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央音樂學院成立

中央音樂學院成立

1950年6月17日,中央音樂學院成立。中央音樂學院是中國最高的音樂學府。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不太重視音樂的國家,各種經書基本上都流傳下來了,連《易經》這麼艱深、複雜的經書都傳下來了,唯獨《樂經》,因為沒有人去保護它,最後失傳了。據說1936年12月初的時候,在西安曾經出土過一本《樂經》,當時的陝西省政府主席叫邵力子,是一個相當有文化的文人,他知道這件事,非常高興,準備看一下。可是這個時候張學良突然發動了西安事變,邵力子和蔣介石一起都被抓了起來,等邵力子再出來,已經過去了好長時間,那本《樂經》已經找不到了,所以至今為止也沒有人看過《樂經》

儒家出現以後,樂就成了淫的同義詞,「正襟危坐」的「正人君子」怎麼能弄那些靡靡之音呢?所以音樂就成了最下層的東西,搞音樂的人從來不叫音樂家,而被稱作匠人。那個時候教音樂的地方叫教坊,「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教坊里就是一些宮女去學學音樂,沒有人把它當成一個正式的教育去做,所以當時的音樂基本上就是在青樓里流傳。

我們的音樂特別悲慘,我們曾經發明了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地震儀等,但這麼偉大的民族居然沒發明樂譜,就是沒有東西可以記載這些音樂,所以中國的那些音樂統統失傳。《霓裳羽衣曲》怎麼唱的不知道,《高山流水》怎麼唱的也不知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築是一個十三弦的大吉他,高漸離怎麼擊築不知道,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怎麼唱也不知道,只知道調,就是A調,但是具體怎麼唱不知道。

看過文藝復興之前佛羅倫薩的文化大展的就知道,其中讓人最震驚的就是一本一本厚厚的樂譜。那時候還沒有五線譜,是用四根線表示的,也不是那個疙瘩的形狀,是菱形和方塊、三角,各自代表不同的時長。文藝復興之前,中世紀的歐洲完全就是黑暗荒蠻的地方,但是人家把音樂記錄下來了,我們擁有這麼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卻連樂譜都沒有。

後來到元朝中國開始有了戲劇,當時有一大批知識分子發展了中國的音樂。在元朝的時候知識分子被打到最底層,很多知識分子只能去勾欄裡面給青樓寫歌謀生,中國的音樂才開始有了一些起色。因為知識分子去了,搞音樂的就不再只是一群匠人了。所以幸虧中國歷史上有個元朝,為中國的音樂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雖然在元朝的時候有了曲子,可是這些曲子還是沒有能夠傳下來。當時的戲劇大師關漢卿寫了那麼多折子戲,可是那些曲牌怎麼唱到現在誰也不知道,因為沒有譜子。在五線譜傳入之前,中國的京劇並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完整樂譜,一直都是師父教徒弟唱。所以自古以來我們中國的音樂以及音樂教學大概要排全世界最後一位,不論是荒蠻的非洲還是落後的波利尼西亞都有自己傳承音樂的方法,我們這麼文明的民族卻沒有傳承音樂的方法,也沒有人去歌頌和記錄音樂家。

中國的歷史課本到今天為止,每講完一個朝代,都要講到那個朝代的書法家,但從來都沒有記錄過一個朝代的音樂家。我們學到的歷史都認為中國沒有音樂家,也沒有人為音樂家塑像,像西方到處都是柴可夫斯基、巴赫、肖邦的塑像,我們沒有。所以說我們是在音樂上一窮二白的國家,民國的時候我們修了那麼多歷史,詩詞史、文學史、小說史、建築史都已經修過了,但沒有人修音樂史。所以中國是一個在音樂方面非常落後的國家。到新中國成立前,開始有大量音樂教育從西方傳過來,像留學回來的蕭友梅、冼星海等。那時中國才開始有了音專,在上海叫國立音專。美術當時也是從國外學來的,但是繪畫我們有輝煌的傳統。而中國的音樂教育從民國時候才開始,到了新中國建立的時候,政府開始大規模地推行音樂教育,後來才有了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成都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等。當時每個地方都有音樂學院,有美術學院,藝術教育非常好地開展起來了,覺得這個是必須記在功勞簿上的。

中央音樂學院在所有的音樂學院里是迄今為止成就最大、最權威的,它也應該位列全世界最好的音樂學院之一。中央音樂學院培養出了大批西方古典音樂人才,揚威全世界。其實北京還有一個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是教民族音樂的。

中央音樂學院的1978級湧現出許多知名的音樂家。各個學校七八級都是人才輩出的一屆,因為中國經歷了十年「文革」,「文革」期間不能高考,於是積累了那麼多屆的畢業生在恢復高考以後全部進入了七八級。所以七八級也是最難考的一屆,因為十屆畢業生考一屆,那屆同學中有的十八歲,有的二十八歲,有的二十九歲、三十歲。音樂學院的七八級誕生了蜚聲國際的大音樂家,包括譚盾、瞿小松、郭文景,還有成為大作家的劉索拉。譚盾因為給《卧虎藏龍》作曲,獲得過奧斯卡獎,也得過格萊美獎。所以到目前為止,中央音樂學院依然是中國最高的音樂學府,有很多都是那裡培養出的人才,包括三寶、汪峰,做流行樂的音樂人其實也有很多是中央音樂學院出身的。祝中央音樂學院生日快樂!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揚州五蘊文化傳播 的精彩文章:

TAG:揚州五蘊文化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