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每一次超乎想像下跌,都是長期投資機會!

每一次超乎想像下跌,都是長期投資機會!

市場大跌的時候,投資者都特別意氣消沉,而這往往是一個特別好的買入時機。

每一次市場超出想像的下跌,其實都是長期投資的機會。這時候,投資者可以用非常便宜的價格,買到在未來許多年裡持續增長的好資產。在將來的某個時候,也許是5年、也許是10年以後,投資者可以高於現在數倍的估值,再加上這麼多年裡基本面的增長,把這危機中撿來的資產,賣個很好的價錢。

這正如華爾街的諺語所說,「要在街上血流成河的時候買入,即使有些血是你自己的。」可惜,絕大多數人就是不理解這「低買高賣」的簡單邏輯。結果每次市場大跌,大家就都很生氣。

這種生氣也可以理解,畢竟在市場大跌的時候,不是你一個人在生氣。如果你仔細觀察社會上的輿論,包括但不限於你在電視、網站、手機、廣播上看到和聽到的各種言論,當市場上漲的時候,輿論就總是容易趨於樂觀。反之,當市場下跌的時候,輿論又容易趨於悲觀。

作為一種群居動物,一個人生氣還不容易有氣氛,一群人一起生氣,就特別有氣氛。所以,我們往往看到,市場大跌的時候,投資者都特別意氣消沉,而這往往正是一個特別好的買入時機。

當投資者買入一種資產的時候,有一點是必須要考慮的,就是這種資產究竟有多大的賺錢可能性?舉個例子,內地一線城市的房地產,現在很多樓盤已經逼近10萬元每平米(人民幣,下同)。那麼,這種投資能有多少想像空間呢?即使漲到50萬元每平米(按現在的價格,可以算是全球頂級),也不過5倍的空間而已。而這個價格,幾乎沒有多少可能性。

反之,股票市場的空間,在長周期經常會大到讓人吃驚。李嘉誠在退休時說,如果在1972年買入他公司的股票,算上股息的複利投資,到2018年,總回報大概是5000倍;而沃倫·巴菲特在半個世紀里的投資回報則達到一萬倍。即使是股票指數,恒生國企指數在2002年到2007年的5年里,從低估值漲到高估值,也曾經創下過12倍的回報率,這還不算股息。這些回報率,足以讓長周期里的通貨膨脹,都變得無足輕重。

當然,再好的市場,也不是買入就一定能賺錢,投資者仍然需要尋找恰當的投資標的。這種標的需要符合幾個特徵:在長周期里(10年乃至更長)有可以預見的、優秀的基本面,價格不能太貴,需要有足夠分散的標的進行分散投資。

俗話說得好,「一招鮮、吃遍天」,價值投資這幾招,幾十年來不知道被多少智者說過多少遍。奇怪的是,直到今天,它們仍然很有效果。而之所以這麼有效果,恰恰是因為市場里的大多數人,並沒有採用這種方法。

在內地市場,選擇好的資產、迴避糟糕的資產,其實是一件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事情。這主要是得益於內地市場投資者的不成熟,不成熟的投資者導致了錯誤的定價,錯誤的定價給了價值投資者找到錯誤的機會,因此經常可以找到又好又便宜的標的。

反之,更加成熟的市場里,找到定價錯誤的標的,往往就很困難。以香港市場為例,特別優質的公司,價格賣40到50倍PE(市盈率),比較一般的賣10倍上下,基本面有點兒問題的賣3到5倍,這就讓人很難選擇。就好比到菜場買菜,死魚賣5塊錢一斤,活魚20塊錢一斤,你正好又不是特有錢,那你選哪個?

在內地市場,只要投資者仔細觀察,經常會出現死魚20塊、活魚10塊的狀態,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簡單,內地投資者許多太不成熟,根本不管自己花錢買的是什麼魚,只要這魚還能漲價就行了。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不成熟的內地市場開始受到海外投資者的挑戰。對於遠涉重洋來到內地市場的外資投資者,他們中的許多人,雖然不如本土投資者更了解中國市場,但是他們的投資理念、框架、技術手段,都非常成熟。

現在,當許多內地投資者,仍然沉浸在「不管買的是什麼魚,只要是一直在漲價的魚就行」時,不少外資機構卻一直默默尋找「新鮮又便宜的魚」。所幸,以一些機構投資者為代表的內地投資者,也正在理念和技術手段上不斷趕上甚至有時會超過海外投資者。

人生如戲。這場以資本市場為舞台、波瀾壯闊的歷史劇,在市場的短期低迷中,剛剛拉開序幕。

(作者系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主力資金凈流出132億元 龍虎榜機構搶籌2 股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