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的底牌:揭秘明朝滅亡與十三陵風水的關聯(圖)

歷史的底牌:揭秘明朝滅亡與十三陵風水的關聯(圖)

原標題:歷史的底牌:揭秘明朝滅亡與十三陵風水的關聯(圖)



風水,在我國是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話題。在古代,特別是漢唐以後,上自帝王宮室、陵墓,下至官署、寺廟和民宅,在選址和營建過程中大多都深受風水理論的影響。

最初,風水只是古人尋找墓地時使用。它的理論大概是:葬地內有生氣,生氣可以帶來福音。而生氣在地里是流動的,遇風吹就會失散,遇水流攔擋就會停止不動。所以,古人尋找墓地,都是選擇生氣凝聚的地方,即風吹不到、有水流可以阻擋它流動的地方。後來,人們將風水概念擴大到城市、民居等領域。為了加以區別,人們將風水劃分為陰宅風水和陽宅風水兩大類。


明代帝陵的卜選,就是在陰宅風水術的指導下進行的。卜選的方針是:四面有山,左右和前面有水;山水曲折變化;龍(陵後的山脈)、穴(陵墓中安放棺槨的地方)、砂(陵寢風水格局中龍以外的其他山脈)、水(河流)之間的相配關係,等等。


十三陵陵址的卜選最初始於明永樂年間,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風水師廖均卿在昌平境內尋找墓地。後來他在這一地區找到「吉壤」,叫黃土山,山前有龍虎二山,形成風水寶地。經朱棣親自踏勘確認後並封為「天壽山」,並於1409年開始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長陵。


十三陵所處的地形是北、東、西三面環山,南面敞開,山間泉溪匯於陵前河道後,向東南奔瀉而去。陵前6千米處神道兩側有兩座小山,東為「龍山」,西為「虎山」,符合東青龍、西白虎的四靈方位格局。用風水理論來衡量,天壽山山勢延綿,「龍脈」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後主峰聳峙,左右「護砂(山)」環抱,向南遠處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開闊。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寬廣,山上草木豐茂,地脈富有「生氣」,無疑是一處天造地設的帝陵吉壤。在中國傳統風水學說的指導下,十三陵從選址到規劃設計,都十分注重陵寢建築與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諧統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設」的完美境界,用以體現「天人合一」的哲學觀點。


十三陵的選址考慮了天乾的因素(即天時,天時考慮三、六、九)、人的因素(明代十三代皇帝陵墓都建在此)、地的因素(土質很差,以虎山為最差。也許它原來的土質是好的,到現在已經發生變化)。這個十三陵是一個聚人氣、才氣的風水寶地,就像故宮一樣,雖然朝代變換,民族卻愈加強大。


當然,十三陵雖然是風水寶地,但是,也保不住大明王朝的千秋萬代,在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幾乎具有某種神秘的必然性。黃仁宇在《萬曆十五年》中說:「1587年,是為萬曆十五年,歲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宴安枕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業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有的身敗,有的名裂,還有的人則身敗而兼名裂。」所以將明朝的滅亡完全歸罪於十三陵的風水也是不恰當的。


  《歷史的底牌》,噹噹網5折搶購、京東網滿160減60,淘寶4折包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裁縫 的精彩文章: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盜墓史上歷次挖祖墳事件大揭密(上)
淡定,這裡是三國:曹操發跡與祖墳風水之謎(圖)

TAG:文裁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