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網路中熱衷評價歷史人物能力潑點冷水

對網路中熱衷評價歷史人物能力潑點冷水

舉個很極端的例子,一個能力秒天秒地的人,在20歲死了的話,這個人會籍籍無名,因為他沒有取得什麼成就,也不會留下什麼記載,甚至名字都不一定會留下,然後呢?歷史上有沒有這種人呢?肯定會有。

再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也是一個能力秒天秒地的人,做了州郡吏之後,他碰到的幾個上司是個很貪婪無能而且喜歡被下屬溜須拍馬的人,這個人很正直,也不會去拍馬屁,所以,他的仕途不會顯著,一生也就在地方上的做做小吏,空有一番才華無從施展。這種人歷史上會不會有呢?也肯定會有。

單純的假設了兩個例子,雖然比較極端,但是只要在史書上留下了名字的人,就有可能是這兩種例子的一種。那麼能力高下的探討有意義么?好像沒有任何意義。

我個人覺得,如果喜歡歷史,關注一段歷史的話,就不應該去盯著人物能力這種東西,一個人才能的發揮,需要的是舞台,有了舞台,才有機會施展。就按龐統傳的說法,以從事守耒陽令不是他的舞台,這個舞台不適合他,所以不治,免官。治中,別駕這個級別才是龐統最起碼需要的舞台。諸葛亮為什麼出名,前提是他有了屬於他的舞台,而且,這個舞台很大,可以盡情的施展。如果沒有這個舞台,諸葛亮也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諸葛亮了。即便他有能力,也沒什麼用。

歷史上有沒有存在空有才華,卻沒舞台施展的呢?其實這種人很多,就像傅子中賈詡對劉表的評價,平世三公才,做個亂世諸侯么,欠缺了那麼一點。雖然這句話有點那麼黑吧,不過意思還是到的。或者可以再舉個極端點的例子,如果李煜和趙佶只是做一個有地位的文人而不是皇帝的話,他們在詩詞書法的成就會不會更高呢?不過沒有如果,他們就是兩個很失敗的皇帝。對他們的評價首先是定位他們是皇帝,而不是文人,因為舞台不一樣。他們的舞台不是文人的舞台,而是皇帝。

其實人盡其才,是很難的,黃霸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潁川太守乾的不錯,高升京兆尹就失敗了,再去干潁川太守,又非常成功,等到做了丞相,又功名有損。這個人不太懂察言觀色和揣摩聖意。他的舞台不適合在京為官。歷史上的每個人,不一定在做著他們自己適合的官職,官職不適合,舞台自然而然就受到了制約,受到了限制,自然而然就會表現有欠缺。夏侯惇為濟陰太守有了描寫,說明他做個太守治民也不錯,那于禁做太守行不行呢?沒有記載,我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永遠評價不了。

而且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史書中的人物可能已經經過了放大,各種誇耀,或者有的人物卻像被抹黑一樣各種簡略,這種的又如何評定呢?誠然,可以說只按史書記載中的表現來比,不過記載中的表現又如何呢?能力是一個很虛的概念,不像遊戲一樣有硬性數據,90和85就是有了差距,然而看史書是很難定義這個90和85怎麼區分的。或者說,舉個例子,我說東漢初劉秀對手統帥只有20,劉秀統帥60,三國時曹劉孫等人的統率是70-90,所以看起來劉秀各種神操作,曹劉孫等人看起來沒什麼特別,這樣能不能說得通?或者再舉一個例子,張遼守合肥和夏侯淵平涼州哪個看起來兩個人表現出來的能力更強呢?或許根本對比不了,有些人或許綜其一生也給不了答案能力高低。

或許很多人喜歡為自己偏愛或討厭的歷史人物爭辯能力強弱,不過又如何呢?歷史人物的能力,還是讓他們回到歷史中去吧,不用我們這些後人來爭辯,只不過那些歷史人物身上的閃光點或者精神甚至性格能讓我們學習就夠了。就像雷鋒到底有沒有做好事很重要麼?雷鋒精神才是更重要的。

啰里啰嗦的話有點多,單純的寫給一些對歷史有那麼一點興趣的人看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