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低短褲、高幫襪、大面積紋身,這是日本地下原汁原味的奇卡諾文化

低短褲、高幫襪、大面積紋身,這是日本地下原汁原味的奇卡諾文化

下圖給你的感覺是否像1995年的洛杉磯街頭:改裝超低底盤的lowrider趴地車向路邊緩緩停駛,一群白色寬大襯衫紋身男,衣服上印著洛杉磯道奇隊的徽章。But 這卻不是洛杉磯,這些看似幫派窮凶極惡的男人既不會說英語也不會西班牙語,因為這裡是東京。

二十世紀 40 年代到 70 年代間,身在美國的墨西哥族裔開始了為自己的賦權運動發聲,Chicano(奇卡諾)這個詞開始出現並蔓延,甚至替代了「墨西哥裔美國人」這個傳統的稱謂,成為了極具時代特色的文化。這一墨西哥文化,影響了遠在大洋彼岸的日本,並悄悄在地下綻放出了濃厚的幫派色彩和異域風情的花朵。

奇卡諾愛好者

當奇卡諾文化剛進入日本時,最初主要靠《Lowrider》這樣的雜誌或其它傳統媒介影響人們。Barrio Gold 唱片公司是第一批將奇卡諾文化引入東瀛的先行者,他親身經歷了這段文化從無到有的過程。

新鮮的事物通過雜誌從美國傳輸到了日本,我們那時第一次接觸到了奇卡諾音樂和文化,感覺驚嘆不已。

然而在美國,奇卡諾的擁簇者是小眾群體,他們有自己固定的圈子,也不屑於向外部世界宣講自己的觀念。可他們卻通過那些奇炫的汽車和獨到的審美做到了文化上的傳播。

導演埃里森說:「最令我感興趣的其實是他們對於細節的著迷。」 「就像其他生長在日本的亞文化群體一樣,他們對自己的文化進行百分百的投入與研究,不惜花費了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就是為了確保自己能夠擁有最純血統的奇卡諾文化周邊。」

一個人對著鏡頭說道,他們常常會被認為是犯罪分子,也因為他們的裝束與打扮,而被限制進入許多場所。「這是他們踐行這種文化所需要付出的代價與承諾。」

Shin Miyata 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曾經去過洛杉磯,幾乎是命中注定的安排,他對那裡的Chicano 文化「一見鍾情」。當回到日本後,他開始身體力行的想把自己的所見所聞還原出來,並吸引了一批對此同樣感興趣的朋友。

這種文化上的拿來主義,表面上看起來更多的是美學與一些習俗上的複製與學習,比如改裝lowrider。但在影片中,我們也能看到一些人談到了跨文化之中更深層次的內在聯繫,他們將 Chicano 的精神內核植入到了他們在日本所感受到的一切之中。

「在日本,人們有很強的家庭觀念,也有很強的社會認同感,我們對我們來自哪裡或在什麼地方成長有著很不同尋常的感情。同樣的感覺,也發生在那些從墨西哥來到洛杉磯沒有工作的移民身上。」

在電影的結尾處,一個男人說,「我們對他們的遭遇表示同情。我們希望可以通過以他們的方式來表達意見,熱愛家人、朋友,並為鍾愛的事業去投入精力。在我看來,這是將Chicano與日本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方式。」

下拉查看更多導演拍攝的日本Chicano群體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拍即攝 的精彩文章:

TAG:一拍即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