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龍門寺建築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你知道嗎?

龍門寺建築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你知道嗎?

文化藝術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進程中,世界各族人民創造了屬於本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在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中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也是中國本源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其中所蘊含的精神內涵簡明扼要地總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辯證關係。簡潔地說就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為友誼的關係。西方文明注重科技的發展,希望通過科技征服世界,企圖凌駕於自然之上。而東方文化自古以來講求相互協調、和諧統一。與自然互為一體是中國傳統造景布局的基本思想。莊子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開創者。

「天人合一」

他在《齊物論》里云:「天地與我並存,萬物與我為一。」老子在《道德經》里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兩者都不約而同的闡述了天地融為一體,人與自然統一的關係。由於「天人合一」思想與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的生產模式結合緊密,也得到了其他流派的認可,在一定程度上老莊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意識的主體,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傳承中國經典文化,最能代表中國人文精神的,莫過於中國建築。

中國古建築

中國古建築的造景布局觀念是中國建築文化的典型代表。龍門寺保存有中國五代時期建築的實例,具有非常高的歷史考證價值。自1996年被國務院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來備受關注,大量全國各地考察研究的專家學者來此調研。龍門寺除了建築本身的歷史文獻價值之外,它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是備受關注的重要原因。龍門寺坐北朝南,北靠龍門山,南望金雞嶺,東臨馱經山,西有說法台。龍門寺選景曲徑通幽,意境深邃,深受歷代文人墨客的鐘愛。龍門寺的人文景觀與自然的完美結合被贊為「龍門八寶」,曰:「龍門山前有龍門,菩薩含笑迎嘉賓,金雞報曉鐘聲響,寶石油燈晝夜明,帆桿予卜天陰晴,五檀鬧槐映日紅,龍嘴吐水注清泉,透明碑前整衣冠」。

中國古建築

去到龍門寺需經山泉河上小橋,曲徑通幽處,經百層台階方可到達山門前廣場。一路青石台階,枝葉繁茂,清泉流水。寺院布局是中國建築與環境的經典組合代表,不會讓人一覽無餘,總是通過樹林遮擋,若隱若現,含蓄不張揚,充分展示著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和中國人的審美觀,布景處處體現著「天人合一」的思想。進山門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四尊天王像形態各異,怒目相對,充分顯示著莊重的儀式感,讓人心生敬畏。整座天王殿樸實厚重,是整座寺院的入口,天王殿凝重的氣氛讓整座寺廟顯得格外莊重大氣。天王殿後是整座寺院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殿內供奉釋迦牟尼。寺內碑文記載,大雄寶殿重修於北宋聖紹五年,現存為北宋建築,體量最大,面寬三間,體現著釋迦牟尼佛的至高無上的地位。位於第二進院的燃燈殿,主體建築與大雄寶殿相似,三開間布局,梁架結構多為自然的彎材稍加修整而成,充分體現著元代建築風格樣式。西配殿為五代建築,龍門寺現存最早的建築。東配殿及東院僧侶寢房及伙房皆為明清建築,建築裝飾明顯增多,體現出繁縟精巧的特點。從整座寺廟的空間布局上來看體現著中國建築中虛實相應、主次分明的特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用拳頭面對疾風 的精彩文章:

TAG:用拳頭面對疾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