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倪妮在這個八月正好滿30歲,我們問她會對十年後「四十不惑」時的自己說些什麼,她卻說,人一旦沒惑,也就沒意思了。相對藝人身上的各種標籤,倪妮的「天生高級臉」人設似乎很難崩塌,但她又出乎意料地不愛聊自己的「顏值」和「衣商」。三字頭的倪妮,已經開始厭倦陳詞濫調,拒絕一切標籤,卻享受身體的印記。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倪妮養了兩隻貓。黑色的,小白;白色的,大乖。她喜歡貓,朋友們叫她「喵總」。

去年倪妮過生日,大乖、小白打架,倪妮拉架,貓爪子抓破了倪妮的手背。第二天,倪妮趕往無錫繼續拍電視劇《凰權》,結果留下了疤。

倪妮說,本質上她希望自己像貓,但事實上,她也許更像一隻鵝,因為鵝有翅膀,但是不能飛。她嚮往人格獨立和精神自由,但似乎總被一些現實捆綁著。曾經的理想主義者也開始有了對於現實的妥協和對於未知的擔憂。

倪妮依然很享受當下的狀態,未盡美好,但有煙火氣。她摸了摸右手手背上的兩處疤痕,就像對待老朋友一樣自知,「留著吧,它們在我身上留下的印記,挺好」。

30歲的倪妮放棄了許多曾經的愛好,比如聽搖滾、打遊戲,逐漸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慢慢學會跟自己相處。她不願意把自己完全曝光在大眾視野下,希望給自己多留一點點空間,給未來的創作留下更多可能性。

這背後,是倪妮對演員這個職業的尊重和自我抉擇標準的重建。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別人眼中的美

入行那天,倪妮就清楚地知道,在這個名利場,不是別人誇你美你就真的美。

別人眼中、口中的倪妮一定是美的。倪妮偶爾恍惚,更多時候是清醒的:那是聚光燈下的倪妮。

常常有人跟她說,你的美很高級、很大氣。倪妮很坦誠地說,她並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身上真的具備這些特質,還是只是那些皮囊所現。她一點都不覺得這可以成為自己身上的一個標籤,被人稱道。她多麼希望,他們看到倪妮這七年來感知到的痛苦和終於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倪妮認為自己是「可悲」的,她曾經是一個特別理想主義的人,現在開始意識到要慢慢接受現實,知道不是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更不是都可行,「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萬般皆經歷,此刻的倪妮知其價值,她不再沉迷於遊戲中的虛擬世界創造的理想國,轉而踏入混沌的現實,儘力去做好自己能把控的每一部分。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作為一名演員,她所有對外部世界的探索、認知和表達,都將化作一個個鮮活的角色。從出道時的玉墨到2017年的鳳知微,倪妮走過了第七個年頭。每次接到一個新角色,倪妮都會做足功課,搜集之前看到過的類似的角色,分析演員對角色的塑造和情感表達,盡量讓自己處於飽滿的學習狀態。

隨著經歷的增加,人也成長起來。倪妮說,越成熟的人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情緒是情感表達的基礎。倪妮想要在角色塑造中獲得情感掌控力。以前,她總覺得有多少就表達多少,怕別人get不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慾望以及自己所有的糾結、思考、決心。

以前,她特別愛聽搖滾。後來發現自己一直活在一個特別喧鬧嘈雜的世界裡,她渴望獲得心裡平靜,渴望孤獨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知道情緒該如何表達」。搖滾,無論從音樂節奏還是歌詞上,都是直接宣洩情緒,而作為演員,「更多需要往回拉」。

倪妮想要體會人生的五味雜陳,她要有好演員的故事和經歷,這些人生體驗會讓一個演員在演繹角色時有底色而不空洞。比起張牙舞爪,倪妮更想要剋制,「記住當下的感受,過了當下的坎兒,想明白、想透了,在未來的表演中才有可能表達出真正的情感」,倪妮想要的剋制是「更加合理的剋制」。

對於出道七年的倪妮來說,她還在爬坡。「不敢說對每一個情感都理解透徹了」,在她這樣的年紀,如果都看透了、想明白了,「也挺可怕的」。倪妮不想在這個年紀「就已經萬物皆空」,「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是她求而未得的。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高級」的表演

倪妮喜歡待在自己的空間里做自己的事。一個人也好,幾個人也好,她就是需要一個特別自由的空間。比如她想去看電影,她能出門走路5分鐘就去看電影。

倪妮試過一些角色,後來導演滕華濤認真地跟她說:「倪妮,你本身是挺歡快的一個人,觀眾喜歡你身上那種特別真實可愛的東西,在表演時,你要把這些東西帶出來。」倪妮曾總想呈現所有的美、所有的好,「尋求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她說她的私心和貪慾在於,「希望自己什麼都可以」。但慢慢地,她知道每一個角色「都是在傳遞自己內心的理解和表達」,而這些「脫離不了自身的束縛和局限性」。

如果現在演的話會不會有進步?倪妮有時候翻看自己演的那些電影,2017年以前,她沒有拍過電視劇。看完了她也能理解自己,當下的表演,那就是她能力範圍內的所有表現力了。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2017年,她嘗試拍電視劇《凰權》,演對手戲的是陳坤,導演是執導過《中國式關係》的沈嚴。她演一生顛沛、自強堅忍的鳳知微。

「每一天都在這個角色里」,收工以後還得背第二天的東西,周而復始七個多月,「必須不遺餘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個角色上」。倪妮第一次真正體會到,當倪妮變成一個角色的時候是什麼狀態。

倪妮和陳坤一樣,內心實在而敏感,他們很快就變得默契起來。到後來,兩個人沒有台詞,靜靜地站在那兒,都能感受到對方心裡特別飽滿的情緒。「這種滿滿的情緒,在你的心裡,在你的眼眶,在你的臉上,你最後把它給咽回去,那一瞬間真的是特別動人。」這是倪妮認為的「高級的表演」。

倪妮不是科班出身,對演戲這件事,只能靠自己的勤奮和悟性。她喜歡張曼玉,張曼玉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優秀,但她通過自己經歷的每一個角色,最後到達了現在的位置。「我都是由一個一個角色的名字拼湊起來的。」角色也給倪妮帶來了名利,當然,也留下了表演上的遺憾。

現在的倪妮不再為這些遺憾自怨自艾。她說自己已經過了極度追求自我的階段,過了那個聽著重金屬搖滾需要自我宣揚的階段。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從外到內的修鍊

《凰權》拍完以後,她開始常聽古典音樂、做冥想,邁入追求內心平靜的階段。

表演指導劉天池告訴倪妮,這是鍛煉意念最好的方式,「讓心完全靜下來,構建並相信自己處在某一個環境里,感受其中,要細膩到體溫、皮膚、血管」。

「其實她是在告訴我,怎樣去建設自己的內心。」倪妮需要有無比強大的內心才能站在攝像機前,哪怕演的是脆弱、卑微的情感,但內心一定是強大的。

冥想帶來了更多的獨處時間。倪妮想起認識的一個很有名望的音樂家,他天天跟自己的琴相處八小時以上,這是一段孤獨時光。倪妮一直在調節自己的感知力,開始享受這樣的孤獨。

所有的過往和所有的未知在她腦海里過了一遍又一遍,她沉澱過往、擔憂未知,感受「三十而立」這個年紀該有的改變和成長,她堅信現在的每一個時刻都會造就更好的倪妮。

更好的倪妮是什麼樣的?是不喜不悲、不狂妄不卑微的。倪妮不願意給自己設定一些龐大的世界觀和作為公眾人物的價值觀,她相信所有內心的流淌都能成為一種信念。她願意嘗試事業上的不可控,保留生活上的可控。

當下的倪妮也許跟別人想像中的不一樣,卻是她內心最真實的自己。

嘉人封面|倪妮:媚骨天成,不妄不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人 的精彩文章:

迪麗熱巴公開課:高級造型很簡單
沒有天生素顏美,我還可以和杜鵑一樣把牛仔穿得高級

TAG: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