressionism)興起於19世紀後期。

印象派代表作是這樣的:

印象派畫家雷諾阿的《紅磨坊的舞會》,藏於奧賽博物館。2014年,為了紀念中法建交50周年,原畫在國際博物館展出。

也是這樣的:

印象派畫家莫奈的《艾特達附近的岩門》,藏於大都會博物館。2013年,大都會部分館藏精品在國家博物館展出。

北京就這點好,就算去不了巴黎和紐約,也有機會親眼見到世界級作品。

印象派出現時,法國主流學院派以寫實為主,題材與歷史和宗教相關。這幅新古典主義畫家大衛的《拿破崙加冕圖》作於19世紀初。對比一下,就能看出差異。

法國藝術學院每年舉辦藝術沙龍(藝術展覽),入選畫作仍以「正統」為標準,構圖嚴謹,強調素描,筆觸紮實,題材為宗教、歷史事件、肖像等。1860年代,莫奈、雷諾阿等人的畫作都落選了。拿破崙三世下令舉辦一個落選展,讓市民自己作出判斷。展出之後,媒體評價他們的作品為「印象派」。雖然「印象派」的名稱在當時具有貶義,之後卻流行開來了。

馬奈(édouard Manet)的《草地上的午餐》(也存於奧賽博物館)提交展覽遴選,遭到審議團狂轟。這幅畫中,一位裸體女性和兩位男士坐在草地上。歐洲雕塑和繪畫中,裸體女性形象非常多,但都和宗教相關,而這樣把裸體女性置於現實題材中(在室內創作),在傳統標準看來是離經叛道了。

印象派的特點是什麼?印象派畫家走到戶外,創作題材多是現實生活和自然。這也是本篇後記名為「感受法國之光」的原因。站在一幅幅作品前,彷彿置身於十九世紀的法國。印象派強調顏色,顏色優於線條和輪廓,精確的描述光線,筆觸反而沒那麼精緻。

印象派誕生的背景

出現印象派,不僅是繪畫技法和題材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政治環境,科技進步,城市建設等因素共同推進的變革。

比方說:1841年,一位美國人發明顏料管,這對繪畫的貢獻不容小覷。顏料方便攜帶,為印象派戶外繪畫提供了基本條件。

印象派出現在1860年代。

政治:法國大革命完成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1848-1852),法蘭西第二帝國(1852-1870),法蘭西第三共和國(1871-1940)……

科技: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了。蒸汽機車出現,人類的空間感和距離感開始不同以往。紡織業等工業興起,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城市人口迅速增多。19世紀初,照相機出現了。

城市: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發起了改造巴黎項目。髒亂差擠的中世紀街區拆拆拆,建林蔭道,建公園,建廣場,建噴泉……巴黎變身成為現代都市。

各方因素交織,藝術上必定發生變革。

這些都是歷史必然,在中國也是這樣,中國傳統山水畫從隋唐發展到明清。在清朝,傳統山水畫已經窮途末路了。正統的四王(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強調技法,脫離現實。所以清末民國,社會發生了重大變革,藝術也演變出新的流派和風格。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藏品

《雨天的巴黎街道》

印象派展廳入口處正中央,擺放著古斯塔夫·卡耶博特(Gustave Caillebotte)1877年的作品:《雨天的巴黎街道》 (Paris Street; Rainy Day)。這幅畫展現了十九世紀後期巴黎的街景和人物生活。畫中的街道為都柏林廣場,巴黎改造項目建成的廣場。廣場現在的照片:

畫中人物的穿著當時巴黎流行的服飾,摺疊雨傘是剛剛發明的。最引人注意的是畫面右側一對挽臂打傘的男女,典型中產階級打扮。最右側一位男士只露了半個身子,根據位置可以推斷,這位男士和那對男女擦身而過時,至少雨傘要避讓,否則會撞上。畫面中出現的人物眾多,細看他們的姿態和打扮都不盡相同。這是一幅靜態的繪畫作品,更像是電影的一個定格。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

《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描繪的是巴黎塞納河畔的周日下午時光。新印象派畫家喬治·修拉(Georges Seurat)創作於1884年至1886年,是其代表作之一。這幅畫採用點彩畫法(用彩色點繪畫)。畫家用不計其數的彩點繪製而成這幅2米多長的畫。這幅畫呈現出強烈的明暗對比,一共繪製48個人物,在河畔各忙各事,有人釣魚,有人散步,有人划船。畫中最大的女性人物牽著一隻猴子,與其他景象格格不入,所以也有一些文章解密這幅作品,認為畫家是有隱喻的。

《勒阿弗爾廣場》

《勒阿弗爾廣場》(The place du harve)是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93年的作品。我也不知道這幅畫的中文名稱對不對,我音譯出來的。畢沙羅是一位堅定的印象派繪畫大師,曾經一度使用修拉的點畫法,但後來又改回他多向寬鬆的筆觸。畫中熙熙攘攘,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使人身臨其境19世紀末的法國城市。

《兩姐妹(陽台上)》

《兩姐妹(陽台上)》(Two Sisters (On the Terrace))是芝加哥藝術博物館著名藏品之一。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在1881年創作。畫中兩姐妹坐在一家餐廳的露台上,後面流淌的是塞納河。畫名為兩姐妹,實際沒有血緣關係,兩個人都是模特。姐姐胸前插的鮮花和妹妹帽子上的鮮花相映成趣,同時使得整體畫面充滿生機。兩個人的面頰都是用細緻的筆觸完成,白裡透紅,呈現健康的光澤。

系列作品《麥草垛》

《麥草垛》(Haystacks)是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的系列作品。莫奈後來在法國北部定居,孜孜不倦的畫他家附近的景色,不再描繪城市。莫奈一生畫了25幅麥草垛,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光影和顏色,這些畫存於各大博物館。麥草垛的結構代表了堅韌的精神,抵禦風雨的襲擊,不懼嚴寒。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存了莫奈畫的夏末的麥草垛,雪融後黃昏的麥草垛,覆雪的麥草垛,秋天的麥草垛。

系列作品《睡蓮》

莫奈的作品中,最被大眾熟知的是《日出》和《睡蓮》(Water Lilies)系列。莫奈不僅畫了很多幅《麥草垛》,也畫了很多幅《睡蓮》,其定居的家中附近有一個池塘,裡面種植了睡蓮,他又架設了一座日式小橋。《睡蓮》系列是莫奈偏晚期的作品。莫奈能夠捕捉自然中細膩的變化,用厚筆繪畫粉色花朵,薄筆繪畫綠樹倒影。《睡蓮》系列中,早期的作品還能夠見到這座日式小橋,晚年的作品徹底只聚焦睡蓮了。

《梵·高自畫像》

這幅《自畫像》(Portraits of Vincent van Gogh)是梵高(Van Gogh)於1887年的作品。有一種說法,梵高是對著鏡子畫的,所以畫中的右臉,實際是他的左臉。梵高不同時期的自畫像,具有明顯不同的風格。他在創作這幅畫的時候,大膽運用了互補色對比,同樣是點畫,背景採用藍色和綠色,臉部是橘紅色,強烈的筆觸揭示了畫家內心的衝突和精力。

《蘋果籃子》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是後印象派的代表畫家之一,也開創了印象派和立體派的橋樑。立體派的畢加索認為塞尚是現代藝術的先驅。這幅名為《蘋果籃子》(The basket of apples)畫中的籃子和瓶子傾斜,而籃子、盤子和蘋果相呼應的圓潤,同時,盤子中的長條餅乾和長條的瓶子,與水果形成了對比。細看桌子的左側和右側也不在同一個平面內。梵高生前作品不被認可,生活潦倒;莫奈在經濟好轉之後,才有錢定居在法國北部的小鎮;塞尚卻是一位富二代。

《神的一天》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曾經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生活兩年,這幅《神的一天》(Day of the God)紀念了他在大溪地的生活。整幅畫面顏色鮮艷,構圖對稱,充滿了異國情調。三位洗浴的女神代表了「出生、生活和死亡」。身後一位女人給月亮女神祭祀。當時的大溪地是法國殖民地,被法國殖民文化深深影響,並不是原始的風土人情了,高更的畫帶有虛構,而不是現實。畫中右側後方的女性正在跳一種傳統古老的舞蹈,這種舞蹈當時是被殖民者壓制的。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的藏品非常豐富,因為時間有限,我當時也只能匆匆瀏覽一遍,還有倫勃朗、德嘉等人的作品都有展出。最後,把前面提到的流派和畫家整理了一張表格,看起來清楚一些。

芝加哥藝術博物館內部建築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unyue 的精彩文章:

TAG:Suny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