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歷史上最邪門的封號,得到這個封號的人全部不得好死

中國歷史上最邪門的封號,得到這個封號的人全部不得好死

在中國歷史上,對於那些立有大功勞或做出大貢獻的人,統治者都會給他們一些非常榮耀的封號。這些榮譽封號不僅代表國家對其本人的認同,還帶有相應的物質獎賞,因此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有一個特別顯赫的封號,非曠世奇才不可得,中國歷史上獲此殊榮的四個人皆死於非命,卻是異常詭異的事情。

「武安君」, 最早出自西周,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 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要獲此封號,必須是立下蓋世奇功的大將軍,因為其嚴苛的授予條件,中國歷史上只有四個人獲得「武安君」的封號。只是詭異的是這四位曠世奇才最後都死於非命,因此從西漢建立後,就把這個封號給廢除了。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武安君封號的奇人是曾經佩帶六國相印的蘇秦。蘇秦以縱橫之策聯合六國對付秦國,成績斐然,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蘇秦獲得齊、楚、燕、趙、魏、韓六國國君的信任,一人擔任六國宰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但是後來蘇秦離間齊國與燕國,被齊國國君所殺,殊為可惜。

第二位獲得武安君封號的奇人是「人屠」白起。白起年少從軍,立大功十餘次,秦國上下無人不服,故獲封武安君。白起最輝煌的一戰即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白起利用趙國主帥趙括急於決戰的心理,誘敵深入,圍而殲之。一戰俘虜趙國四十五萬大軍,幾乎是趙國全部兵力的百分之八十,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殲滅戰。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白起下令坑殺了全部趙軍俘虜,只留下兩百多年紀小的回去報喪,開創了大規模殺俘的先例,給自己爭得了「人屠」的稱號。長平之戰後,白起和秦國丞相范雎產生了政治矛盾,秦昭襄王令白起領兵伐趙,白起數次抗命不從,最後被秦昭襄王賜劍自盡。

第三位獲得武安君封號的人也夠牛,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李牧在趙國一直鬱郁不得志,直到中年才橫掃匈奴,讓趙國國君刮目相看,於是獲封武安君。長平之戰的時候,原本趙侯想命李牧為主帥與秦軍對抗,因為李牧向來以進攻凜冽著稱,比老邁的廉頗威風多了。可惜匈奴人趁秦趙大戰來犯邊,害得趙國不得不留李牧在邊境和匈奴周旋,這也間接導致了趙國長平之戰的失敗。長平之戰後,秦趙又爆發了戰爭,這一次趙國新仇舊恨一起算,狠狠的教訓了秦國,李牧在此戰中奮勇殺敵,立了大功。只可惜趙侯好了傷疤忘了痛,在數年後的秦趙戰爭中又中了離間計,找人替換了正在前線的主將李牧。李牧沒有廉頗那樣的忍耐力,抗命不從,被自己人給亂刀砍死了。

最後一位獲得武安君稱號的奇人是楚國名將項燕,也是就西楚霸王項羽的爺爺。項燕年輕的時候從軍,幫楚國立了無數的汗馬功勞,因此得以獲封武安君。秦滅楚國時,項燕為楚軍主帥,對陣的是秦國名將王翦。王翦六十萬大軍對陣項燕三十多萬人,人數上本身就佔了巨大的優勢,王翦又利用楚軍無糧的缺點大做文章,整整三年不進攻,活生生把楚軍拖垮了。項燕沒有軍糧,只能撤退,結果被王翦突然襲擊,兵敗戰死,楚國也在不久後被秦國滅了。

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原本想封立功最大的武將為武安君。張良等人說武安君這封號太霸氣,授之不詳,也太邪門了,給誰誰倒霉,有這個封號的人都死的凄慘,故漢高祖廢除武安君之封號,後世皇帝也沒有再啟用這個極度詭異的封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平之戰 的精彩文章:

長平之戰如何坑殺二十萬降軍?為何唇齒相依的東方五國袖手旁觀?
長平之戰的時候,楚國為什麼不乘機攻打秦國呢?

TAG: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