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把吃不完的盒飯留給流浪漢,女白領這一做法引爭議

把吃不完的盒飯留給流浪漢,女白領這一做法引爭議

吃不完的盒飯,多數人會選擇扔掉,而這位女白領卻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

近日,市民朱先生向重慶晚報記者爆料,對於吃不完的盒飯,同事楊欣總是打好包,放在路邊,讓過路的流浪漢來吃。楊欣的舉動在朋友圈引發大家爭議,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吃不完的盒飯

她打包放在路邊

14日中午,記者在大坪九坑子附近見到楊欣,她今年31歲,在渝中區一家複印機品牌公司工作,對於同事朱先生所說的把剩飯放在路邊,她承認是有這麼一回事。

「我做銷售工作,平時基本上都在外面跑,有時候中午就在外面吃盒飯。」楊欣說,她從學校畢業就開始從事銷售工作,4年前的一天,她在上清寺路邊吃盒飯時,本準備將吃不完的飯菜扔進垃圾桶,旁邊一個流浪漢經過,看了她一眼。「我猶豫了一下,把飯遞給了他,他接過了。」

楊欣說,自己便萌生了一個想法。中午買盒飯拿兩雙筷子,吃不下的盒飯,她打好包放在附近,流浪漢可以自行取來吃

(網路配圖)

放置有講究

已堅持4年時間

「開始這樣做的時候,很多朋友都不知情。」楊欣說。第一次這樣做,還是在上一個公司,差不多已有四年,跳槽後,她仍然從事銷售工作,也堅持了這個習慣。

「我多數吃快餐,在店內打包帶走,因為見客戶趕時間,我習慣拿走,在路上邊走邊吃。」楊欣說,她會盡量把自己點的飯菜吃完,有時候吃不完的,她就會剔除自己吃過的米飯部分,和菜放在一起,打好包放在路邊,而且一般放在垃圾桶附近,「如果沒有人吃,也方便環衛工人處理,不會造成環境污染。」楊欣說,通常情況下,自己會把點的飯菜吃完,能剩下飯菜給流浪漢的情況,一個月也就3次左右。

除了把自己吃不完的飯菜留給流浪漢吃,楊小姐說,有一次,她晚上經過準備打烊的較場口一家便利店時,店員正在處理當天沒有售賣完的麵包和蛋糕,她看見附近有一些流浪漢,上前問店員是否可以把待處理掉的食物給流浪漢。「他說可以,還叫我自己去拿給他們。」

她的行為引朋友熱議

是施捨愛心還是多此一舉?

記者在楊欣的朋友圈上看到,有一次,她看到自己放的剩飯被一個正在拾荒的流浪漢拿去吃,她便拍了一張照片發在朋友圈中,寫到:「沒有吃完的飯菜,打包放在路邊,相信總會有人需要,今天這位還挺客氣,給我說了聲謝謝。」

楊欣發的朋友圈引起了朋友們的爭議

這一次,楊欣的舉動引起了朋友圈熱議。許多朋友稱讚她是個善良的人,用這樣的方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可是,楊欣的行為也同樣引起了很多人質疑。網友「綠屏」留言:「這樣真的有必要嗎?自己吃不完的飯給別個吃,感覺像是在侮辱別人的人格,流浪漢也有尊嚴。」

楊欣的同事、網友「黃燦燦燦」說:「你以為你是拯救了某個走投無路打算搶劫的人,吃了你的飯奮發圖強,為了報答你通過當年的路面監控找到你給了你一大筆錢,實際上,你只是給環衛工人增添了一份垃圾。」

質疑的網友們聲稱,把自己吃剩的飯菜給流浪漢,別人不見得吃,對城市衛生來說,也是多此一舉。記者提出朋友的質疑,楊欣也覺得有些尷尬,不過,她並沒有改變。

「我覺得,很多人都把善良掛在嘴邊,但卻沒有真正為別人做什麼,而我雖然做的不多,但是我至少是幫助到一些有需要的人。」楊欣說,她會把這件事堅持做下去,「雖然力量微小,但是幫助到別人就好。」

專家:如果在意別人看法,可稍作調整

對於楊欣的行為,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民可否將吃不完的飯菜留給流浪漢雖無明文規定,但如果隨意放置剩飯,會對社會環境衛生產生影響,這種行為不值得向大眾提倡

知名社會心理學家朱美雲稱,楊欣的善良和朋友質疑的衝突,是楊欣心中主觀願望和社會評價的一種矛盾,主觀看來,自己吃不完的飯菜給需要的人,是一種節約資源,體現愛心的表現。但在別人看來,這是對流浪漢的侮辱,或是對對方人格的輕視,如果沒人吃,剩飯還可能污染環境。

雖然這些評價有時候有些過度偏激,但對評價者而言,他們有發表看法的權利,楊欣的做法引起朋友熱議是正常的。如果你在意別人的評價,建議楊欣可以稍作調整,比如自己盡量不買多飯菜,把餐費節約出來直接交給流浪漢,這樣的方式就讓人更能接受。

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獨樹一幟,明會議盒子體驗評測
為什麼整容都喜歡整成「大眼睛"、「窄鼻子」?

TAG:好奇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