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盧溝橋事變時,他嚴詞拒絕日軍進城搜查,那他的人生怎樣呢

盧溝橋事變時,他嚴詞拒絕日軍進城搜查,那他的人生怎樣呢

原標題:盧溝橋事變時,他嚴詞拒絕日軍進城搜查,那他的人生怎樣呢


1937年7月7日夜間,日軍在盧溝橋附近演習,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駐軍的拒絕。日軍從丰台調至宛平城外,列成攻城架勢,一面通知北平市長秦德純,威脅要武力解決。


?


7月8日凌晨4時,牟田口廉(當時日軍現場最高指揮官)也威脅中方談判代表,要進宛平城搜查失蹤士兵,要中國軍隊讓出宛平城東門,被我代表王冷齋嚴辭拒絕。那麼這位英雄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人生結局又如何呢?


王冷齋,原名王仁則,字若璧,筆名冷公,福建閩侯人。15歲轉讀福州陸軍學校,18歲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1916年5月畢業。為人生性耿介,有膽識,又風度翩翩,有文人氣派。早年從事文化工作,在北平創辦《京津晚報》和遠東通訊社,後任北平市政府參事、北平新聞檢查所所長。


?


王冷齋


「九一八」事變以後,日軍在此不斷製造事端,為此,1937年1月1日專門成立了河北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王冷齋任河北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兼宛平縣縣長。有關涉外事宜歸北平市政府統一節制。在與日軍交涉、周旋中,王冷齋堅持愛國主義立場,凡涉及主權事,寸土不讓。日軍圖謀在大井村建立飛機場,多次帶著事先繪製的地形圖到宛平,要求按圖割地,都被王冷齋堅決拒絕。日方從正面交涉不成,乃變計從民間著手,勾結當地漢奸和地痞流氓,以重利誘惑居民自願租賣土地。王冷齋發覺後,當即派人到大井村調查,將為首的漢奸抓起來,向居民宣傳愛國主義思想,從而使日軍的陰謀詭計落了空。致使日方在丰台圈地六千畝的陰謀落空。



?

1937年7月7日晚,日軍以失蹤士兵為由要進宛平搜查,我方堅決保證城內並無失蹤日兵,並拒絕日軍進城的要求。日方的一次次威脅利誘,都遭到了王冷齋的堅決回擊。8日凌晨一時左右,日軍開始攻城,槍炮齊發,專署、縣府首當其衝,被炮彈轟塌。王冷齋於談判決裂之後,即移駐到守軍指揮所,組織駐軍進行抗擊,由此拉開了全面抗戰的序幕。全面抗戰開始後,他到大後方參加抗戰。日本侵略軍佔領平、津後,王冷齋隨二十九軍撤退,先後在濟南、開封、西安組建第一集團軍辦事處。1939年春,他離開軍隊赴香港。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流亡貴陽。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日本戰犯,王冷齋赴東京出庭作證。他出席了審判日本戰犯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建國後,王冷齋曾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全國政協委員。1960年6月21日,王冷齋因患肺氣腫病逝,終年68歲。著有《盧溝橋事變始末記》、《七七事變的回憶》、《盧溝橋事變紀事詩》等,王冷齋的獨特經歷和民族氣節,將永遠受到後人的尊敬與懷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人物事件 的精彩文章:

七八十年代是怎樣槍斃死刑犯的
「七七事變」後他為照顧八百傷兵被日軍殺害,犧牲時才45歲

TAG:歷史人物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