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眾人請求賞賜,太后打開府庫:搬得動的多少都歸你們

眾人請求賞賜,太后打開府庫:搬得動的多少都歸你們

公元518年,北魏的國丈胡國珍去世,他是胡太后的父親。雖然胡太后在史書上臭名昭著,但在當時卻是權傾天下。她對自己父親的喪事大操大辦,遠遠超出了本應有的禮儀。最後在永寧寺建造了九級塔,並讓男女僧尼共幾萬人為亡父祈禱,這才作罷。

眾人請求賞賜,太后打開府庫:搬得動的多少都歸你們

喪事辦得熱鬧,總算讓胡太后有了一點好臉色。也不知道是誰帶頭,鬧著要太后打點賞賜,眾人一起鬨,太后倒是發起飆來。她帶著王公親貴,包括宗室、妃嬪、公主等一百多人來到左藏庫。

太后命人打開府庫,指著裡面堆積如山的綾羅綢緞說:你們盡自己能力搬,能搬出多少,都歸你們自己。(皆令任力負布絹,即以賜之

這一下轟動了,雖然這些王公們都不差錢,但見到這種新穎的玩法,都興緻勃勃。多的搬出了兩百匹,少的也有一百多匹。在這次賞賜中,傳出了一段佳話和一個笑話。

眾人請求賞賜,太后打開府庫:搬得動的多少都歸你們

佳話就是長樂公主元瑛輕輕鬆鬆搬出了二十匹後,就心滿意足了。她說這既沒有故意裝作清高以顯得與眾不同,又沒有太過貪婪惹人笑話。於是,大家都誇她廉潔。(世稱共廉

鬧出的笑話是陳留公李崇和章武王元融,因為貪心,抱著的布匹太多,都摔了一跤。一個閃了腰,一個扭了腳,狼狽不堪。當時就有人編出歌謠:


陳留公、章武王,摔得腰痛腿也傷。貪婪敗德一類人,污我明主好聲望。

眾人請求賞賜,太后打開府庫:搬得動的多少都歸你們

其實,這兩人可能在這時候卻是比較貪心,但也談不上敗德,他們的經歷可以說明,這些歌謠不過是牽強附會,胡亂編派的不實之言。

先說陳留王李崇,此時已經六十四歲了。他才德兼備,頗有大將風度。齊國犯邊時,他被孝文帝任命為荊州刺史,率軍抵抗。但他到達荊州後,了解到是前任太守挑釁在先,於是向孝文帝上書,力主不動刀兵,和平處理。

李崇一方面整頓軍紀,既備戰也約束軍隊不做雞鳴狗盜之事;另一方面,他將從齊國擄掠過來的人口,都如數奉還。沒有深仇大恨,誰也不願意發動戰爭,齊國人非常感恩李崇,也效仿著他歸還了200名荊州人。

兩國邊境由此再無戰火,也沒有生靈塗炭。李崇抓住太平的大好光景,又在荊州恢復生產,治理得非常好。

眾人請求賞賜,太后打開府庫:搬得動的多少都歸你們

後來他在擔任兗州刺史的時候,又整治了當地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兗州多盜賊,他們來去無蹤,速度極快,往往等到官府趕到,盜賊已經跑得無影無蹤了。

李崇先是在險要地帶設下伏兵,然後給每一村都修築鼓樓,樓上懸掛一面大鼓。只要發生盜賊,就有人敲擊大鼓,旁邊的村莊先聽到的敲一遍,其後聽到的敲兩遍,以此類推,可以傳達幾百里。發生匪患的地方也很快被鎖定,伏兵就能從容逮捕盜賊。因為這項政績,李崇受封為侯,加封安東將軍。

眾人請求賞賜,太后打開府庫:搬得動的多少都歸你們

這是李崇文治方面,在武功方面更不遑多讓。他曾鎮守鎮守楊州十年,常養精兵數千,所向摧破,屢次平定邊患,敵人送他外號「卧虎」。他五次拜為都督將軍,無論是對內平定起義,還是對外抗擊帝國,都是政績顯赫,戰功卓著。

這樣一個老將,就因為接受賞賜的時候狼狽了,還被人編入歌謠嘲笑。另外一個主角元融呢?是不是不好呢?

眾人請求賞賜,太后打開府庫:搬得動的多少都歸你們

必須承認,這個元融的缺點就是貪財。當年高陽王元雍和河間王元琛鬥富,在旁邊看熱鬧的元融回家後竟然氣得病倒在床,三天不能起身。別人勸他放寬心,他卻說:「我原以為高陽王大權在握,非常有錢,沒想到一個沒什麼實權的河間王也如此有錢,遠勝於我,實在是令人羨慕啊!」

但是,貪財歸貪財,元融還有一個豪放不羈的性格。他曾經率軍抵抗蕭衍,並收復了被佔領的梁城,也因此加官進爵。但因為被彈劾,不久又被罷黜了。正是在此次領賞不久,鮮於修禮叛亂,朝廷又想起他來,令他出征。

眾人請求賞賜,太后打開府庫:搬得動的多少都歸你們

初期戰事還算順理,甚至逼得叛軍之中發生內亂,葛榮殺死鮮於修禮自立,而元融在對抗葛榮時,不幸中了埋伏。在久等援兵不到之後,他拒絕了葛榮的招降,反而極力突圍,因力竭而戰死沙場。

所以,這個歌謠的兩個主角,並沒有那麼難堪,也沒有辱沒了所謂「明主」的好名聲。

參考資料:《魏書》、《北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與人相處是生存之道,曾國藩認為有一個原則值得學習
和珅自盡之前,掏出乾隆留給他的聖旨保命,打開以後很無奈

TAG:小珏說歷史 |