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吐奶急死人?這幾種情況一定要去看醫生!

寶寶吐奶急死人?這幾種情況一定要去看醫生!

育兒進化論

新手媽媽自我拯救指南。

關注

01

弟媳自從生完孩子之後極少在微信上冒泡,偶爾發個朋友圈還是在深夜被娃吵醒後。畢竟她是第一次做媽媽,帶個娃手忙腳亂的,累得慌。

那天,她破天荒地用微信語音撩我,還說事情十萬火急,叫我放下手中的活仔細聽著。我一下子沒有了倦意,提著耳朵聽她道來:

姐!怎麼辦?兒子老愛吐奶,是不是有什麼毛病?急死人了!

一天吐多少次?是慢慢溢出來還是噴射式?我趕緊接下去問。

「一兩次吧,吃完之後沒多久吐一小口。半夜我想偷懶,平躺著喂他,怎料他吃著吃著就吐了,衣服、床鋪全都弄髒了。」她掩飾不住內心的焦急,一下子噼里啪啦說了一大堆。

我仔細問了她很多關於吐奶的細節,聽完之後心裡淡定了許多。我告訴她,她兒子這種情形屬於生理性吐奶,是正常現象,不用太過驚慌。保持正確餵奶姿勢,多拍嗝,等他長大之後自然就會不吐了

弟媳這下大鬆了一口氣,她緩緩地說,因為吐奶這事,害得她好幾個晚上睡不著,總擔心孩子胃有問題。因為是新手媽媽,很多事情不了解,聽到我這麼一說,她心裡的那塊大石頭終於落下了。

關於生理性吐奶這事,真心是寶寶成長路上磨人的小妖精。雖然是正常現象,媽媽們還是忍不住擔心,生怕會嗆到寶寶。有時候半夜喂完奶,要小心翼翼抱了好久才敢放下,就是怕他吐奶,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02

寶寶吐奶,其中有很多原因,生理性吐奶是不需要擔心的,但是病理性的吐奶一定要高度警惕

生理性吐奶

新生兒的胃和成人的胃不大一樣,從正面看是橫著的,容量也小。而且寶寶吃的食物一般都是液態,他們大多時間都是躺著,加上下食管括約肌比較鬆弛,進入胃裡面的奶就容易倒流,從而引起吐奶。

總之就是一句話,基於寶寶的身體結構,4個月以下的寶寶少量吐奶是很正常的。4—6個月,腸胃開始蠕動,吐奶會有所減緩。等到6—8個月,寶寶會坐了,飲食上也添加有米糊等質量比較重的食物,吐奶的次數會大大減少。

病理性吐奶

有的寶寶吐奶頻繁,吐出的量也很大,嘔吐的時候出現噴射性吐奶,表情痛苦。有可能是因為幽門梗阻的緣故,一定要趕緊去看醫生。

寶寶胃腸道感染也會引起嘔吐,此外,中耳炎、尿道感染、腦膜炎、闌尾炎等也有可能導致嘔吐的發生。

不管寶寶年紀多大,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嘔吐物中有血液或膽汁;

出現嚴重的腹痛;

嘔吐很費勁,且反覆嘔吐;

腹脹,腹部隆起,變大;

疲乏無力或者煩躁易怒;

驚厥;

黃疸;

出現脫水現象:小便次減少,口唇乾燥、哭的時候眼淚少、眼睛、囟門出現凹陷、精神萎靡、嗜睡、手腳冰涼、皮膚褶皺、鬆弛等;

不能攝入足夠的液體;

嘔吐持續超過24小時。

其他因素

餵奶姿勢不對(比如躺著餵奶)、牛奶及大豆蛋白不耐受、寶寶吃奶太快或者邊吃邊哭可能會吸進太多空氣引起嘔吐,剛吃完奶寶寶的腹部遭受擠壓也會引起吐奶。

寶寶吐奶,我們要注意觀察,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吐奶,發現不對勁趕緊帶去看醫生

03

如果寶寶是生理性吐奶,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幾個小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寶寶減少吐奶的頻率。

創造良好的餵養環境

每次餵奶的時候媽媽心情保持平靜、愉快。最好不在餵奶過程中突然大喊、逗寶寶笑和做其他事情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寶寶如果受到驚嚇或者異常興奮,就容易嗆奶、吐奶。

養成好的喝奶習慣

餵奶的時候嘗試讓寶寶保持半直立的姿勢,不讓寶寶平躺著吃奶。少量多次餵奶,一次性不要喂太多,不等寶寶很餓了才餵奶。用奶瓶餵奶的時候確保奶嘴上的孔不能過大或過小,先在手上滴幾滴觀察合適了再給寶寶吃。

減少腹部按壓

寶寶吃完奶之後減少按壓腹部,避免吃奶之後趴著睡。每次吃奶後最好豎直抱著寶寶20—30分鐘,在此過程中避免搖晃和劇烈動作。最好不在寶寶剛吃完奶的時候換尿不濕。睡覺的時候,讓寶寶保持仰卧位,降低猝死綜合症的風險

注意給寶寶拍嗝

吃配方奶的寶寶最好每吃完60—90毫升就拍拍嗝,如果是吃母乳,趁著換另一邊乳房餵奶時給寶寶拍嗝。

拍嗝方法主要是下面幾種:

※ 把寶寶豎直抱在胸前,讓他的頭靠著我們的肩膀,一隻手扶著寶寶的頭和背,另一隻手在他背部輕輕拍打。

※ 把寶寶扶著坐在我們的膝蓋上,一隻手撐住他的胸部和頭部,另一隻手輕輕拍打他的背。

※ 讓寶寶趴在我們的大腿上,扶著他的頭,輕輕拍打背部或者輕輕畫圈撫摸。

如果拍打幾分鐘還是沒打嗝,不用擔心,繼續餵奶就可以了,不是每次拍寶寶都會打嗝,可以等他吃飽之後再試著拍嗝。

寶寶吐奶這種現象不能完全制止,生理性吐奶也不用太過糾結,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窒息、咳嗽、身體不適或者很嚴重的危險。少量的吐奶也不會導致寶寶營養不良,只要寶寶食慾良好,體重在增加,就不用擔心

當寶寶出現了嘔吐現象,讓寶寶側身躺著,防止嘔吐物被他誤吸到上呼吸道或者肺部。如果是病理性嘔吐,最好發病24小時內在醫生的指導下喝些電解質溶液,預防脫水

吐奶幾乎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我們一定得多留心,仔細判斷寶寶吐奶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就算是病理性也不用太害怕,及時帶寶寶去醫院,醫生會給我們一個良好的治療方案。

作者:舒允,80後雞血辣媽,醫務工作者,喜歡研究兒童心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智能微投到底適不適合給寶寶用,看完這篇堅果G7評測你就知道了
給寶媽——知道這些健康小知識,讓你更了解寶寶!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