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積極廢人:總覺得理論上的自己應該更厲害?

積極廢人:總覺得理論上的自己應該更厲害?

作為一個總是落後於時代的人,我最近才聽到「積極廢人」這個網路詞條。大意是說那些心態積極、對努力抱有幻想,但行動力上宛如「廢人」的人。

上高中的時候,老家有個小時候的朋友。ta迷上了聽李陽的演講,跑來魔都買了30本他當時發售的一本書。我和ta關係不錯,一直有聯繫。整個高三階段,ta一直都雞血滿滿——有寫得密密麻麻的複習計劃本,還有寫在便利貼上的自我激勵的話——只是,複習好像一直都沒有什麼成效。練習冊買得多,寫得少。

回想起來,那是我見過的第一個「積極廢人」的典型樣本了。後來這樣的現象我還見到過不少。這些自嘲為「積極廢人」的人們,會間歇性感到自己有很多目標,突然打滿雞血覺得對生活充滿美好憧憬,然後做一堆時間的規劃。但實際上大半年過去,發現ta並沒有放手去做,ta的生活沒有發生任何變化,該宅宅,該虛度虛度。

這個現象還讓我聯想到另外一個普遍的心理狀態。每個人都有自我美化的偏見視角。大部分人都曾經有過這種想法:總覺得,理論上自己可以是一個遠比現在更優秀的人——應該已經讀過更多的書、更有效地利用過很多時間。因此一個常見的自我批評是「我不夠努力」。

我無意批評這種想法,因為我自己也有啊(哈哈)。但無論想說的是,人們真的普遍低估了「努力」這件事的難度。

我們今天要來聊一聊和「努力有關的事」。

我曾經以為,努力是一個和能力區分開來的維度。隨著年齡長大,我發現努力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種。這兩種理解的不同可能在於:我曾經以為努力只是一個意願問題——只要我想,我就能更努力。後來我才發現,這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想法。

如果現在讓我來重新定義「努力」,我會認為,努力是一種行動力,它的本質,是由多種心理能力複合發揮作用所產生的一種「結果」。既然它是一種結果,也就意味著我們每個人能夠達到的努力程度,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是有它的局限的——絕不是一個想一想就能提升的東西。

*行動力的關鍵是給自己形成「正向激勵」的良好循環

有行動力的表現可以被描述為以下5點:

1. 個體有能力成功發起一個行動。

「積極廢人」們,從第一個表現就輸了。從計划到行動,是極為遙遠的一步,也是首先把人區分出了優秀程度的重要分界線。

2. 這種行動是目標導向的。

另一種情況是「感動自己的努力」。在這件事上,我見到過最嚴重的案例是過去的一個來訪,ta曾經在十多年的時間裡,每天廢寢忘食地抄寫習題冊的答案、以及大量聽課。但是不能接受自己做任何一道題目(因為無法接受下筆有錯)。在這種情況下,顯而易見ta的學習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行動力和感動自己的努力之間的區別,就是你的行動是否真的能夠讓你接近你的目標。

3. 個體的行動能夠堅定推進到原定行動的結束時點。

半途而廢也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行動力不足。所以有的人的GRE辭彙永遠停留在單詞abandon。

4. 整個行動完成後能夠較大程度實現最初設立的行動目標。

草草收尾,也不是有行動力的表現(並不是努力哦),只有在行動的早期和晚期,都以同樣堅定的意志,貫徹著(至少是差距不大)的標準,才是有行動力的表現。

5. 在行動的過程中,個體有能力引導行動的方向,即時評估、修正。

行動力還涉及到效率的問題。我們認為個體為了達到目標,付出的行動越少,說明行動力越高。這就需要它們在過程中及時評估階段性結果,並及時作出修正。

然而,一個人能否長期擁有行動力,ta的行動力能否始終保持提升,受到以下4個因素的極大影響。

因素1:動機水平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教授Anders Ericsson稱,動機是成就的關鍵因素,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很多時候只是因為在某些事上,保持了比其他人更持久和強烈的動機。

我們通過深度激發自己的動機,可以一定程度提升行動力。動機的提升,是形成自我激勵正向循環的一個啟動機。

動機一共可以分為4種,它們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影響我們的行為,驅動我們做出改變。

  • 內在-正向的動機:發自內心的、鼓勵我們做出積極行為的動機,比如挑戰、期望、激情、滿足感、自我確認;它往往能夠給我們帶來內心的成就感、價值感,使我們完成和鞏固整個行為改變的過程。

  • 外在-正向的動機:被外在的好處驅動,比如被他人欣賞和承認,有經濟上的獎勵;它可能會帶來一些行為改變,產生部分成就感,但影響力往往是短暫的,影響範圍是狹窄的。行為能否持續、以及是否能一直帶來積極的情緒,依賴於他人或外界給予的獎賞、好處。

  • 內在-反向的動機:被內心負面的感覺所驅動,比如感到威脅、害怕失敗、空虛感和不安全感;它可能會帶來一些行為改變,但可能進入複發階段。

  • 外在-反向的動機:被外界可能的不良影響所驅動,比如可能不被他人給予足夠的尊重,有經濟或人際上的壓力,來自對自己非常重要的人的壓力,不穩定的生活等等。它可能會使人成功,但非常有可能進入複發階段——被逼著做出的改變都很容易複發(Prochaska & DiClemente, 1986)。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長期擁有行動力,你需要找到內在-正向的動機——而這種動機的產生,也不是僅僅靠意願就可以的。我們在因素4里會說到。

因素2: 自我代理水平

自我代理的感覺,指的是一個人,在多大程度上,感覺到自身就是行使各項功能的主體。與內在-正向動機相關,一個人的自我代理感越強,ta越容易有挑戰感、價值感、成就感等——因為ta覺得自己是高度自主、自我支配的(David & Vogeley, 2008)。

人們更容易在那些自主選擇的任務上產生成就感,如果是被迫接受的任務即便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人們也不容易感到價值感——因為這個選項本身可能不是自身價值體系里很看重的(Seifert, 2004)。

因素3: 目標導向行為的一系列相關技術

行動力還涉及到一系列技術。比如多線程管理、目標拆解與階段性評估,考慮到篇幅問題不予展開具體的方法。

但如果行動的過程中,由於不擅長這些目標導向的行動技術,很容易會因為一下子投入之後看不到任何目標性結果的產出,耗竭動機,半途而廢。因此人們如果想長期提升自己的行動力,或者說提高自己的努力水平,是應當有意識培養自己向著目標推進行動的能力的。

複習怎麼組織開展?手上工作的優先順序如何排序?不斷在實踐中摸索、學習、實踐,技術水平的提升(比如過程梳理地更順更合理)也會提高行動力。

因素4: 形成對自身「正面激勵」的條件訓練

在我看來,前面3個因素,都不是能夠各自單一地、對提升行動力發揮影響力的。最終,一個人能否在長時間裡擁有行動力,擁有不斷提升的行動力,跟ta的生活工作中,有沒有形成一個關於行動力的正向循環有著最重要的關聯。

動機水平,首先激發了一個人開啟一個挑戰。

Ta相信這個挑戰是ta自身意志的選擇和結果。

Ta掌握了比較好的目標導向的行動技術。

Ta在這個挑戰中獲得了正面的回饋。

正面回饋堅定了Ta自己的信心、也加強了ta的動機。

下一次Ta會繼續選擇接受挑戰、甚至是更難的挑戰。

在選擇更難的挑戰時,ta再次感受和加強了自己的自我代理感。

在執行這個更難的挑戰時,ta進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行動技術。

因此這個更難的任務帶來了更多的正面回饋。

這個循環的過程,本質就是一種「正面激勵」的條件訓練方式。人們本質上和巴浦洛夫的狗一樣,我們可以用條件反射來激勵自己,增強自己的一些行為。當我們的行動給我們帶來了正面的反饋,我們就會去加強這種行為。

優秀的行動力,一定是長時間自我規訓的結果。

積極心理學家EDBERG(2008)提出了9條提升行動力的小tips,在這裡也分享給大家:

  1. 學會與當下重新建立聯繫,不再胡思亂想那些過去沒做到的、以及未來能做到的。面對此刻,開始考慮如何實現目標、解決問題。

  2. 學會向他人負責。告訴很多人你要做的事,或者讓你要做的事和其他人有所結合。你會為了向他們負責,提升行動力。

  3. 對自己負責。深入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價值認同在哪裡,從而找到內在-正向的動機。但這對新手會有點難。人們不容易客觀評價自己,但時間長了你會懂得如何向自己內心的標準負責。

  4. 放鬆一點。不要把目標想得太重要,這會嚇得你不敢行動。

  5. 列下你要做的事,但一定要短。(小姐姐本人親身經歷,從小to do list 就比別人短,我是覺得自己做不完,但後來發現篩選重要的任務、客觀評估實踐本身就是能力)千萬不要心血來潮寫很多,你因為覺得做不完而放棄的。

  6. 即便這樣,只需要做完剛才那個表上最重要的2-3件。選擇做事,行動會更簡單。

  7. 把注意力集中在「怎麼做好呢?」,而不是「要是xxx發生了我可怎麼辦呢?」,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消極假設上,那會影響你做事的情緒和信心。

  8. 點燃你的激情。

  9. 從小事做起。先把最簡單的事完成,你已經是個行動者了。你就不會坐著一天都等著啟動那個最宏偉的任務了。

我幾年前看過一部好萊塢災難喪屍片,名字不記得了,大概講的是一個父親拯救了一家人的故事。其中有一句台詞,大意是『keep moving,life is in the movement』,要一直動,因為一直動著才能活下來。不知道為什麼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大概是因為我在之前臨床的工作中見到過很多抑鬱發作的來訪者,他們彷彿被抽光了生命的活力,行動力嚴重下降。所以,我總是像享受生命的能量一樣享受行動。我在行動中感到幸福。

希望你也能多多享受自己生命的活力。在向每一個目標攀登的過程中,你們會感受到自我提升的樂趣。

最後祝福大家都有能力成為一個「更努力」的人。

 

來源:KnowYourself

原標題:積極廢人:總覺得理論上的自己應該更厲害?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長大後,你就成了奧特曼
【專訪】「克隆教父」約翰·戈登:我找不到一個好的理由期待克隆人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