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明最後一個名將,如果不死的話,明朝不會滅亡

大明最後一個名將,如果不死的話,明朝不會滅亡

明史有言:傳庭死,明朝亡。那麼傳庭指的是何許人也?

傳庭即大明著名的將領孫傳庭,孫傳庭(1593年 — 1643年),字伯雅,又字百穀,明朝代州振武衛人,生於萬曆21年,卒於崇禎16年,年51歲,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崇禎十五年任兵部侍郎,總督陝西。次年升任兵部尚書,鎮壓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由於瘟疫流行、糧草不足、武器廢弛、朝廷催戰,無奈草率出戰,結果兵敗、在潼關戰死。一代名將就這樣隕落。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外有後金虎視眈眈,內有農名起義不斷,全國饑荒連年,明帝國看似大廈將傾,但其實這時候明朝還是有不少出色、有能力的將領、例如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熊廷弼等等、每一個人都曾經有機會可以挽救明朝的顛覆、只要皇帝能夠知人善用、運用得當,或許可以避免明朝覆滅的危險、可惜崇禎皇帝剛愎自用、葬送了最後反敗為勝的機會、使得這些人和明朝一起走向了滅亡,實在嘆息。

而這其中、孫傳庭是最特別最惋惜的一個,孫傳庭原本是個文官,可惜戰亂硬是將他逼成了武將,然後不得不走上前線,去面對來勢洶洶的農民軍,在不斷的奮力作戰中,孫傳庭率領親自打造的驍勇善戰的秦軍,一次次的贏得了勝利,在這段生涯中,孫傳庭也迎來了他軍事上高超成就,擊敗了農民起義軍首領高迎祥。

高迎祥是明末起義軍領袖,陝西西安塞人,闖王這個稱號剛開始就是稱呼高迎祥的,闖王高迎祥本來想跑到中原攻城略地,沒想到被明將盧象升緊追不放,被狠揍一頓之後狼狽逃回到鄖陽山中,在中原待不下去,只好又跑回陝西發展、不久後他又重新拉起了隊伍,但是在陝西的荒山野嶺中,部隊無處覓食,人飢馬乏。為了擺脫困境,他決定從小路進攻西安,然而孫傳庭早已對此有所預料,於是在闖王的必經之路周至縣黑水峪設置伏兵,準備以逸待勞。

果然崇禎九年七月,高迎祥部出現在預定地點,進入了孫傳庭的包圍圈,雙方展開了為期四天的激戰,這時候天降大雨,高迎祥部已經連續多日斷糧,在戰鬥中慢慢招架不住,逐漸潰敗,最終高迎祥被活捉,一代叱吒風雲的農民軍領袖就這樣落寞了,孫傳庭迎來自己的第一個重大勝利,接來下就是要對付李自成了。

李自成,原名鴻基,陝西米脂人,明末起義軍首領,後來攻陷北京,建立大順政權,最終被滿清滅亡,而現在的李自成正在風頭上,高迎祥死後,有影響力的農名軍領袖就剩下李自成和張獻忠了,而李自成的勢頭更大一些,闖王的名號就落到了李自成的頭上,後來大家口中的闖王基本上指的是李自成了。

李自成和孫傳庭的較量也真正開始了,這一次,李自成大敗,僅僅以18騎逃走,孫傳庭又一舉得勝。孫傳庭採用了兵部「堵截正面、固守商洛」的建議,重兵扼守商洛一帶的戰略要地。崇禎十一年,孫傳庭指揮其部將起義軍過天星、混天星的部隊擊敗於楊家嶺、黃龍山一帶、又在鹿州以西的深溝峽谷內採用分兵堵截、機動設伏的戰術再敗起義軍,並且打退了馳援陝西起義軍的馬進忠、馬光玉所部,然後和洪承疇在潼關南原以重兵埋伏、大敗李自成,使得李自成部幾乎全軍覆沒,李自成只得率18騎逃走,至此,陝西境內的起義軍幾乎被鎮壓下去。形式看似一片大好,而這時,孫傳庭卻被調回京師抵抗清軍,李自成得以喘息。

兩年之後,闖王李自成已經在河南打開了局面,擁兵數十萬,捲土重來。這時候崇禎又調派孫傳庭來對付李自成,雙方又在潼關對峙,這一次,勝利的變成了李自成,這次的闖軍,實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兵強馬壯,糧草充足,實力雄厚,並且擁有強大的騎兵,而孫傳庭呢,先前已與李自成交戰幾次,很少勝利,兵困馬乏,而更加要命的是這時候明軍中瘟疫流行,士兵體弱不堪,而且糧草不足。再加上前幾次的大敗,孫傳庭認為這時候應該據城固守,養精蓄銳,不宜再戰,然而崇禎三番五次下令逼迫孫傳庭出戰,孫傳庭無奈率兵出戰,結果大敗。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攻克潼關,明朝總兵白廣恩、陳永福投降,李自成率軍十萬圍攻孫傳庭,孫傳庭先是撤軍到渭南,後來在與起義軍廝殺的過程中戰死,時年51歲。

令人氣憤的是,由於在戰場中沒能找到孫傳庭的屍首,崇禎認為孫傳庭是詐死潛逃,並沒有給予他贈蔭。

孫傳庭死後,明朝失去了最後唯一可以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的將領,不久後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自殺,明朝宣告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李自成生涯中最狼狽的一回,手下大將投靠朝廷,媳婦也跟著跑了!
吳三桂父親被李自成所殺,而歷史上的吳三桂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