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現代版「政經分離」:外務省眼中的中國威脅與經產省看到的中日合作魅力

現代版「政經分離」:外務省眼中的中國威脅與經產省看到的中日合作魅力

進入5月後,在中國明顯能感覺到中日關係如沐春風,太多的人寄希望於中日關係的轉變,自媒體中忽然多了對日本經濟讚美有加的文章。到了日本,也能覺得輿論有了不少的變化,至少很多時候能看到對深圳創新的報道了。腐敗、污染、低效、愚昧、社會充滿滑稽可笑事件,這些依舊是諸多日本新聞報道中國的主要內容,但這裡再說一遍,現在日本終於也有了正面報道的中國消息。

如果和媒體同行交談,或者見一些官員的話,話題也似乎並沒有變化,搞政治的只關心釣魚島及軍事問題,想著在日本這個二戰中遭受了原子彈攻擊的國家,該如何讓核武器屬於合法;想著如何為美國等國保有核武器、日本接受核保護傘保護尋找到託詞;如何在國家財政相當困難的情況下,增加軍事預算,讓日本軍費開支實現翻番等等。

但和搞經濟的人在一起時,話題多了一帶一路方面的內容。上海合作組織在青島召開峰會,12個國家的領導人參加,從人口上看,世界四成左右的人,他們的國家代表聚集在了青島。從經濟發展速度,從未來市場變化切入,大家也基本能達成共識,覺得最終會以一帶一路為平台,讓上合組織中的各個國家獲得可持續發展。

6月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眼前這些熟悉的面孔,不論是記者還是官員,同樣的日本人,所從事的職業內容的不一樣,竟然觀點如此不同。從所有熟悉的面孔中,抽象出一個概念:今天的日本對華政策,也依舊是政治上對立,經濟上合作,用句較早的詞來歸納的話,也還是「政經分離」。只不過現在內容上有了一些變化:領土問題對立,經濟上合作。

外務省:唯美國馬首是瞻

和現職的外交官(外務省官員)直接交流不多,但在很多討論會上,特別是筆者直接參加討論的論壇上,見到最多的便是宮家邦彥。宮家原來在北京使館做過公使,算是日本對華外交的核心人物之一,現在已經脫離了外務省,成為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的研究主幹,以宣傳中國威脅論為主,偶爾談對中國迅速崩潰的期待為輔,如今在日本輿論界多少也是個名人了。

接觸了宮家,才知道外交官對軍事問題有多清楚,外交也許就是和軍事聯繫在一起的,如此強調中國威脅,主張全面與中國對抗,不留半點交涉的餘地,這樣的外交是否屬於成熟的外交,多少讓人有些懷疑。看看筆者身邊永遠在談中國威脅的宮家先生,雖也知道他並非現役外交官,說話已經比較自由,但感覺一個有外交官經歷的人,該多少有些使用外交辭彙的能力,不該如此直白地在公眾面前只強調中國威脅,在北京筆者從未見過日本外交官如此咄咄逼人。

最近這幾個月,國際社會對核武器有幾次做出了判斷,認為核武器「反人道」。日本是在二戰中深受核武器攻擊危害的國家,現在朝鮮半島也依舊有些國家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反覆做了核試驗。這樣的歷史及現實,本該讓日本成為反核國家的。但看看日本外務省官員在這個問題上的表態,完全與人們期待的不一樣,日本一直在表明對核武器的支持與理解。

比如,安倍晉三首相對美國的核戰略表示了「高度評價」,認為「依靠核武器來維持美國的抑止力,這是不可或缺的。」(見《朝日新聞》2018年6月4日報道)

在這種對國際局勢的判斷下,日本唯美國馬首是瞻。在中國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問題上,「不與中國合作」成為了日本政府的既定方針(見《日本經濟新聞》2017年12月31日頭版)。

在政治、軍事、外交方面與中國對立,最近這幾個月有所緩和,但對立方針不可能簡簡單單地在短時間內做出修正。

經產省:看到了中日合作的商機

另一方面,負責經濟的官員,報道經濟變化的媒體,在一帶一路的態度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媒體對一帶一路的報道,已從全面否定,轉變為半信半疑。經濟官員也願意讀一下關於一帶一路的報告,不再對一帶一路視若無睹。

這是一種很現實的態度。

2017年9月,安倍首相去印度訪問,拿下了一個鐵路項目。日本援助建設連接孟買和艾哈邁達巴德的印度首條高速鐵路。按照合同規定,日本向印度提供利率為0.1%、在50年內還清的120億美元貸款,這占該項目預計成本的80%以上。金融上的問題,總的來說比較好解決,但問題上數百公里的長度,讓日本派數百人參與是可以的,但讓日本派數萬人參加工程建設,就需要傾注日本全國的技術力量了,而且全部去印度干,估計也還是人數不夠。

現在(2018年6月),日本還有了一個意外驚喜。日本媒體期待馬來西亞政局變化後,92歲的馬哈蒂爾能夠成為一名堅強的反華鬥士,在叫停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間的鐵路建設後,把工程的總承包權從中國手裡奪回,讓日本企業負責這個項目。馬新鐵路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幹線,日本媒體希望能在這裡布下一顆掣肘中國的棋子。

問題是,日本在印度之外還有多大的技術力量去支撐馬新鐵路建設。東南亞之大,恐怕不可能只靠一個國家、一家企業實現這裡所有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國與國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該是一種不可抗拒的自然趨勢。

了解經濟的官員,在一帶一路問題上認為視項目而定,日本能獨攬的自然去獨攬,能夠從中賺取利益的中國項目,就讓企業進去發揮他們的作用,並沒有像外務省官員那樣一味地強調與中國的對立。

再者,如果看南亞地區,中國企業在這裡投資很多,與該地方建立了更為穩固的關係,日本企業想在發電站等基礎設施方面獲得項目,也必須和中國企業合作。

日企並未一直在等政府的命令。物流公司通運就已經行動了起來。中國國內媒體報道說:「日本大型物流企業——日本通運公司5月21日起開始利用中歐鐵路提供日本和歐洲之間的聯運服務,這將大大縮短貨物從日本送達歐洲所需的時間。」

據介紹,通運公司提供的新服務,包括兩條運輸途徑:一條是從日本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這些主要港口,走海運至中國大連,再從大連經鐵路到達德國杜伊斯堡;另一條是從成田、羽田、中部、關西等日本的主要機場走空運將貨物送到重慶,再從重慶用鐵路運輸至杜伊斯堡。通運方面說,在海陸聯運的情況下,從東京港到杜伊斯堡運輸周期將由之前的40天縮短至28天。

有中國的行家看到相關報道後,給筆者來信說,他們正在聯繫天津港,這樣能通過天津港更快地將日本的貨物送到歐洲。

在中日合作明顯有利於日本經濟的情況下,經濟官員根據項目做判斷,比外交官員只知道在意識形態上搞抗爭要現實很多。

陳言

專欄作家、日本產網CEO、 日本企業(中國)研究院執行院長。

題圖:5月,李克強總理訪日期間,中日簽署中日企業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備忘錄

掃一掃,關注人民中國

微信ID:peopleschin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外媒探訪中緬邊境翡翠市場:「翡翠主播」成行業救星
別給糖友開小灶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