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禹治水是神話傳說還是真實的歷史?

大禹治水是神話傳說還是真實的歷史?

原標題:大禹治水是神話傳說還是真實的歷史?



大禹治水是古代的漢族神話傳說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傳說。他是黃帝的後代,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鬥爭,最終獲得了勝利。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大禹治水的歷史記載


堯舜時代,洪水一度給華夏居民生存造成巨大威脅。據《尚書·堯典》記載,「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當時,堯舜部族聯合體被圍困在山陵之上,農田被淹,遍地饑荒,萬民一片哀嘆。

在大禹之前,台駘、后土、鯀等就已嘗試過治水,特別是禹父鯀的治水經歷為禹之後的治水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尚書·堯典》記載,為戰勝當時前所未有的大洪災,在堯舜部族聯合體議事會上,堯詢問誰能領導萬民治理洪水,「四岳」(部落首長)均推薦了鯀。堯擔心鯀不能擔當此等重任,四岳則規勸堯不妨一試。於是,堯即任命鯀領導萬民治水。鯀歷經九年治水,還盜取天帝的息壤阻攔洪水,未能成功,卻激怒了天帝,天帝令火神祝融處死了鯀。


鯀死後,洪水繼續泛濫,一直持續到舜帝時期。禹,亦稱大禹、夏禹、戎禹,原為夏後氏部落領袖。堯死後,舜繼任為部族聯合體首長。四岳建議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舜帝遂委派禹繼續治理洪水。天帝也把息壤送給禹,幫助他治水。



《莊子·秋水篇》中有如是說法:「禹之時,十年九潦。」大禹治水的起因有二:一是傳說中的「水害」共工。《淮南子·本經訓》云:「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堯典》中也提到了反叛者共工。據說,共工撞折了連接天地的支柱不周山,從此天傾西北,水流東南,洪水到處涌流。二是這次空前的洪水災害,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災情相當嚴重。現代天文學資料也佐證,距今4000年前的確因九星地心會聚引發了各種自然災害。在這些災變中,尤以洪水為大。若以現在的地質圖作對照,正好與全新世黃河在下游泛濫形成的沖積扇大致相合。


古雍州、梁州(今陝、川兩省和甘、青的東部)是大禹的出生地和老家,也是大禹治水追根溯源之所在。《史記·六國年表序》曰:「禹興於西羌。」《集解》中也說:「孟子稱禹生於石紐,西夷人也。」《吳越春秋》進一步指出:「鯀娶有莘氏之女,……產高密(即禹),家於西羌,地曰石紐,石紐在蜀西川也。」


大禹「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入於滄海……」「導河積石」之地,即今天的甘肅臨夏縣北,至今在臨夏境內有大禹支鍋石、背篼石等傳說。黃河流經此地,又名「積石峽」。《水經注》記載:「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導渭水東北至涇,又東過漆、沮,入於河。」涇水現稱涇河,渭水最大的支流。涇河發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西南六盤山下老龍潭,由西北流向東南,經過寧夏、甘肅、陝西,至高陵縣涇渭堡東北入渭河。


民國初年,甘肅天水出土《秦公簋》。其銘文記:「秦公曰:丕顯朕皇祖,受天命,鼏宅禹責。」這裡「責當讀跡。跡,《說文》訓步處,禹跡謂禹所行經之處也」。《詩·小雅·信南山》云:「信彼南山,維禹甸之」。《大雅·文王有聲》又曰:「豐水東注,維禹之績」。此處,所謂的南山即指終南山,豐水即指灃水,都在今陝西西安市南。



禹受命治水後,為了徹底戰勝水神共工,杜絕水患,他在茅山召集眾神,商討計策。在皋陶、棄、契、伯益等人的配合與協助下,在治水方法上吸取了鯀治水的「壅防百川,墮高堙卑」的失敗教訓,反其道而行之。他把「墮高堙卑」的方法改為「疏川導滯,鍾水豐物」,即疏通河道,開導川流阻滯,並利用澤、藪、窪地來蓄積洪水,既可防洪,又可為乾旱季節提供水源,以供農耕和飲用。《詩經·商頌·長發》中有這樣的詩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傳說大禹把息壤撒到洪水中,水中迅速出現陸地,有些地方甚至形成了高山。還有個說法是,大禹治水時,讓神龍走在前面,拿它的尾巴畫地,尾巴畫過的地方就形成了河床。他還讓一隻黑色的大烏龜背著青泥走在後面,將太過深邃的溝壑填平。即使這樣,大地之上的河道依然不很暢通,大禹便開挖河道以疏通流水。


大禹首先治理的是黃河。在神話傳說中,黃河發源於昆崙山東北角,流出昆崙山之後,受今甘肅境內的積石山阻擋無法前進。大禹在山腳下鑿出一個大洞,使黃河水順利穿過了積石山。這個洞後來被稱為「石門」。河水從此湧出,經過一片原野,來到龍門山。在古代,龍門山和呂梁山連通,位於今陝西省和山西省交界地,完全擋住了黃河水流,在此地形成一片汪洋。大禹使出神力,鑿斷龍門山,為河水開出一條通道。因被鑿斷的龍門山如同兩扇大門,故禹將其命名為龍門山。傳說每年江河湖海里的鯉魚都要沿黃河逆流而上,來到龍門山前。能夠穿過這段河道的就成為龍,失敗者還是鯉魚。我國民間「鯉魚躍龍門」的吉祥語起因於此。至今,在民俗剪紙、繪畫中,鯉魚躍龍門也成為常見圖案,寓意學子高中、官員升遷,事業興旺。

黃河水衝出龍門山進入河南後,又遭到砥柱山阻擋。禹在此山上一口氣鑿出三個缺口,形成神門、鬼門和人門,合稱三門,這就是現在的三門峽。從此,黃河一路順暢,穿越華北大平原,浩浩蕩蕩,奔向東海。治理完黃河,大禹又奔走在中國各地,著手治理其他河流。



大禹當時治水的地域幾乎遍及九州。古荊州、揚州、徐州,今湖北省及以東的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也是當年大禹治水經常巡視和進行重點工程的地區。《孟子·滕文公上》稱:禹曾「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淮南子·精神訓》記:「禹南省,方濟於江,黃龍負舟。」《水經注》述:「龍巢,地名也。昔禹南濟江,黃龍夾舟,……故水地取名矣。」龍巢在今湖南華容縣和湖北監利縣間,可見大禹又在長江中游一帶巡省。《呂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在今安徽省蚌埠市西的淮河南岸。禹「巡省南土」,更到達長江下游一帶。故墨子總結說:「古者禹治天下,……以利燕代胡貉與西河之民;……以利冀州之民;……以利荊楚干越與南夷之民。」《莊子·天下》篇也引墨子說:「昔者禹之煙洪水、決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無數。」《禹貢》敘述大禹治理洪水後,「九川攸同,四奧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滌源,九澤既陂,四海會同」。


禹治水吸取了前輩台駘、后土,特別是鯀治水的經驗,他「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於民,而度之於群生」。因而,禹之治水,集合了前世的智慧,順應百姓之心愿,救民於水火,足跡達到華夏九州廣闊地域,獲得了巨大成功。


真的發生過大洪水嗎?


2016年8月在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的一篇題為《公元前1920年的洪水爆發為中國傳說中的大洪水和夏朝的存在提供依據》(Outburst flood at 1920 BCE supports historicity of China』s Great Flood and the Xia dynasty)的文章則第一次為大禹治水的故事提供了科學證據。



黃河流域上游極端潰決洪水的證據


研究者們認為,這一史前巨大洪水的發現,為中國古代文獻所記錄的大洪水傳說提供了科學上的支持,表明這些傳說是基於真實的自然事件。這些發現同時還為夏王朝本身的歷史真實性提供了支持。


此次的最新研究推測出,夏朝開始的時間約為公元前1900年。這比現在普遍認為的夏朝建立時間晚了200到300年。這一年代不僅與黃河流域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的重大過渡時間吻合,且與二里頭文化開始的時間吻合。二里頭文化是中國青銅器早期的主要文化,因此研究人員推測,二里頭文化很可能就是夏朝的考古遺迹。

據《科學》文章作者之一,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吳慶龍吳慶龍介紹,2007年4月,在參加一次野外考察時,他在積石峽和循化盆地中偶然地看到了一套連續分布的湖相沉積。他們推測這裡曾經由於山崩落石形成堰塞湖,如果決堤,就會造成洪水。「我們想到,這可能和下游25公里處喇家遺址的毀滅廢棄有關。但我們當時並不知道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



地震→山體滑坡→堰塞


2002年,中國國務院公布了當年考古十大發現,其中之一是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的喇家遺址。



喇家村


喇家遺址位於黃河上游的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遺址主要為齊家文化中晚期遺存,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巨大聚落,抑或是一個遙遠的城邦古國。尤其以發掘出非自然性死亡人體遺骸,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我國唯一一處大型災難遺址。



地震→喇家毀滅


據BBC報道,2008年吳慶龍突然想到,當時在喇家遺址發現的一種泥土,可能就是這場洪水的沉積物。隨後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猜想。論文中稱,毀滅喇家的地震可能和造成山崩的地震是同一場地震。作者之一、美國普渡大學地質學教授德瑞爾·格蘭格爾(Darryl E. Granger)稱:「地震和洪水一定是在同一年發生的」。



決堤的洪水衝到下游喇家留下沉積物


該研究組發現,在積石峽西段的大拐彎處曾存在一個大型的滑坡壩,由一場強烈地震引發的山體滑坡形成。調查表明,該殘餘壩體的高度超過現在的河流水位240米,並沿著積石峽延伸1300米。格蘭格爾教授形容,當時堰塞湖壩的高度大概在三峽大壩和胡佛大壩的高度之間。



黃河上游積石峽中潰決洪水的沉積物


據推測,該堰塞湖完全堵塞了黃河長達6-9個月,最終因湖水漫溢而潰決。研究者認為該災難性決口的深度達110-135米,在很短的時間內釋放了110-160億立方米的湖水,形成了巨大的潰決洪水。


通過對采自於潰決洪水沉積中的大量碳屑樣品的碳十四加速器質譜法(AMS)測定,研究者們將這場洪水的發生時間限定在了公元前2130-1770之間。通過對同樣一場地震中喪生的喇家遺址中的3名兒童遺骸的骨骼樣品的碳十四定年,研究者將這場洪水的發生時間確定在大約1920 BC,屬於齊家文化時期(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



科學家們計算得出的洪峰流量大約為40萬立方米每秒,相當於積石峽黃河平均流量的500倍。應該是距今一萬年以來,地球上發生的最大的洪水之一。

大禹治水與華夏文化起源


雖然研究者們沒有精確地模擬這場潰決洪水向下游的演進和影響,但近代以來的類似的潰決洪水確實可以向下游傳播很遠的距離。體積為110-160億立方米的這場史前潰決應該可以輕易向下游傳播2000公里以上。當這場洪水到達黃河下游平原時,很可能造成了天然堤的潰決,從而引發了多年的大範圍的洪水泛濫。



黃河上游積石峽


黃河下游平原廣泛的洪災會對那裡的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研究者推斷這一洪水事件很可能形成了多代人的集體記憶。史記就有「導河積石」(或「道河積石」),意思是大禹在一個叫積石的地方開始疏導黃河。這個地名正好與這場巨大潰決洪水發現的地方――積石峽――具有相同的名字。這是否僅僅是個巧合,還需要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來澄清。


研究者們認為,這一發端於積石峽的史前巨大洪水的發現,為中國古代文獻所記錄的大洪水傳說提供了科學上的支持,表明這些傳說是基於真實的自然事件。



有關夏朝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周朝


「如果發生於公元前1920年左右的積石峽洪水就是大禹治水傳說中的大洪水的話,我們就能對夏朝建立的時間有一個新的推測,即公元前1900年左右。」 巨大的洪水給下游文明造成巨大的衝擊,在一片混亂中誕生出了強有力的統一力量,這也可能就是夏朝的起源。吳慶龍說,根據史記的記載,在洪水爆發二十多年之後,大禹因為成功治水而獲得了權力,最終建立了夏朝。


之前普遍認為夏朝建立與公元前2070年


巧合的是,公元前1900年這一年代與二里頭文化開始年代(約公元前1900年)吻合,之前有關二里頭文化是夏朝遺址的問題一直苦於沒有證據,但這一發現支持了二里頭文化為夏朝的考古學遺存的觀點,也支持二里頭遺址為夏朝首都之一的看法。


「這次大洪水也與黃河流域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所發生的重大社會政治變遷相一致,表明這些重大自然事件和歷史政治事件的同時發生,不僅僅是簡單的巧合,而是人類對極端自然災害所做出的深刻而複雜的文化響應,這一響應將不同地方的人群聯繫了起來。」吳慶龍說。


大禹治水是真的嗎?


關於大禹治水,《詩經》讚美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尚書》曰:「禹平水土,主名山川。」《左傳》云:「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史記》中也說:「大禹平活水土,功齊天地」。


無論是《史記》、《左傳》、《尚書》、《詩經》、《孟子》、《墨子》、《莊子》,還是《水經注》、《山海經》、《淮南子》、《太平廣記》、《楚辭》等都記載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禹王宮


在神州大地也幾乎到處都有關於大禹的遺迹和傳說。安徽懷遠縣境內有禹墟和禹王宮;陝西韓城縣有禹門;山西河津縣城有禹門口;山西夏縣中條山麓有禹王城址;河南開封市郊有禹王台;禹縣城內有禹王鎖蛟井;武漢龜山東端有禹功磯;湖南長沙嶽麓山巔有禹王碑;甚至遠在西南的四川南江縣還建有禹王宮;而河南洛陽更有大禹開鑿龍門的傳說。這些遍布中國的大禹遺迹,既寄託著民間對大禹的崇敬,也是發生在中國古代的那場治水活動的具體見證,現在人們每年都在大禹陵等地進行祭祀活動。


公祭大禹陵典禮現場


由於先秦時代許多典籍都記載有「大禹治水」的故事,而考古學家和地質學家們的不懈研究已經確定了一場足以毀滅華夏大部分聚落的大洪水的存在。那麼,「大禹治水」就有可能是一段真實的歷史。



大禹治水呈現的不僅是一種與其個體相關的歷史功績,而且給後世華夏子孫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大禹治水的精神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象徵,也已然內化為中華民族之魂。

來源: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利家園 的精彩文章:

TAG:水利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