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她差一點就抑鬱了

她差一點就抑鬱了

一直在這裡 等風也等你

圖片來源:網路

01

一位讀者叫曉珊,她在後台留言給我,說自己失眠好些天了。

每天晚上,她睜著眼睛看天花板,看牆壁,看窗外透進的一絲亮光,聽城市角落裡起起伏伏的市聲,閉上眼,換許多種姿勢,就是睡不著。

而曉珊失眠的原因,竟是她遠在農村的爸媽打電話過來,要求搬來和她一起住。

他們的理由很充分,家鄉拆遷,原來的老房子沒法住了,出於對安置房安全的不信任,以及年紀大無人照護諸多因素考慮,老兩口決定帶著拆遷款搬過來和她一起生活。

曉珊對父母即將進入她的生活,十分恐懼。因為她曾經努力讀書的最大動力,就是離開原生家庭,離開生養她的父母。

聽起來不可思議,但事實如此!

她說,這麼多年自己沒有抑鬱,沒有對生活自暴自棄,還能維持生活表面的風平浪靜,真的不容易。誰也不知道,她的內心有一個黑洞,而這黑洞來自她的原生家庭。

從她記事起,家庭戰爭就沒停止過。

她的父母個性極其倔強,勢如水火不容。常常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有時僅僅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引發一場天崩地裂的海嘯。

她放學回到家,最怕的就是無端的低氣壓。每當這時,她恨不得貼著牆壁走,或者乾脆成為隱形人。她不敢出聲,生怕一言不合惹火上身,甚至成為一場戰爭的導火索。

有時半夜,她被尖利的爭吵聲驚醒,赤著腳從床上爬起來跑到堂屋,看著白熾燈光下,父母面目猙獰,用最尖酸最刻薄的語言彼此指摘相互攻擊,她感到既陌生又恐懼。

有一次,她試圖拉開扭打在一起的父母,卻被父親反手一推,撞到八仙桌上,額角磕破了,滲出了血珠,絲絲縷縷的疼痛像小針一樣刺過來,一旁的父母吵得急赤白臉,渾然沒發覺她受了傷。

至今,她額角還留著一個小小的疤痕。

02

她特別羨慕別人家一團和氣,飯桌上有說有笑,那才是家的模樣,而自己的家永遠愁雲慘霧,像被施了咒語的冰窖。

她甚至充滿惡意地希望父母離異,覺得即使分開過也勝過日復一日的爭吵不休冷漠疏離。

她也明白,是生活的不如意消磨了父母的好脾氣,謾罵不斷,矛盾升級,渾然不顧這樣劍拔弩張的生活對年幼的她造成的影響。

在這樣的環境里,她變得懦弱膽小偏執,極度缺乏安全感。她發了狠地認真讀書,希望有一天離開這個冷冰冰的家庭。

她考上了大學,畢業後留在大城市發展,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後來她結婚,生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她和丈夫也很少起爭執,努力為孩子營造幸福成長的環境。

她的小家庭幸福和美,雖然不間斷地會因父母爭吵帶來負能量,但因不住在一塊兒,影響倒不大。

但現在父母卻發狠話一定要住過來,堅決不採納在她家附近重新購置一套房,就近入住的建議。

好不容易沒被他們帶跑偏生活,現在卻又要入侵她的生活,一邊是薄情寡義的情感綁架,一邊是不願重複昨日的傷害,尤其是不願讓自己的兒子也有自己童年的陰影。

她在這樣的矛盾糾結中,不能自拔。

03

我認識的另一位朋友李朵,也一直擺脫不了來自父母的控制。

李朵一直扮演著乖女兒的角色,而她媽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是為你好,聽我們的沒錯,我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

起初,她並不排斥,鄰居都羨慕李朵媽有一個懂事聽話的女兒,李朵的順從沒主見讓她媽認為是自己的教育成效。李朵也覺得理所應當,從不反抗。

可隨著她日漸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想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時,李朵的父母反而心生不安,事事干預,矛盾滲透進生活的方方面面,衝突不斷。

高中時文理科分班,李朵想讀文科,家裡逼著她報理科; 考大學時,她想報考外省的一所心儀大學,家裡卻要求她讀本省的一所普通大學。

她喜歡的專業也因就業前景不廣闊等理由,被生生改成了父母多處問詢權衡利弊後指定的專業。

大學時李朵不敢光明正大談戀愛,畢業後她把男友帶回去,她媽嫌棄對方父母沒穩定收入不同意,硬拉著她四處相親。

最終她在父母安排下,嫁給了現在的老公。

後來,李朵婚姻不幸福,想要離婚,她媽哭著對她說,你離婚了,周圍的人會怎麼看我們,誰不是吵吵鬧鬧過一輩子,忍一忍也就過去了。你真要離了,我們就斷絕母女關係,我就當沒生你這個女兒!

以愛的名義,實施著情感綁架之實。

李朵想擺脫,捆縛的繩索勒得更緊,她不停反抗,不斷衝突,卻在父母以斷掉經濟支持,斷絕關係,甚至以死相逼下,一次次被迫選擇妥協。

李朵說,自己就像生活在一個密閉的大箱子里,透不進風,透不進光,那種喘不過氣來的憋悶,她一刻都不想呆。

04

對於很多人來講,這世上什麼都可能選擇:學習的專業,從事的工作,與什麼人交往,嫁給何種人,居住小區,興趣愛好,衣服品牌,旅行地點和方式,很多很多,但唯獨不能選擇的就是誰做你的父母。

幾年前,豆瓣上有一個「父母皆禍害」的小組,無數的成年「孩子」在裡面「控訴」父母的罪惡。

很多人因為童年受到父母虐待,得不到父母關懷,或者淪為父母不幸婚姻的犧牲品,他們厭世抑鬱,缺乏快樂和自愛的能力,生活中留下揮之不去的陰影。

榮偉玲說:如果童年幸福,我們更可能複製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們更可能複製痛苦。

對於有些人而言,家不是充滿溫暖和關愛的天堂,不是遮風擋雨的避風港,而是傷人的地方。傷害了你,卻還沒有辦法與之決裂。

能力不好可以努力提升,工作不順心可以跳槽,感情走不下去可以分手,你的父母沒有別人家的父母心胸豁達,他們父母的這一身份在及格線以下,那隻能怪你運氣不好。

他們傷害了你,他們給你的童年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們高舉「不孝」「忤逆」的道德大旗,在你成年後依舊鉗制你,操控你的生活。

別懷疑,真有這樣的父母!你不相信你沒遇到,只能說明你很幸運!

05

文章開頭提到的曉珊,她一步步逃離父母帶給自己的負面影響,在心理自愈的道路上,走得並不輕鬆。

曉珊的內心時常經受道德拷問,充滿不安和自責。她擔心,自己不同意和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會認為自己被殘忍地拋棄,是不孝之舉,是悖逆之道。

但她又實在不願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進一步影響到自己的下一代,抉擇必然帶來痛苦。

網上有一句話很流行:所謂父母之愛,就是一場得體的退出。這句話對我們如何做父母,以及如何對待不懂得適時退出的父母,都有借鑒意義。

有些父母囿於生活年代、受教育程度、為人處世的能力,扮演父母這一角色就是有局限性。

既然不能選擇,我們成年後就要嘗試接納,並通過自己的成長,在為人父母時,不再給自己的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如果父母的生活觀念生活方式,對你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困擾,不能切斷,至少也要保持相對安全的距離。

如果你的父母在你成年後,仍然假愛之名,行干預之實,我覺得,應該大膽地say no。

張德芬說,孝敬父母有三個層次:第一是財奉養,給他們很好的物質生活;第二是身奉養,能夠晨昏定省,噓寒問暖地照顧他們;最高的層次就是以智慧奉養,父母有他們要學習的功課,你不可能一味遷就他們,委屈自己。

不管父母的出發點如何,他們不能代替我們去感受,去承擔,去成長。學會溫和而堅定地表達我們的立場,讓他們懂得騰出空間讓孩子自己成長,學會在需要時做出讓步。

成年後,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行為的結果負責,不僅要學會獨立不依附,更重要的是向著陽光生長,把自己引向幸福的方向。

END/

我有故事你有酒嗎

作者簡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抑鬱症怎麼治療,來看看中醫介紹?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