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桔盆景《攬月》創作體會

山桔盆景《攬月》創作體會

攬月 山桔 88×60×60厘米 黃英恆作

我涉足嶺南盆景多年,對山桔盆景情有獨鍾。尤其是在製作懸崖式盆景時,摸索、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試與廣大盆友分享和探討。

山桔盆景《攬月》是我的懸崖式作品中比較滿意的作品之一。2009年5月,我在野外獲得了這件作品的原樁,樁頭干徑約5厘米,樹榦相對較直,干中有幾段位置,因長期處於惡劣的自然環境下,飽受風雨摧殘,形成了多個小彎節(初始樹樁沒留照片,甚為遺憾)。

造型構思時,考慮到樹頭和乾的生長形態以及山桔枝幹較軟、柔韌性強等特點,便想將這個直立樁材設計成半懸崖式盆景。確定立意後,我在栽植時特別注意傾仰角度,為來日造型打下基礎。

放養培育半年後,我在生長旺盛期開始造型。先用破干鉗在樹榦距離地面10厘米處(圖A),做十字破干,破壞局部的橫向纖維,再用拿彎器拿彎。這是第一節拿彎,也是難度最大的一節。

幾個月後,看其生長良好,再接著進行總體造型。將直干樹徹底製作成懸崖式——海底撈月式。按照美學構思,引導主脈伸展方向:先將樹頭段從盆器的正面向上再向右約40度斜角引出盆邊(懸崖型景樹從盆角方向伸展下探,謂之「騎角法」),使其勢先向上向右沖,緊接著再以90度角彎曲(圖B)下探至盆沿水平位置,旋即再將主脈以90度角彎曲(圖C),使原來向右下探的樹勢,陡然左顧,與樹頭伸展的方向形成180度大轉彎。而後主脈繼續往左跌宕伸展,形成幾個不規則的S線。主脈以S線形擺動,不僅本身線條優美,更可使樹形脈絡在造型布局上能上下左右舒展自如,增強了樹形的層次感。另外,樹榦在S形大彎(軟角,圖C~D)里增加了小於90度的彎角(硬角、銳角,圖E~F)變化,使得節間長短、疏密互見,更富於韻律感,如行雲流水,飄逸流暢……

《攬月》分析圖

山桔,拉丁名:Atalantiabuxifolia(Poir.) Oliv. ex Benth.,別名:酒餅簕、東風桔。芸香科酒餅簕屬灌木或小喬木,是嶺南盆景中優秀的本土傳統樹種,四季常青。山桔長壽,枝型緊湊,葉小、密,革質,芽點多,耐蔭,粗生易養,管理粗放,耐修剪,易造型,可塑性高,成熟之後易保型,以截干蓄枝法造型、修剪出來的枝條,刀痕、節疤越多,越具滄桑感。枝角崢嶸,鐵劃銀勾,迥異於以蟠扎手法造型的效果,因此深受嶺南盆景愛好者的喜愛。

原載:《中國花卉盆景》,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關注公眾號,


送《小型盆景製作與賞析》電子書

愛木期待與您面對面的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木盆景 的精彩文章:

紅豆杉盆景這樣整型蟠扎才到位,不要的斷頭樹根都變成看點
嫁接老鴉柿

TAG:愛木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