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考古詞條」青銅時代 · 洛陽中州路東周墓

「考古詞條」青銅時代 · 洛陽中州路東周墓

洛陽中州路東周墓為東周時代周人墓葬。位於橫貫河南省洛陽新舊市區的中州路一帶。年代約當公元前8世紀至前3世紀。1954年發現,隨後由蘇秉琦主持,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發掘。1959年出版有考古學專刊《洛陽中州路(西工段)》。根據這批墓葬的隨葬品提出的7期劃分,成為中原地區東周墓分期斷代的標尺。

▲ 洛陽中州路位置圖

墓葬形制 已發掘的260座墓葬,均位於中州路西工段。其中有256座豎穴墓,4座洞室墓。豎穴墓中南北向的有237座,死者頭多向北;余為東西向,死者頭向東西均有。30座墓中有壁龕,一般位於人架頭端的坑壁上。多一墓一龕,平面為長方形,頂部略有弧度。洞室墓則都將洞室開在墓道的東側或西側。葬具有的重槨單棺,有的一槨一棺,有的僅有一棺,少數墓無葬具。豎穴墓中人架屈肢的215座,直肢的30座(餘11座不明葬式)。洞室墓中均為屈肢葬。重槨單棺的墓坑較大,隨葬品中常有銅器,無葬具的墓坑小且無隨葬品。

▲ 半瓦當

隨葬品 墓內隨葬品的放置大體為:玉、石器和小件銅器放在棺內;槨內棺外放置陶、銅容器,銅兵器,車馬器和少數玉、石器;壁龕內放置陶器。陶器數量最多,多素麵,有的有繩紋、壓紋、暗紋或施彩繪。彩繪都以白粉為地,用紅色、 黑色或兼用紅、 黃二色描出紋樣。器形有鬲、鼎、釜、甑、盆、簋、豆、盒、罐、壺、杯、缸、盤等。墓中一般都具備炊器、食器和水器。較大型墓中,出有鼎、豆、盤、舟等銅禮器,部分銅鼎中還有豬、牛的骨骼。中、小型墓僅出有刀、劍、鏃、帶鉤等小件銅器。另外還有少量車馬器,鈴、環、蓋弓帽等銅器及鉛質明器和金葉等。玉器有壁、環、璜、玦和雕琢成各種鳥、獸、夔、虯龍等形狀的裝飾件。小件石器中有圭。有的玉石片先按一定形式綴附在織物上,然後蓋在死者臉上。此外還出有骨器、蚌器、象牙器、貝及漆器等。

▲ 組玉佩

▲ 獸面紋璜

▲ 蟠螭紋鏡

▲ 玉韘(she)

▲ 銅甗

▲ 銅罍

▲ 銅鼎

▲ 陶鼎

▲ 陶簋

分期與年代 這批墓葬的年代約當自平王東遷(前770)至秦統一(前221)的整個東周時期。墓中的陶器組合基本是鬲、盆、罐,鼎、豆、罐,鼎、豆、壺和鼎、盒、壺四類。根據上述組合的形制變化可將這裡的墓葬分為7期,每期的年代不足百年。在各期墓葬中,可看出一些很有意義的變化。如第一期中只有少數大型墓才有的銅鼎,在第二期的中型墓中也出現了,第三期以後,小型墓也普遍地用鼎陪葬。第二期中型墓才有的陶鼎,到第四期時也出現於大型墓中。第一期中只有大、中型墓才有的圭,第二期時小型墓也用了。第一期中只流行於中、小型墓的屈肢葬,第二期的大型銅器墓中也出現了,至第四、五期時則成為通行的葬制。所有這些,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政治及意識形態方面發生的變化。由總體上看,這種變化以第三、四期之間,即春秋戰國之際的變化最大。這一發現,對進一步揭示春秋、戰國之際的社會及其變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古代三大箭術高手,黃忠第三,第二三箭定天山,第一無人不服!
驪山之難,平王東遷,是什麼導致了東周長達五百多年的混戰?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