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帶你體驗「95後」的「魔鬼周」

帶你體驗「95後」的「魔鬼周」

這是一個殘酷的戰場,這是一場青春的較量。堅持還是放棄?成功還是失敗?誰能過關斬將?誰又能突出重圍?夢想成為優秀特戰隊員的「95後」年輕士兵們將會有什麼樣的表現?海北支隊「魔鬼周」極限訓練告訴你答案。

宋俊傑,列兵,1997年出生,2017從山西原平入伍,今年是首次參加魔鬼周。入伍時他就勵志要成為一名優秀特戰隊員,新兵下連後他主動申請加入特戰中隊。第一次參加「魔鬼周」極限訓練,宋俊傑難免會對一些極限體能、技戰術科目有些生疏,但每次遇到不懂的地方他都會虛心向班長和戰友請教。雖然有過失敗,但他從不氣餒;雖然有過絕望,但他從不放棄;雖然有過苦累,但他從不言苦。

宋俊傑在練習擒敵

一米九二的個頭,黝黑的臉龐,滿口貴州方言,衝刺起來猶如一頭狂牛。他就是特戰中隊二小隊小隊長孔維,也是一名「95後」。2013年從貴州六盤水入伍,在2017年榮獲了三項榮譽,先是被總隊評為「十大訓練標兵」和排爆初級反恐人才,而後是個人三等功。

孔維(右一)在進行小組戰術研究

「處處迎難而上、事事力爭第一」是他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參加「魔鬼周」三年來,他從未缺席。和其他一起努力拚搏的兄弟們一樣,常年的高強度訓練使他落下了腳腕、手腕韌帶拉傷和膝蓋囊腫,雖然進行過治療,但高強度的訓練依然會促使舊傷複發。為期七天的「魔鬼周」極限訓練一年有四次,儘管體力一次次消耗殆盡、意志一次次遭受摧殘、身體一次次受盡折磨,但他從未退縮、從未膽怯。

陸啟銘,下士,1996年出生,2014年從貴州獨山入伍,是特戰中隊二班副班長,同時擔任狙擊手。今年是他第六次參加「魔鬼周」極限訓練。「魔鬼周」對他來說並不陌生,他和其他戰友們一樣,始終牢記「按實戰要求去訓練,按訓練去實戰」。經過不懈努力,陸啟銘在去年被支隊評為訓練標兵,實現了自己的階段性目標。

陸啟銘在狙擊任務中

每逢特戰中隊的「魔鬼周」,總會看見一位手持高精狙的士官,經常說:「狙擊槍就是我的媳婦。」他就是特戰中隊狙擊手杜鵬舉。參加過武警部隊狙擊手比武競賽,在2016年度總隊級特戰分隊比武競賽和狙擊手比武中分別獲得狙擊專項第一和第三名的好成績。

多年來一直細心鑽研狙擊相關技術,熟讀狙擊手專業書籍,對手中武器了如指掌,能在517米距離上打中一張A4紙,也帶出了幾名優秀狙擊手,上文中的陸啟銘是其徒弟之一。

身為狙擊手,擁有過硬專業素質的同時必須具備良好的體能基礎。杜鵬舉和其他特戰隊員一樣,沖山頭、扛圓木、坡道推車、搬運彈藥箱、20公里長途奔襲……無論多累多苦,他從不缺席任何一項課目。

訓練越艱險,意志越堅韌;訓練越執著,胸膛越激昂。這支隊伍中,像他們一樣的「95後」佔比75%,年齡最小的19歲。「魔鬼周」五天來,他們每天徒步行軍、翻山越嶺不少於40公里,日均消耗彈藥不少於200發,近半數隊員腳底磨出血泡,擦傷磨傷不計其數,但沒有一人輕言放棄,而是咬緊牙關、緊跟隊伍,順利地完成了各項課目。

五天的魔鬼周,訓練環境不斷變換,課目也在不斷變換,「95後」特戰隊員們不斷改變自我、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在艱苦條件下磨練意志品質,在陌生環境下鍛煉適應能力,把「勇於挑戰、勇爭第一、勇猛頑強」的特戰精神融入血脈、根植心中。隊員們深知,未來幾天還有很多挑戰在等著他們,特戰隊員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用青春和汗水築牢「聽黨指揮」的不變軍魂,充分展現出特戰隊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優良作風。

作者:曹付貴 簡忠雄

本期編審:楊彪

責任編輯:李勝子

解放軍報社西部戰區分社(微信號:jbcdfs)

本平台原創內容,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部戰區 的精彩文章:

3600米海拔,特戰隊員們跑得「呼哧呼哧」的
戰風沙、斗酷暑,駐訓生活來了!

TAG:西部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