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溥儀晚年公開一份皇帝菜譜,許多白領不屑一顧,嫌棄吃得很沒品位

溥儀晚年公開一份皇帝菜譜,許多白領不屑一顧,嫌棄吃得很沒品位

溥儀晚年的時候,寫了本名為《我的前半生》的回憶錄,很詳細地講述了溥儀前半生的經歷,其中幼年登基、繼承皇位以及在紫禁城生活的這一段歷史,寫的最多,也很吸引人關注。當然,除了「日理萬機」的政務之事,溥儀還寫了很多其它宮廷秘聞,他在書中寫到「皇帝吃飯,有專門的太語,是絕對不準被人說錯的,飯不叫飯,而叫做膳,吃飯是進膳,廚房是御膳房……」

看了很多古裝劇後,以上種種說法並不稀奇,但是,所有清宮劇電視劇里卻都不約而同地省略了皇帝吃飯的過程,這並不是沒戲可拍,而是實在不好拍出來。溥儀說,皇帝吃飯沒有時間規定,想要吃飯了,隨便吩咐一聲「傳膳」就能讓數以千計的人全部加班加點的動起來。

首先,御前小太監要向養心殿的值班太監說一句「傳膳」,接到口諭的養心殿太監要立即傳話給養心殿門外的太監……一路傳到西長街的御膳房太監。這之間,要求反應很快,不能有耽擱了,所以不等迴音消失,御膳房便會派出幾十號人組成隊伍,一些抬著用膳桌子,一些端著飯盒,氣勢磅礴地走到皇帝所在之處。這些菜中都有一塊防毒的銀牌,當然為了以防萬一,在上菜時,還需要有太監「試毒」,一盤一盤的試吃。等這一套流程結束後,皇帝才會入座,正是用餐。

溥儀吃飯的排場並不大,他在書中公開了一份「宣統四年二月糙卷單」,也就是當年的皇帝菜譜草稿,上面記載了三十多份菜名,分別是「口蘑肥雞、三鮮鴨子、五綹雞絲、燉肉、燉肚柿、肉片燉白菜、黃燜羊肉、羊肉燉菠菜豆腐、櫻桃肉山藥、驢肉燉白菜、羊肉片汆小蘿蔔、鴨條溜海參、鴨丁溜葛仙米、燒茨菇、肉片燜玉蘭片、羊肉絲燜跑、炸春卷、黃韭菜炒肉、熏肘花小肚、鹵煮豆腐、熏乾絲烹掐菜、花椒油炒白菜絲、五香乾、祭神肉片湯、白煮塞勒、烹白肉。」在當時的人看來,這已經相當豐盛了,一餐下來,甚至能吃掉一戶人家一年的口糧。

更讓人覺得不解的是,溥儀完全不吃這些飯菜,「它們只是用來做個樣子而已」,因為這些菜都是御膳房提前至少一天做好的,並且一直用小火溫著,雖然看起來色香還可以,但是口感卻很差。溥儀說,清朝自光緒開始,就基本不靠這些菜飯充饑了,尤其是在夏天。

溥儀吃的飯菜都是由太后或者太妃們親自送來的菜肴,因為她們都有自己專供的膳房,還有專門的高級廚師伺候,做菜水平要求很高,所做的菜品也有二十來樣,大多以肉食葷菜為主,很多有清淡的時蔬。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生活在當下的白領並不喜歡溥儀的皇帝菜譜,認為這些菜的卡路里熱量太高了,吃的很沒品位,像羊肉、肉湯等都是熱量很高的菜品,不作均衡搭配的話,非常容易發胖。現在的人,反倒是更加青睞清淡的菜品了,甚至連幾十年前豬都不吃的糙糧,卻成了一些人養生的主要食材,真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時代變化真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館說史 的精彩文章:

洪秀全能力並不強,文武都不行,憑著這一點獨霸太平天國十幾年
這位原配皇后意外病死後,乾隆逐漸變得神經兮兮,清朝由此衰落

TAG:咖啡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