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那些沉默又孤獨的中國父親們,正在向生活「投降」

那些沉默又孤獨的中國父親們,正在向生活「投降」

原標題:那些沉默又孤獨的中國父親們,正在向生活「投降」


我終於鼓起勇氣又看了一遍李安的父親三部曲:《推手》,《喜宴》,《飲食男女》。



上一次看這個三部曲,還在上大學,剛剛短暫逃離所謂的「家庭束縛」,一心念著這個大學離家越遠越好,自由!看完電影,心裡對這種「自由」的執念愈是加深,心裡邊一直想著的一句話是「孩子長大終究是要離開家庭的,爸媽們又何必非得強留呢」?


到現在進入社會,工作了好些年,對「自由」這個觀念的改變連我自己都大吃一驚。以前那個口口聲聲要自由的人,現在竟然變成了「父母在,不遠遊」的「孝子」。

再次重溫電影,我才意識到,為什麼父親在我報高考志願的時候,極力阻止我去一個離家特別遠的大學,為什麼父親得知我要出國學習的時候猶豫許久,最後才勉強同意。


這並不是因為他想要把你束縛在家中,而是因為他真害怕離開子女後孤獨的生活。



之前總覺得父親三部曲中郎雄扮演的三位父親很奇葩,因為我把自己放在了一個想要掙脫家庭的孩子的角度,正好契合電影中孩子們的思想和行為——遠離家庭束縛。但是現在,站在這幾位父親的角度再來看這幾部電影,發現了他們的共性——孤獨。


共患難容易,共安樂難。這話有時也會應驗在父子身上。——《推手》



作為三部曲的第一部成片,《推手》就將中美文化差異的關鍵點,也是最吸引人的一點給明確的指出來了——家庭。之後的兩部影片也都是從最親近又陌生的家庭中展開。


在不到兩個小時的電影中,包含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的家庭中,「父親的孤獨」這個話題被不斷放大直至最後爆發,讓人看了心酸不已。


《推手》中的父親老朱實在是孤獨的可憐。


家庭事業雙豐收的兒子把老朱接到了美國,想讓他享受天倫之樂。然而美國媳婦和傳統的中式老父親的做派截然相反,文化差異導致矛盾不斷。

吃飯的時候,父子、爺孫拿著筷子吃著紅燒肉,美國媳婦一副刀叉只吃了一點綠葉子沙拉。父親不明白為什麼媳婦不葷素搭配,平衡養生;媳婦不理解為啥晚上還要吃那麼油膩,不怕長膘嗎?



語言上老朱和兒媳更是難以交流,基本上都是靠手來比劃,理解不了乾脆就一人一屋,你聽京劇打太極,我在電腦上敲字。



嫌公公太吵,給他塞上一個耳機倒是落得清凈。



兒子上班沒時間陪老爸,和兒媳也是難以交流,得虧還有個孫子貌似可以交流。老朱想的也是天真,在美國環境下長大的孫子,雖然有著血濃於水的親情,但面對面坐在一起的時候,卻也是無言以對。



喝茶的爺爺和喝牛奶的孫子,低頭沉默。


這種孤獨感,老朱實在是受不來了。在沉積已久的矛盾爆發之後,老朱選擇了離家出走,自力更生,最後還進了監獄。

常言道,共患難容易,共安樂難。想不到這句話,卻應驗在你我父子身上。從前在國內多少個苦日子,我們都能夠相親相愛地守在一起。美國這麼好的物質生活,你們家裡卻容不下我來。唉,兩地相比,不由得我懷念起你小時候,種種可愛之處。不要找我,安心過著你們幸福的日子。我祝福你們全家。有空幫我問候一聲陳太太和她女兒好。天下之大,豈無藏身之地?賃一小屋,了此殘生。世事如過眼雲煙,原本不該心有掛礙。父字

在留給兒子的信中,父親老朱那種孤獨和無奈溢於言表。打了一手好太極,最後卻連最基本的生活都受到掣肘,無力照顧子女,反倒成了子女的的負擔。



最後,為了讓兒子好做,老朱還是找了一個折中的辦法,既遷就了兒子也讓自己過得稍好受一點。而老朱的這種選擇,也正是現在大多數父親的常態。老朱刻畫的父親的形象正是現在中國社會父親的縮影:隱忍妥協,不希望給孩子帶來太多的負擔。


我們能夠彼此相愛就夠了,不必要製造一個階級的觀念。——《喜宴》



經常說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放到現在可能沒有那麼大的殺傷力了,但是在 1993 年的《喜宴》當中,卻是父輩和子輩博弈,到最後也只兩敗俱傷,相互投降。



這次郎雄扮演的父親是一位前師長,不苟言笑,不怒自威。看到了這樣的父親,相信不少人多多少少都能找到自己父親的影子。


而就是在這樣一位傳統到不能更傳統的父親身上,他引以為傲的工程師兒子卻是一個同性戀。為了應付父母逼婚,兒子在美國假結婚,可是沒想到,好面子的父親怎麼能受得了領個證就行了,一定得大辦特辦,千里迢迢的從台灣趕到美國操辦婚禮。



對於父親的描寫,還是這頓喜宴開始,曾經指揮萬人、威風凜凜的高師長,到頭來還是一位孤獨的父親。


戎馬一生的傲氣讓父親放不下身段,兒子對他的意見稍有不從,他便會端出高高在上的架子,不容反駁。


在美國餐廳遇到自己前下屬,聽著下屬誇自己以前有多威風,你看老高笑的跟朵牡丹花似的。



爸爸心裡可能想著:看到沒,就算到了美國,照樣有人這樣敬重我,小子你還敢不聽我的話。


老高就是想一直指揮著家裡人,只有他才能做家庭的領導者。


但是他卻忘了,孩子的意志有時是根本不能由他控制的,只能是表面應和,就當是哄小孩子罷了。


這也正是印證了那句話,哄老人,就得想哄小孩那樣,哄開心了就好了。

但姜還是老的辣啊,你以為你老爸不知道你像哄孩子一樣在哄他嗎?他當然知道,但看破不說破,這樣對大家都好。



對於兒子是同志的事情,父親已然完全瞭然。對於任何一個老人來說,接受自己孩子是同志的這個事情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最後父親和兒子男朋友 Simon 的那段對話,應該是讓我感觸最深的片段,中國式父親的包容就像這個樣子,不能當著你的面說,但是他心裡全然祝福你。


從心裡產生的那種顧忌,才是一個家之所以為家的意義。——《飲食男女》



看破不說破,在《飲食男女》中,這個局還是由老爸點破了。結局倒是一樣開心,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不堪。


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永遠都是張不開嘴,說不出口的。


《飲食男女》給觀眾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開頭那行雲流水般的廚藝才華展示了:


抓魚,解剖,改刀,下鍋一氣呵成


精細的刀工,看得人心曠神馳



悠閑又得瑟的剁肉餡,熟練地捏出十幾個褶子的小籠包




每個周末的家庭聚餐是朱老爺子最期待的事情,但是對於心思各異的三個女兒來說,這頓飯吃的沒有絲毫胃口,甚至充滿著尷尬的氣氛。



最後老朱將自己對子女的愛(飯)轉到了錦榮的女兒珊珊身上,每天打包好做好的飯菜送到學校,自己吃著錦榮做的咬不動的排骨。


這並不全是為了討好珊珊的媽媽,我覺得更是因為朱老爺子的三個女兒漸漸長大,雖然生活住在一起,但是女兒和父親之間的距離卻是越來越遠,他急需感情去填滿自己的孤獨。


老朱也怕最後成為女兒的「累贅」


和錦榮的這段感情還是讓三個女兒難以接受,跟自己歲數差不多的未來丈母娘也罵他「你這個殺千刀的老 ju」。父親這段驚人的「黃昏戀」,從三個女兒的感情生活中就能看出伏筆,沒有一個是平平淡淡。


默默無聲、最懂事乖巧的老三家寧,懷了朋友男朋友的孩子,成為了第一個離開這個家庭的人。



老大家珍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禁慾多年。碰到讓自已心動的體育老師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內心,早早地找了牧師公證結婚,晚上就把他拉到家人面前,說「我們都等不及了」。



事業心最強的老二家倩,性格強硬,因為事業選擇和父親之間永遠都隔著一道梁子。最早決定搬家、出國,遠離這個家庭,但看著姐妹們相繼離開,父親的身體也是每況愈下,心一軟,成為了在老房子里生活的最後一個人。



在老房子里的最後一場家宴,也只有老朱和二女兒家倩參加。在這頓飯上,父親和女兒冰釋前嫌,正好對上了之前老爺向大家宣告感情時的那段話:


在這三部電影中,父親的形象一直都是孤獨的,看似兒孫膝下,一家人團團圓圓,卻始終都有一面牆擋在父親和子女之間,電影的結局將父親的孤獨推到、擊碎,但看電影的人並沒有因此就得到解放,因為我們心裡都明白,父親的這種孤獨永遠都不會消失,它伴隨著父親對孩子的焦慮和擔心一直都在,潛意識裡永遠都希望孩子陪在自己身邊,但卻又不得不放手,讓孩子一個個離開這個家,儘管高高舉起雙手向生活「投降」,但還是捨不得放手,無可奈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在趣聞社 的精彩文章:

13 個時代的眼淚,你體驗過哪些?
12 張歪果名人的照片,明星也時刻想皮幾下

TAG:微在趣聞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