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風沙的美麗與危害——紀念第二十四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風沙的美麗與危害——紀念第二十四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編者按:6月17日是第二十四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我國宣傳的主題是「防治土地荒漠化 助力脫貧攻堅戰」,旨在進一步激勵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极參与土地荒漠化防治,逐步改善沙區生態狀況,加快發展沙區綠色產業,實現治沙增綠和脫貧致富協調發展。中科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研究員劉樹林特撰寫此文,介紹風沙的美麗和危害,以及科學家們在荒漠化問題中取得的一些成果。

風沙運動 美輪美奐

我國大部分沙漠和沙地地表物質的機械組成以細砂(粒徑0.05~0.25mm)為主,加之正常條件下,西部大部分沙漠和沙地都有厚度不等的干沙層,極易被風進行侵蝕搬運。

風完全主宰著沙粒的命運,夜以繼日地搬運著每一顆沙粒,並根據風況大小和沙源豐富程度等的不同,量身塑造出各種美輪美奐的沙波紋和形態各異的沙丘。比如下面這幾個:

圖1 平行狀沙波紋

圖2 魚鱗狀沙波紋

圖3 單一新月形沙丘

圖4 高大複合型沙丘

風沙運動也會帶來災害

風沙運動在塑造美的同時,引發的沙丘列隊整體移動、地表風蝕、沙割、沙埋和沙塵釋放等,對農田、草地、工礦、重大交通設施以及自然文化遺產等造成了嚴重危害,極大地加劇了土地沙漠化和沙塵暴等災害性天氣的發生(圖5),我國因風沙災害年均經濟損失超過500億元。

圖5 不同形式的風沙災害

風沙的「美」與「災」是怎麼形成的?

風是乾旱半乾旱地區地貌發育的主要外營力。風吹經疏鬆的砂質地表時,由於氣流作用於地表顆粒的外力大於其受到的阻力時(圖6),顆粒即被起動,進入氣流形成風沙運動。

圖6 顆粒受力的基本形式

風沙運動在對地表形態的塑造和土地沙漠化(荒漠化的主要類型之一)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起動風速與沙粒的粒徑大小、沙層表土濕度狀況、地面粗糙度等有關。一般沙粒越大,沙層表土越濕,地面越粗糙,植被覆蓋度越大,起動風速也越大。

在一定粒徑範圍內,隨粒徑增大,起動風速也增大。大的顆粒需要較大的起動風速,但當顆粒的平均粒徑小於0.06mm時,由於小顆粒之間的分子和電子吸引力等,起動風速也較大,特別大和特別細的粒徑都不易起動(圖7),風對沙粒的侵蝕具有明顯的偏好。

圖7 顆粒平均粒徑與起動速度之間的關係

一旦顆粒被帶入氣流,顆粒因粒徑大小的不同而主要按照蠕移、躍移、懸移三種形式運動(圖8)。

圖8 風力作用下顆粒運動的三種主要形式

通常粒徑小於0.05 mm的粉砂和黏土顆粒,由於體積小,質量輕,在空氣中的自由沉降速度很小,能在風中懸移很長時間和很大距離,有的甚至可達數千公里以外。而粒徑0.10~0.15 mm的沙粒最容易以躍移的形式運動。

躍移是風沙運移的最主要形式,躍移運動的重要性,不僅表現在一般情況下躍移質是風沙的主體,還在於表層蠕移與懸移都與躍移有關。

為解決荒漠化,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

荒漠化是指氣候異常和人類活動等因素造成的乾旱、半乾旱和亞濕潤乾旱地區的土地退化。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生態環境問題,是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世界上約有100多個國家、10億多人口受荒漠化影響。

多年來,國際社會為解決荒漠化問題進行著不懈的努力。2017年9月在中國鄂爾多斯召開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重申了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正式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承諾,包括努力在2030年之前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的目標。

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防沙治沙工作。1950年國務院成立治沙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全國防沙治沙工作大會,首批簽署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先後頒布實施的《防沙治沙法》、《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防沙治沙工作的決定》、《全國防沙治沙規劃》,推行的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制,相繼實施的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極大地緩減了我國風沙災害的影響,並使我國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成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成功典範。

然而,土地沙漠化的發生髮展過程和恢復逆轉過程,由於極易受到各種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的影響(圖9),風沙災害發生的不確定性大。同時,土地沙漠化常與貧困問題交織在一起,形成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我國精準脫貧目標的實現。我國風沙災害防治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

圖9 乾旱與過牧雙重影響下的草地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的科學家們,通過理論研究、大量野外觀測和模擬實驗等,在風沙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

發展了我國風沙防治工程學、建立了防沙治沙恢復生態學,闡明了我國特有風沙地貌的形成機理;

揭示了沙粒躍移高度隨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大的規律,研發了大網格高立式沙障等技術體系;

發現了戈壁風沙流結構呈現「象鼻子」特徵(圖10),並建立人工礫石戈壁輸沙場(圖11),構建了「固-阻-輸-導」有機組合的針對性風沙災害防治技術體系,有效減輕了青藏鐵路沿線和敦煌莫高窟頂等的風沙危害;

認識到了生物土壤結皮作為「生態系統工程師」的重要作用,首次將隱花植物作為人工固沙植被重要組成,提出了乾旱半乾旱沙區流沙快速固定與植被穩定建植的技術與模式。

將控制和削弱風沙運動來減輕風沙災害的認知,從純技術問題拓展到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並將治沙與脫貧相結合,積極倡導產業化治沙技術,極大地提高了我國風沙防治的理論與技術水平。

圖10 戈壁風沙流「象鼻子」特徵

圖11 人工礫石戈壁

對於風沙運動,以及風沙造成的荒漠化問題,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探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更多成果湧出。

註:文中插圖主要源自王濤主編《中國沙漠與沙漠化》,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來源: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光纖激光頻率梳研究取得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