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禪是一位賢君嗎?諸葛亮說是,陳壽說是,難道大家錯怪他了?

劉禪是一位賢君嗎?諸葛亮說是,陳壽說是,難道大家錯怪他了?

說起蜀漢後主劉禪,讀者腦海中普遍泛起的兩句台詞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和樂不思蜀,但是這些印象來自羅貫中演義的成分頗多,不具備正史的嚴謹。

近來,有些學者開始為劉禪翻案,稱其為賢君,甚至是千古一帝!無風不起浪,為什麼會有如此言論出現呢,難道我們真的被欺騙了兩千年?

首先我們要捋一遍阿斗的幸福的一生。

劉備在時,劉禪是沒多少單獨鏡頭的,只做了個五虎將的陪襯,被趙雲翻來覆去拯救於水火,然後就被劉備摔了,說起來也是個悲慘的童年。

劉備亡後,劉禪即位,開始了掌權生涯,可是為何卻從沒見過他發號施令?劉禪做了皇帝,卻還是每日清閑自在,諸葛亮依舊統領蜀漢政務,人家說他傻,他真的傻嗎?這裡就體現出了劉禪的大智慧。

假如劉禪下定決心整治諸葛亮專政專權,那麼諸葛亮的應對策略有兩種。

第一種,廢主自立。諸葛亮是謀略家,但不是慈善家,他受劉備託孤是出於對先主的知遇之恩,是義務但無責任。如果劉禪擅作主張,將諸葛亮過分壓制,那麼依孔明的頭腦,沒必要苦了自己,廢后主自立稱王是他最好的選擇。

第二種,棄蜀而去。你不待見我,我不幹了還不成嗎?受劉禪排擠的諸葛亮很大概率是選擇歸隱,而轉投魏或吳的可能性不大。

這兩種結果都是劉禪不想看到的,與其大家一起魚死網破,倒不如放手一搏。劉禪將軍政大權全部交予諸葛亮,不論北伐和東征都全權支持,因為他相信先皇的眼光,相信諸葛亮的能力。反之,不發一兵,坐以待斃的結局可能更加凄慘。

司馬昭三路伐蜀,劉禪想都沒想就投降了,為何?

因為他知道反抗也沒用,巨大的實力懸殊下,頂多再多亡幾些蜀人,大門還是要被攻破的,倒不如直接投降,免去川蜀戰亂之災,為黎民百姓最後再造一點福。

再者說,劉禪被押送洛陽,說出了「此間樂,不思蜀。」可是大家是否想到,劉禪不僅是為保護自己腦袋,還有一大批蜀漢降臣的命運都握在他手中,如果他慷慨就義,那麼剩下的人下場會如何?

所以劉備在臨終遺詔中才說:「射援到,說丞相嘆卿(劉禪)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

劉備從射援中郎將口中得知,諸葛亮對劉禪的評價很高,如此一來,劉備就沒什麼好擔憂的了,最後還讓劉禪勉之,意思是加倍努力。

而諸葛亮親口說的則是:「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諸葛亮的話很漂亮!他不提及劉禪的治國敬業,獨稱讚他的知禮愛德,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劉禪在治國安邦上的確能力欠缺,但在禮賢下士(就是重任諸葛亮自己)上很有頭腦,這至少證明了劉禪不昏庸。

《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評價最為客觀,他寫道:「素絲無常,唯所染之。」就是說劉禪本是一塊白板,遇到了賢者諸葛亮則「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而一旦諸葛亮不在了,他就會「惑閹豎則為昏闇之後」。

《三國志》的註解作者周壽昌說:「後主之賢,於是乎不可及。」

通讀之下,如此多的學者都對劉禪有著和羅貫中不一樣的解讀,那麼劉禪的歷史評價到底是褒是貶,劉禪的不思蜀究竟為己為民,就留待那一千個哈姆雷特去說了。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參考書目:《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憂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受朱元璋臨終託孤,手握40萬大軍,卻為何在靖難時見死不救?
西遊唯一能秒殺悟空的,不是如來不是三清,而是給悟空生命的人!

TAG:解憂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