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念處·觀呼吸

四念處·觀呼吸

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佛說四十二章經》

呼吸,對我們來說,平常的幾乎把它忘卻了,就像四念處禪法一樣,簡單平凡到被我們忽略了。

四念處

是佛陀教導的唯一禪修方法

佛陀為我留下的

到底是怎樣一種禪法呢

四 念 處

佛陀教導我們用四念處法來觀照五蘊身心,因為我們所有的煩惱都在根、塵接觸的地方生起,要消除這些煩惱,也必須回到這些地方來。

漢傳佛教《中阿含經》中有一部經叫《念處經》,將佛陀所教導的四念處方法彙集在一起,分為「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四篇。

《念處經》從始至終沒一句大道理,只是告訴我們一個方法,這個方法很簡單,簡單到很多時候被人們忽略了。

其實,佛法就是這樣一種讓世人自己實踐和體驗的學問,不玄妙也不神秘,但是想要有所體驗,就必須依此來修學,有了實際的修學和實踐才可能有實際的體會,進而也才能印證所聽聞的是對或不對。

四念處就是這樣一種樸素平實的禪法,不離我們的五蘊身心,不離我們的日常生活。

用現在流行的說法,四念處禪法就是「把人生變成了修行的道場」,時時刻刻「活在當下」。

身 念 處

身念處」是四念處禪法第一篇,也是修習最容易入手的之處。

身念處分為六個不同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觀呼吸

第二種方法觀行住坐卧,也叫「觀四威儀」。

第三種方法觀語默動靜。觀察走路、吃飯、穿衣、說話、沉默、聽聞等等。

第四種方法觀四界分別。是將我們的身體分解為「地、水、火、風」四大元素,來觀察身體的物質的部分,這樣的目的是要破除對身體的執著。

第五種和第六種,一般稱之為「不凈觀」,不凈觀又分為兩種:三十二身份和九冢間。

觀入出息、觀行住坐卧、觀語默動靜,此三種方法可以長期修習。

四界分別、三十二身份和九冢間,都是通過破除對身體的執著來破除「我執」的方法,這些方法統稱為「對治法」,即當有對於身體執著的煩惱時,可以藉助這三種方法來對治。對治法是猛葯,只在有相應的煩惱時才修習,長期修習會有一些過患。

觀呼吸,梵語叫「安那般那念」,也稱為「安般念」或「入出息念」,就是覺知我們呼吸的出入。

觀 呼 吸

觀呼吸的目的

觀察呼吸不是為了練氣,而是為了培養「覺知」和「覺照」,呼吸只是一個所緣。

呼吸是身體的一個自然過程。呼吸與手腳的活動不同,手腳的活動通過意念控制,由意根帶動;呼吸不需要意根帶動,是身體的自然過程,吸進去後自然還需要呼,呼出去了自然還需要吸,這並不是有意的呼和吸,呼吸是不需要注意的。

例如:人在睡著之後,呼吸還在自然的運作,呼吸叫「不隨意肌」,即呼吸是不隨意念而動的,完全是肺部的自律功能;而手腳的活動叫「隨意肌」,隨意根的引導才會動。

通過觀察呼吸來幫助我們培養自己的正念、覺知、覺照,也可以幫助自己培養定力,這種方法可以讓心真的靜下來。

觀呼吸,不是在「呼吸」上下功夫,也不是在「氣」上下功夫,如果理解錯誤,就會落入到練氣功里了。

觀呼吸的方法

覺知呼吸要客觀的,不去引導它,也不去控制它,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鼻腔這個地方,順其自然,只是客觀的覺知和觀察就夠了。

觀呼吸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覺知呼吸。知道什麼是呼,什麼是吸(別小看把呼、吸分清楚,不信閉上眼睛自己試試)。

第二步:覺知呼吸的長短。吸氣比較微細,比較長時,就覺知我當下吸氣比較長;呼氣時比較粗,比較短促時,就覺知我當下呼吸比較短促。

第三步:覺知呼吸的全過程。吸氣的開始到結束,呼氣的開始到結束,這整個過程,都要清醒的覺知到。

第四步:心無雜念,一心不亂。當我們不斷的去觀察呼吸 ,身心越來越平靜,這個時候只有覺知呼吸,而沒有其他任何雜念,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一心不亂」,這就是要進入禪定狀態的一個過程了。

覺知呼吸的時候,可以按照這四個步驟來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風、喘、氣、息」。

:就是我們覺知呼吸的時候,鼻腔處好像有風進風出一樣,這個感覺就叫風。

:就是呼吸不順暢,有的時候粗,有的時候細,很不規則,很不順暢,這主要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掌握放鬆的要領。這個時候如果做一個深呼吸,放鬆下來,喘的狀態就會慢慢得以調整。

:到氣的階段就比較順暢了,但這時我們還是能覺知到氣息的流入,流出。

:心一靜下來,好像覺知不到呼吸的出入了,其實這個時候還是有呼吸,只是心比較細,呼吸也比較細了,若有若無,這是最舒服的狀態。

在修習觀呼吸的過程中,隨著身心的不斷調整,我們的狀態就會越來越好,慢慢進入到只有呼吸,而沒有其他雜念的一心不亂狀態。

觀呼吸時有雜念

在覺知呼吸的過程中,如果有其他的雜念出現,該怎麼辦呢?

覺知——放下

當下有一個雜念出現了,覺知它,然後再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來。每一次有雜念出現,都用這個方法:覺知到當下有一個雜念,把雜念放到一邊,然後再拉回到我們的呼吸上來。

觀呼吸的作用

身念處觀呼吸的方法,看似很簡單,但要自己去練習。試著現在閉上眼睛,花1分鐘的時間去覺知自己的呼吸,你會發現,它並不簡單。

試著堅持一個星期,每天用10分鐘修習這個方法,你會發現,它的神奇。

所以,觀呼吸的作用,需要你自己去體會了。

我存在

是因為你需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谷藏 的精彩文章:

色的那麼空,還好意思煩的那麼惱?

TAG:綠谷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