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誰偷了我的童年?

誰偷了我的童年?

01

五月末的一天,我在家休息,老媽外出遛彎去了。隔壁的嬸子領著她六歲的侄子小斌上門,左鄰右舍,大家都很熟悉。嬸子得知老媽外出有點失望,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最後還是不好意思開了口:小妹,嬸子我有急事要外出,但小斌沒辦法帶上。想麻煩你媽幫我看著,你媽又剛好不在,要不你幫嬸子我看一下?拗不過嬸子的再三懇求,我只好答應幫她看著小斌。

小斌這孩子我也不熟悉,只是見過幾次面。不一會,小斌就坐不住了,左看看,右瞧瞧。見我在看書,他還是忍不住發問,大姐姐,你怎麼不玩遊戲?看書多無聊啊!你不是有手機嗎?手機里有好多好多好玩的遊戲呢!我們一起玩好不好?

我最後還是敗給小斌的軟磨硬泡,一拿出手機,他的眼睛都亮了。他看我手機什麼遊戲也沒有,便直接拿過去下載了遊戲軟體,徑直玩了起來。他左右同時上手,左手控制人物前進的方向,右手隨時變化人物的武器,還不時手機語音跟他的同伴商量對策。全程看得我目瞪口呆,這哪是一個六歲小孩,根本就是一個多年的遊戲迷,但他又確實只有六歲!

直到手機沒電,小斌才不得已把手機還給我,我好奇地問他,你平時會不會跟小朋友玩沙子、捉迷藏遊戲之類的?他不屑地搖了搖頭回答,那些有什麼好玩的?還不如手機遊戲來得刺激。我在遊戲里有好幾個身份,能打敗很多人,有很多武器可以變換……在短短的十多分鐘內,他跟我講了好幾款手機遊戲,以及沖關的訣竅。最後,他驕傲地抬了抬頭說,大姐姐,以後你要是打遊戲我罩著你,要不我們一起下副本也行!我聽後,心理五味雜陳,這哪是一個兒童說出的話?

02

Idol是時下很流行的辭彙,粉絲們會為了偶像聲援打call,這也促使了偶像行業日益膨脹。前幾天看到一個人生20歲還沒到人生巔峰是什麼感覺的視頻,裡面提到可觀的收入,使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趨之如鶩,出道的年齡越來越小。

近年來,有許多小男團、小女團橫空出世,最小的只有七歲。他們為了吸引足夠的流量,證明自己,學著大人化著濃厚的妝容,跳著各種rap、街舞,擺著大人的姿勢拍照,做著跟他們年齡不符的事情,在他們身上看不到所謂的童真,他們的童年被偷了。

看過一個選秀節目,名字、評委我都不記得。當時,同樣幾個小男孩的組合,跳著韓國高難度的舞曲,動作張力有度、整齊劃一,贏得了台下的陣陣喝彩,本來以為一定會晉級的他們卻被評委老師否定了,小男孩當場紅了眼眶。在場的觀眾無一不疑惑,紛紛質疑評委的選擇。其中一個評委開口問了小男孩,這個舞蹈練了多久?

半年,其中一個男孩哽咽地回答道,他也不明白為什麼跳得這樣好,卻還被評委否決。評委安慰說,你們跳得很好、很棒,但這不是你們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別的孩子在你們這個年齡,是在享受自己的童年。而你們為了跳舞,放棄玩樂甚至學習,這是不正常的。如果你們晉級了,你們又得花更短的時間,編排出比這次更好的舞蹈,這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我當時聽了這些話如雷貫耳,也明白了為什麼看著他們精彩的舞蹈卻感覺有些彆扭,就感覺像是小孩子硬要穿媽媽的高跟鞋一樣,不適合。原來,我們孩子的童年正在慢慢消逝!

03

不可否認,我們的孩子越來越早熟,各種軟體也不難發現兒童的身影。最近很火的小視頻軟體抖音,在裡面可以看到很多兒童的視頻,裡面學著大人化妝、唱情歌、跳性感熱舞的不再少數,獲得的關注也不少。

在我們這一代人,還有東西能喚起我們童年的記憶,如少時吃過的辣條、大白糖,玩過的翻花繩、打彈珠、跳房子、抓石子、吹肥皂泡沫等等。那時候傳統媒體不像現在的發達,小孩們會想方設法躲著父母找樂趣,雖然最後還是會被父母發現教訓一頓,但依然沒辦法阻礙小孩尋找快樂念頭。而現在的小孩,他們的童年卻被手機、電腦等現在媒介所侵佔。在電子產品的刺激下,讓他們對其他不感興趣,只想埋頭遊戲。我們所面臨的是,孩子的童年正在消逝,而在中世紀的時候,童年的萌芽也曾消失過。

尼爾﹒波茲曼《童年的消逝》中提到兒童與成人的區別在於是否能知曉承認的秘密。早期印刷媒介的出現,導致只有具備閱讀能力的承認才能獲取書本里的秘密,從而將兒童與成人區分開來。而現代媒體的出現,打破了這個局面。

04

尼爾指出,電子媒介的出現,讓信息的使用權變得更方便,兒童與成人的區分越來越模糊。首先,電視通過聲音和影像來傳遞信息,人們在觀看電視的過程中並不需要經過邏輯思考,不需要任何事先的訓練與練習。相比較傳統紙媒需要識字、斷句更為簡單、容易;其次電子媒體沒辦法區分觀眾,為了獲取高收視率,使電視節目是面向全體人,包括了成人與兒童,而網路與智能手機的出現,更是將這距離再度縮小。最後,智能手機的普遍使用,削弱了家庭和學校對學生接觸信息的控制權,這使得家庭和學校不能為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

電子媒體的出現,確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也讓兒童與大人的興趣趨向同化。兒童成人化,競相模仿大人吸煙、酗酒、犯罪。有數據顯示,近幾年來青少年犯罪的趨勢在不斷地上升。而這並不是什麼好消息。

科技的日益發達,孩子們的童年終將消失。而我們能夠做的,是能否減少電子媒介對孩子的影響,不要讓他們過早成熟。不要讓我們所熱愛的,變成了摧毀他們的工具。

圖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愚淡說 的精彩文章:

TAG:閑愚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